地域
户县
建镇时间
明代
基本概况
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9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人口29700人。
庞光镇是一个沿山古镇,位于户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的牛头山下。
笔者近几年从事文史工作,曾受聘主编《庞光古今》一书。听说我要采写庞光镇的历史,庞光镇政协组长、76岁的老政协委员刘光甫先生邀来了二十几位熟悉镇情镇史的老者。提起古镇,众皆忆念不已,他们说古镇的繁华已成历史。
一街三堡
我查看户县化羊庙明景泰三年(1452年)石碑可知,庞光镇原为庞光村。北宋第一状元杨砺于后唐时期(931年)出生于庞光村,由此推考,至少在唐末五代初已有庞光村。
庞光村原为一条东西街道,有五六里之长,时称“长蛇阵”。由于村子庞大,人口众多,前景光明,故命村名为“庞光”。庞光村东西一条街横亘于南山根下,南有高冠峪、太平峪等十几个峪口,始为山货集散地,山柴、木料、扫帚、木炭、药材等均在此买卖。后来,交易物资逐渐扩展有粮油、土特产、农具、黄酒、猪肉、杂货等,周边十五六里地之乡民都来庞光村上集,集市日益兴起,有些生意人便开起了店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之前改村为镇,此说缘于明万历十九年户县草堂寺铁钟上铸有“庞光镇”三字之故。为了考证此说,我11月1日专程去了一次草堂寺,请该寺敲钟的僧人理和师傅打开钟楼,铁钟上铸有当年捐资铸钟的远近各村村名及长、户、咸等地的信士名单,经我细心反复看查,翌日方见到“庞光镇”三字,字迹已斑驳生锈。
清同治年间,户县境内发生战乱,战火使庞光街东段房舍被烧毁,幸存西段约三里长之古街,兴盛繁华达百年之久。据镇政协组的老者们回忆,掐指头数算,民国时期镇街上有店铺商号十三四家,各种小作坊二十多家。
庞光镇一条街三个堡子:中段为穆家堡,西段为杨家堡,东段为宁家堡。当地人习称“穆杨宁”。“穆杨宁”三堡和镇南的化三堡(化东、化中、化西)只隔着一条曲峪河,近在咫尺,当地人又习称“穆杨宁”为“下三堡”,化三堡为“上三堡”(紧靠牛头山)。“上三堡下三堡”曾有社会联盟,共同管理着镇南的化羊庙。而且“上三堡”是“下三堡”的属村,“下三堡”耍社火时,“上三堡”要派大批人手来帮忙助兴。
自明代以来,庞光镇不仅是商贸集镇,又一直是基层政权驻地。民国时期,先后为化羊操、化羊联、太平乡办公处。解放后至今,先后为化羊乡、庞光管区、庞光公社、庞光乡、庞光镇政府驻地。
20世纪50年代后,庞光镇之西兴起工业重镇——余下镇,80年代后,之东又兴起后起之秀——草堂镇,庞光镇商贸淡衰。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1982年,于庞光镇之北建起庞光镇新街,党政、财税、商贸等企事业单位均建置于此。
11月8日,我采访庞光镇党委书记赵海娥,她说根据近期开发规划,镇北将盖起一个万人新村,迁来镇东七八个村子,同附近的村子连成一片,庞光镇将成为一个拥有两三万人的超级大镇。
城门楼子对戏楼子
我曾查阅了杨家堡杨自修、杨自省两位老先生生前关于古镇的记载资料,又拜访了95岁的杨作舟先生。杨作舟先生在民国时期是当地一名有影响的士绅,经历和参与了很多事件,写出了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是当地地理历史的权威知情者。我到他家时,先生正在打吊针。听说要他提供庞光镇历史,一时来了精神,说他没有什么病,只是补补营养。遂坐起来,将他一肚子的“庞光镇”娓娓道来。
城墙只有六尺高 庞光镇原无城墙,后因附近九华山、万花山常有成群土匪光天化日入镇盗抢,为防匪患,于清末始筑城墙,城墙只有六尺高,挡得住狼,挡不住人。
“南国”小镇 庞光镇西城门外有一喷泉名曰“莲花泉”,据说是杨状元幼时浇花的用水所在。泉水昼夜溢涌,邑人便于街中掘渠引泉水而过,日久成河,河水清澈,淙淙作响,水草覆底,小鱼游弋,两岸垂柳轻拂,每百步铺石板桥一座,客商乡人行于街中,颇有南国小镇之景。这种镇景,在西安周边各镇绝无仅有。
城门楼子对戏楼子 庞光镇也曾有一座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14年(1750)。由镇上一炉客首倡,并带头捐银600两,“上三堡下三堡”一致拥赞。遂由官人、士绅、商家33人奔走,共募化银两6万,聘请名匠数十人,督工15人,邑人出劳,六个月告竣(见修城隍碑文)。庙门前立有铁旗杆两根(我少时常站在旗杆下向上仰望),高4丈8尺,合16米,比本省最有名的三原城隍庙铁旗杆还高3米(见《三原县志》)。两旗杆上吊挂铁对联一副,东为“天柱凌日月”,西乃“地斗揽沧桑”。旗杆上端青龙缠绕,顶尖东日西月,凤凰飞天。民国九年(1920年)宁夏海源大地震波及户县,东旗杆倒之,后经镇城隍社筹资重修复立。西旗杆历经风雨234载,仍乌黑不锈。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两旗杆被拆除炼了钢铁。城隍庙解放后作为太平乡仓粮处,庙内殿宇被改造成粮库,附近六十多个村子皆来此缴公粮。缴公粮时很热闹,很多村子的粮队前头是锣鼓旗号,边走边放铁炮。1960年前后,仓粮处迁到镇东北的王寨,城隍庙旧址又被新成立的庞光供销社占用。
宣统元年(1909年),庞光镇又盖起大戏楼。戏楼雄伟,雕梁画栋,飞檐拱脊,台柱龙缠凤绕,台面宽阔明亮。一出《金沙滩》,“千军万马”齐上阵,无一拥挤。戏楼盖在城隍庙对面,并且和南北城门楼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是旧时的讲究:城门楼子对戏楼子。
靠山吃山的商贸集市
庞光镇过去的店铺商号大多为本镇或附近的人开办,比较有名气的有关振声的“茂盛成”,崔俊浓的“裕茂堂”,宁思明的“福盛益”,杨育祥的“德祥昌”等,最大的是“泰来恒”。山西人吴某在镇上开了个“集德合”,专卖京货。除了商号,还有20多家小作坊,如粮店、面店、馍店、纸花店、弹花店、车马店、小书店等,还有烟土坊、榨油坊、染坊、皮坊、糖坊、磨坊、茶馆等,另有木匠铺、铁匠铺、钱铺、当铺、银匠炉、掌炉等。宋村人宋老七夫妇租了一间草棚给人绱鞋,老七绱棉鞋,妻绱布鞋,夫妇心灵手巧,飞针走线,绱好的千层底鞋样儿好看,耐穿又合脚,常为结婚的新郎新娘做新鞋,虽为小小手工活儿,养家糊口倒也不愁。朱氏的剃头铺子只有半间门面,很不起眼,孰料这小小的剃头铺子却断送了一个士绅的性命,这是后话。
镇上最红火的生意要算染坊和烟土坊。民国年间,当地农人种植一种经济作物——蓝,用其叶汁制成蓝色染料,名曰蓝靛。蓝靛是当时乡间唯一染料,乡民春秋服装自然成了“青一色”。农妇将织得的粗大布(白色)拿到镇上的染坊来染,染色有月白、浅蓝、深蓝、真青等,一个真青,大约需要20多天(次)反复煮染,染成后油腻不沾,色泽明亮,这正应了荀子所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民国年间,当地一半多农户种植鸦片,大户人家种植三四亩。每年夏收后新烟上市,大批渭北、山西、河南等地烟贩子来此收购,镇街成了烟土交易市场,烟土桌子摆了一长行,人声喧吵。镇上的几家烟土坊专事熬制烟棒棒,一角钱一个,生意很红火。另外,宁家堡人杨振兴开办的“振茂昌”钱铺,自制发行纸币,面额有100文、200文、500文三种,只限于庞光地区流通。这种只能流通于一个小镇的钱铺,省内少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庞光镇紧靠南山,山货一直是集贸主要物资。南山有用不尽的木材山柴,隋唐以后南山始烧木炭。每逢庞光集日,山民和山外穷人脚穿絮絮鞋,打着绑腿,腰上缠着葛藤,扛着椽、檁、棺板,背着木炭、山柴、野猪肉等山林特产下山赶集。好不容易赶到镇上,戏楼后城壕岸已摆满了各种山货。经纪人手拿一杆秤,过秤论价。买木炭山柴者多为富豪人家,他们虽有钱却很啬皮。“上门的买卖难做”,山民们用山货换得少许油盐钱又得连夜赶回深山。“万里终南山连山,白云深处把柴砍。山陡路窄脚下急,换得小米养儿女”,道出了卖柴翁的艰辛和酸楚。
每逢集日,十几名“叫街”的成为镇街上一道凄惨的风景。那“叫街的”多为盲人或缺腿之壮汉,他们不像乞丐那样沿门乞讨,而是盘坐于地上,赤着上身,右手持一把厚刃菜刀,于前胸后背有节奏地拍打,左手握着一个长竹筒子,对着嘴,和着拍打声,喊唱着词儿,凄惨惨的,传得远远的,直拍打得肌肉肿胀发紫,喊得口干舌燥,将一条街都叫响,才小歇一阵,围观之人便施以小钱怜之。今人戏谑爱喊爱叫之人像个“叫街的”,便由此而来。
11月8日,我带摄影师崔育民去古镇,旧街上的老门面房只尚存路北三家,路南四家,萧条冷落,均无人居住。路南中间那三间门面房正好是崔育民父亲崔润身当年开的药铺子“万顺恒”。崔育民深情地说,当年的店铺商号都是门檐高台,如今门前都被土埋没了,门外比屋里还高。他说父亲和叔父兄弟两当年熟读“汤头歌”,熟悉中草药,常带人上山采药,采回之后精心炮制,遇着穷人家背着孩子来抓药,父亲都不收钱。由于人品厚道,又会治病,药价低廉,生意很红火。
七酒坊八架子
要问庞光镇啥最有名气,当地人便众口一词:七酒坊八架子。一个小镇竟有七家黄酒坊,比县城的酒坊还多。这些酒坊除酿酒卖酒备酒席外,还常年于店前支起肉架子,自宰自卖,另有新寨人张四开的一间门面房只卖肉不卖酒,这样算来,便是七家酒坊八个肉架子。
庞光镇七家酒坊,“西顺楼”以酒美菜香赢得宾客满座,便请人刻上门楹:“汉三杰闻香下马,周八士知味停车。”经营了60多年黄酒的“福香楼”岂肯臣服,遂请文人高手撰联:“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横批:酒力如何。酒客们果然拥至,品味其不败之酒力。庞光镇的“血酒”更是威名远扬。其酿制方法是,将酿好的黄酒盛入耀州瓷缸,盖严后用粗布裹三层,再用泥巴糊得严严实实。约月余,闻得缸内酒“熟”,给缸内放一吊子白条肉,再封严,不几日白条肉被酒化得无踪无影,酒色变红,人称“血酒”。隔几日再放白条肉,如此这般。两三年之后,“血酒”往往将紧捂的缸盖冲起,足见其“内功”之威。血酒里有“肉”,味特香,县城的酒馆长来此用车装酒。
酒坊多为士绅富豪光顾之地。从民国过来的崔桂珍女士告诉笔者:县东南乡各村贺官人上任、民间请私塾教师、调解官司均进酒坊,先端盘(鸦片),后上酒,再点菜,一顿山吃海喝之后再入正题。一个姓贺的乡约(相当于今之乡镇长)常摆十几桌,连续几日,各村轮流恭贺。
小镇惊天动地
火烧“秦桧” 庞光镇的商号以清时开业的“泰来恒”资本最为雄厚,经营规模最大,京广货、杂货应有尽有,前有六间门面房,后有两院厦房,县上的官人下乡常夜宿于此店,给“泰来恒”带来了无限风光。意想不到的是,“泰来恒”却因此招来一火化为灰烬:1915年农历10月14日,户县知事秦福相下乡“禁烟”,当晚住进“泰来恒”。秦福相以禁烟为名,苛诈残害百姓,激起民愤,皆骂其为“秦桧”,伺机惩治这个黑心县官。当夜一更许,早已预谋的数百民众拥入庞光镇,包围了“泰来恒”,遂抱来一捆捆玉米秸秆,拥堵住“泰来恒”前后门,同时点火。熊熊大火将“泰来恒”化为灰烬,秦福相的4名幕僚被当场烧死。烧伤的秦福相于黑夜混乱中逃入对门张四肉店,命张四将他促到城墙上,溜下城墙连夜逃回县城。事后,镇上的人都抱怨城墙修得太低了。此事件后来被称为火烧“秦桧”。一月后,事件的带头人史德性被秦福相抓到县署(县府),毁掉四肢,拒不招供其他参与者,遂壮烈就义。1919年,当地老百姓于镇北为义士史德性立起高大的墓碑和纪念碑。
普明寺杀人 杨作舟先生讲了他亲历的一个事件:1927年1月26日,化羊操(相当于现在的乡)约正(相当于文书)邢振武正在朱氏剃头铺子剃头,被农会的人发现,遂被农民自卫军押到庞光镇西北的普明寺,农会认为邢振武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劣绅,遂将其倒吊在柳树上,一阵拳打脚踢,毙命,又被割掉头颅,令在场围观的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就是13岁的杨作舟)将邢振武的头颅抬到城隍庙门口,悬首示众。翌日清早,邢的头颅却不见了。镇上人说城隍爷是护佑众生的,不收死鬼。此后,农会又在普明寺连杀了七个土匪。1937年,以杨作舟为董事长的建校董事会在此创建了普明寺小学,现为庞光镇中学。乡民们说杀人之地变成了育人摇篮。
徐向前住在城隍庙 提起红军,庞光镇的关生民先生总是深情满怀。1932年农历10月29日,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四方面军1.6万人出沣峪西进途中,留驻庞光地区两天两夜,指挥部驻庞光镇城隍庙,徐向前就在里边办公。所以当地人知晓的中共第一个大人物便是徐向前元帅。红军打富济贫,开仓放粮,并同尾追的国民党军胡宗南第一师激战一夜。红军走后,留下38名伤病员。中共户县地下党负责人刘秉三和党员刘生玺组织群众救护伤病员。镇上关生民的祖母和镇北王寨的赵履祥老汉,各收养了一名小红军,认其为干儿子,两名小红军住在关家和赵家养伤几年,后相继寻找部队去了。50多年后,老将军张绍基和朱华国几经辗转,分别由沈阳和郑州来到庞光镇,来到关家和赵家,叩谢当年救命之恩,一时传为美谈。
链 接
状元故里
从宋朝至今,庞光镇人都为镇上出了个杨状元而自豪。
据《宋史·杨砺传》载,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庞光镇杨家堡人杨砺考中当朝状元。因这一年是赵匡胤登基开国年之开科,故杨砺为北宋头名状元。杨砺既是忠臣,更是大孝子,严循“忠孝不能双全”之古训。其父母相继病逝,杨砺则“移忠于孝”,辞官返里为父母各守孝三年,三年各期满(称“服满”),则“移孝于忠”,返京城做官,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从宋太祖至太宗至真宗,杨砺三朝为官,却蜗居于京城一狭巷,上下朝均步行,其清苦之境令宋真宗赵恒“嗟悯久之”。杨砺生平著有文集20卷行世。逝后,葬于庞光镇之北,陵墓于“文革”中铲平,现留存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墓碑。杨砺逝后被宋真宗追赠为兵部尚书。杨家堡杨家祠堂供奉着杨砺画像,杨家人说杨砺是他们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