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兰州,我沿着唐番古道,走进羌人的故乡,走进文成公主的传说,走进哥舒翰的视野,走进草原江淮人家的故事,走进牧马秋风的景色,听听羌笛的旋律,体验一下历史风烟的悲壮。
6月上旬,洮州正值端午节,天朗气爽,四野碧绿,山泉流水,莺歌燕舞,这里完全没有了兰州式的黄土高原的苍凉单调,大地仿佛拉开了一层隔离的轻纱,眼前的一切魔术般地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蓦然间像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站在你的面前。
洮州——一个与凉州齐名的边塞古城,曾留下许许多多遐思和历史回味。我在街道行走,脑海里不断跳出诗意的信息。周、秦、汉、南北朝、隋、唐、明、清两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金弋铁马,狼烟四起,分分合合,上演过无数战争的史剧。文人们更对它大加礼赞,“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千百年来,呤咏洮州的诗歌很多,朱庆余咏:“玉门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如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读来令人悲怆;大书法家黄庭坚对洮州相爱有加:“旧地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还有“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可见他把洮砚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友人。更多具有边塞风格的诗在描述洮州:“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番雏入,看郎称觞都护来。”游师雄有:“且喜将门还出将,槛车生致鬼章来。”张耒:“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丁澎有:“百战洮河西备羌。”这些绝唱让人荡气回肠。至于李白和杜甫虽未亲临洮州却也写过咏歌洮州的诗句。诗人们的洮州情结,成了匹夫有责的释怀,成了缅怀历史的意象。
洮州是战争之地,洮州也是融合之地,一次次的战争,腥风血雨,尸骨遍野。洮州是忠诚的卫士,在护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洮州也是友谊的使者,架起了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桥梁。综观洮州的每个片断都联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统一。洮州古为羌地。羌人就是西方的牧羊人,以游牧为生,依水草而居。炎帝发韧于昆仑山一带,羌族应为炎帝之后。洮州相传炎族的一个酋长就姓姜。姜和羌文字相像,羌人只是炎帝的一个分支,史前时代羌族雄踞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后因匈奴崛起,羌族逐渐从河西走廊撤出,回到了他们的故乡洮州。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吐谷浑壮大,从此洮州陷入战乱。隋朝废郡置州,其间洮州仍是分分合合,直到唐朝时洮州才真正置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大唐帝国国力强盛,身居长安的唐王朝时时感到吐谷浑的强大威胁,因而发起了收复洮州的战役,大将哥舒翰率大军征战数年,打下洮州。从此洮州偏安一隅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宋王朝继承了唐王朝的治国经略,打击与安抚两手并用,也曾使洮州安宁了一阵子,但是整个宋王朝软弱无能,对洮州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在吐谷浑手中。宋代值得一提的是熙河之役。宋朝部队对吐谷浑作战大获全胜,《宋史·游师雄传》曾记载:“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熙)帅刘舜卿……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千百级。” 朱元璋立国之初,便把目光投向了洮州,在朱元璋眼中洮州是战略要地,朱元璋对洮州的关注是所有皇帝中最具远见的。朱元璋认为中国要安定首先是西北要安定,西北要安定首先是洮州要安定。当沐英等大将军打下洮州之后,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
两千多年间,洮州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战争使洮州成了军事要塞,也成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口岸,一段历史是一段昭示。洮州处处充满了战争的意境和背井离乡的愁绪。这种意境愁绪造就了独特的洮州文化,成为了洮州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
二
风静月暗。我躺在洮州卫城的招待所,翻看《临潭县志》。招待所依城而建,回首北望夜色中的城垛像一个个雄狮蹲在那里,我仿佛看见士兵在城墙上游动。这座城就是当年明军的前敌指挥部,城里显得很安静,街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你很难想像出在几百年前这里是军事禁地,历史烽烟侵蚀着城堡,有些城墙已经坍塌。4个城门中3个荡然无存而城池风骨仍在,街边的青石路依稀可见车轮辗过的痕迹。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士兵们走来的脚步声和思乡的叹息声。
洮州卫城方圆几十公里内有许多关隘、闇门、堡子和烽墩。卫城是月亮,它们是星星,它们像卫兵一样护卫着自己的主人。临潭境内有12关,冶力关是其中之一。有6处隘口,有6处闇门,有37座小城堡,有上百个烽墩。洮州卫城被紧紧地包围在中央,这样立体的防御体系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洮州卫城是一个孤岛,是明王朝插入吐谷浑势力的一把尖刀。它像一个钉子牢牢地扎在那里,有数十万军民组成的人体防御体系维护着大明王朝安全,从汉代赵允国在河西屯兵戎边到洮河卫城筑城护国,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飞跃。今天这些城堡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每一个关隘、城墩背后都是一幅战争的画卷。
我走在洮州卫城的大街小巷,也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有着梦幻般的感觉,眼前总是雾化般地显现出明朝时期的风貌。从那街边小巷里,那洞开的城门里,从那不大的小院里,走出了一个个明代的大将军,他们饱经风霜,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却显得淡定坦然……那不是沐英将军吗?他30出头,雄姿英发,步伐坚定,他在做什么呢?是在部署新的作战方略?还是在思考守护洮州长久之策?沐英年幼丧父母,8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18岁被授予帐前都尉。1370年,被授予镇国将军,掌管天下兵马。1376年,朱元璋命沐英统兵三路进军甘青地区。次年,被授予征西将军。大战土门关,击破吐谷浑防线,取得了洮州战役的重大胜利。沐英是朱元璋的爱将,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如果没有沐英,就没有今天的洮州历史。
那是徐达将军?他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明王朝的很多战役都和他有关,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在洮州。兵权在握而唯命是从,功勋卓著而虚怀若谷,身负重任而举重就轻,受命于危难之际,建业于蕃夷之地,今天他被视为洮州的神仙,每年洮州举办的赛神会上他是十八个神仙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还有刘贵、刘顺父子,他俩随沐英平定吐谷浑后又修筑洮州卫城。刘氏父子同上战场,深为朱元璋所青睐。在古代一个家族能得到一封诰命圣旨就不简单了,而刘家却有3封。可见刘家在皇帝眼中的分量,这3封诰命圣旨极尽安抚之意,使得远离故土的刘家父子得到了一份心理的安慰,而更加为明王朝肝脑涂地。
还有侯显君。侯显,藏族,临潭县流顺乡人,他被誉为中国外交第一人。《明史》有一章叫《侯显传》,侯显与郑和是明王朝的著名宦官。他和郑和都下过西洋,他比郑和出名的是作为明王朝全权特命大使到过孟加拉、印度、不丹、西经等国出访,完成了明王朝交给他的外交使命。侯显晚年,思乡心切,把准备告老还乡的想法说出后,皇上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两位钦差大臣护送他回到临潭,修建了临潭县的侯家寺。侯家寺位于临潭县流顺乡,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也算是对这位老人的慰藉吧。
地处大山的洮州,曾经的辉煌,足以留传百世。凡是名城总与名人有关,总是留下名人的足迹。这些人,是明王朝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洮州建立的功勋,为后人所仰慕,形成了洮州特有的文化风情线。他们没有文人骚客的做作,却有着宏大的抱国情怀,当战争远离而去,当大地祥和安康,这是这道文化风情线闪烁的爱国光芒,宛若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
在文人眼里,洮州以洮砚出名,中国文人哪个桌上没有一方洮砚?在武将眼中,洮州是血与火,鲜花与骷髅,新生与涅槃,忠丞与奸雄,统一与分裂的悲壮史诗。
三
洮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洮州是岷县、康乐、卓尼及临洮的一部分。狭义的洮州是临潭县。临潭是明王朝的“空降飞地”,临潭的每一个乡镇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临潭大地上回荡江淮人的思乡情绪,在临潭你随便问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们祖上是江淮人士”。临潭人大部分是从江浙一带迁来的,这段历史是带血的杜鹃花,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分难舍的骨肉分离史。当朱元璋下诏修筑洮州卫城时,也同时下诏从江浙一带向洮州移民。我喜欢从民间传说中去摄取历史的只言片语。在明王朝的移民潮中,采用的是抽丁的方式,抽到哪一家,就是哪一家。洮州卫城的很多人,据说是从南京的竹丝巷来的。让南方人过北方的生活,这是不可想像的,今天的临潭人,总是以南方江淮人为荣,至今保留着许多江淮人的生活习俗。临潭的男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袍,一派儒雅风范。女人头裹大包巾,身穿斜襟盘花扣的短长衫,脚蹬凤头绣花鞋,一个个像祥林嫂似的装扮。过节的日子,走在洮州卫城的街上,仿佛时空置换回到了明代江南的某一个小镇。
离别,生死;生死,离别;600多年前,上演的移民大剧历历在目啊……秦淮河畔,移民们聚集在一起,白发苍苍的母亲死死抱住即将离去的儿子不愿松手,一对双胞胎姐妹哭成一团,从此天涯相隔,生死不明。父亲拉着儿子的手不知该说什么好,儿子手起剪落,剪下自己的头发交给父亲:“我死后将我的头发埋进祖坟,就算敬了一份孝心。”移民的队伍缓缓前进,送行的父老乡亲紧紧相随,一天两天一直到了第五天也不愿相别。“回去吧,乡亲们。我们会回来的!”这是一种希冀,一种信念。故土难离,骨肉难分。移民大军中,有兄弟两人,一个10岁,一个8岁,他们要随父迁往洮州,临行时,兄弟俩把他们的小狗拴在了家里,他们不想连累小狗。10天后,那只小狗挣脱了锁链追上了他们。当兄弟俩看见瘦骨伶仃的小狗时,抱头痛哭起来。 这就是洮州人!看惯了小桥流水,听惯了秦淮歌声的人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来到了洮州,从此草原上有了秦淮人家的身影。你听那临潭人的口音中还有江淮吴语的韵味,你看那临潭人的举止中还有江淮人的儒雅。但是,多了一丝大西北的粗犷和豪放,多了一点人生的感悟和淡定。当然,也有一份无助和无奈的伤感。
在这催人泪下的乡情背后,有骨肉分离的故事。我在洮州卫城的街巷寻寻觅觅,想找到江南的酒肆茶舍,想找到江南的遗物。找到的却是酒吧网吧和现代的高楼大厦,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了,当年繁华的江淮景象被掩盖在历史的岁月中。
夕阳下的洮州卫城给人一种苍凉雄浑的美,一种隽秀婉约的美,这种美有历史的质感和厚重感。宽厚的城墙蜿蜒在田野里,仍旧像新建时一样护卫着城中的子民,这座城池承担了太多的历史重任。
(责任编辑:鑫报)
6月上旬,洮州正值端午节,天朗气爽,四野碧绿,山泉流水,莺歌燕舞,这里完全没有了兰州式的黄土高原的苍凉单调,大地仿佛拉开了一层隔离的轻纱,眼前的一切魔术般地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蓦然间像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站在你的面前。
洮州——一个与凉州齐名的边塞古城,曾留下许许多多遐思和历史回味。我在街道行走,脑海里不断跳出诗意的信息。周、秦、汉、南北朝、隋、唐、明、清两千多年间,这片土地上金弋铁马,狼烟四起,分分合合,上演过无数战争的史剧。文人们更对它大加礼赞,“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千百年来,呤咏洮州的诗歌很多,朱庆余咏:“玉门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如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读来令人悲怆;大书法家黄庭坚对洮州相爱有加:“旧地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还有“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可见他把洮砚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友人。更多具有边塞风格的诗在描述洮州:“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番雏入,看郎称觞都护来。”游师雄有:“且喜将门还出将,槛车生致鬼章来。”张耒:“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丁澎有:“百战洮河西备羌。”这些绝唱让人荡气回肠。至于李白和杜甫虽未亲临洮州却也写过咏歌洮州的诗句。诗人们的洮州情结,成了匹夫有责的释怀,成了缅怀历史的意象。
洮州是战争之地,洮州也是融合之地,一次次的战争,腥风血雨,尸骨遍野。洮州是忠诚的卫士,在护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洮州也是友谊的使者,架起了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桥梁。综观洮州的每个片断都联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统一。洮州古为羌地。羌人就是西方的牧羊人,以游牧为生,依水草而居。炎帝发韧于昆仑山一带,羌族应为炎帝之后。洮州相传炎族的一个酋长就姓姜。姜和羌文字相像,羌人只是炎帝的一个分支,史前时代羌族雄踞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后因匈奴崛起,羌族逐渐从河西走廊撤出,回到了他们的故乡洮州。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吐谷浑壮大,从此洮州陷入战乱。隋朝废郡置州,其间洮州仍是分分合合,直到唐朝时洮州才真正置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下。大唐帝国国力强盛,身居长安的唐王朝时时感到吐谷浑的强大威胁,因而发起了收复洮州的战役,大将哥舒翰率大军征战数年,打下洮州。从此洮州偏安一隅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宋王朝继承了唐王朝的治国经略,打击与安抚两手并用,也曾使洮州安宁了一阵子,但是整个宋王朝软弱无能,对洮州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在吐谷浑手中。宋代值得一提的是熙河之役。宋朝部队对吐谷浑作战大获全胜,《宋史·游师雄传》曾记载:“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熙)帅刘舜卿……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千百级。” 朱元璋立国之初,便把目光投向了洮州,在朱元璋眼中洮州是战略要地,朱元璋对洮州的关注是所有皇帝中最具远见的。朱元璋认为中国要安定首先是西北要安定,西北要安定首先是洮州要安定。当沐英等大将军打下洮州之后,朱元璋下诏:部队固守洮州,就地驻扎,屯田戎兵。
两千多年间,洮州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战争使洮州成了军事要塞,也成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口岸,一段历史是一段昭示。洮州处处充满了战争的意境和背井离乡的愁绪。这种意境愁绪造就了独特的洮州文化,成为了洮州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
二
风静月暗。我躺在洮州卫城的招待所,翻看《临潭县志》。招待所依城而建,回首北望夜色中的城垛像一个个雄狮蹲在那里,我仿佛看见士兵在城墙上游动。这座城就是当年明军的前敌指挥部,城里显得很安静,街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你很难想像出在几百年前这里是军事禁地,历史烽烟侵蚀着城堡,有些城墙已经坍塌。4个城门中3个荡然无存而城池风骨仍在,街边的青石路依稀可见车轮辗过的痕迹。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士兵们走来的脚步声和思乡的叹息声。
洮州卫城方圆几十公里内有许多关隘、闇门、堡子和烽墩。卫城是月亮,它们是星星,它们像卫兵一样护卫着自己的主人。临潭境内有12关,冶力关是其中之一。有6处隘口,有6处闇门,有37座小城堡,有上百个烽墩。洮州卫城被紧紧地包围在中央,这样立体的防御体系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洮州卫城是一个孤岛,是明王朝插入吐谷浑势力的一把尖刀。它像一个钉子牢牢地扎在那里,有数十万军民组成的人体防御体系维护着大明王朝安全,从汉代赵允国在河西屯兵戎边到洮河卫城筑城护国,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得到了一次全新的飞跃。今天这些城堡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每一个关隘、城墩背后都是一幅战争的画卷。
我走在洮州卫城的大街小巷,也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有着梦幻般的感觉,眼前总是雾化般地显现出明朝时期的风貌。从那街边小巷里,那洞开的城门里,从那不大的小院里,走出了一个个明代的大将军,他们饱经风霜,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却显得淡定坦然……那不是沐英将军吗?他30出头,雄姿英发,步伐坚定,他在做什么呢?是在部署新的作战方略?还是在思考守护洮州长久之策?沐英年幼丧父母,8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18岁被授予帐前都尉。1370年,被授予镇国将军,掌管天下兵马。1376年,朱元璋命沐英统兵三路进军甘青地区。次年,被授予征西将军。大战土门关,击破吐谷浑防线,取得了洮州战役的重大胜利。沐英是朱元璋的爱将,他没有辜负朱元璋的重托。如果没有沐英,就没有今天的洮州历史。
那是徐达将军?他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明王朝的很多战役都和他有关,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在洮州。兵权在握而唯命是从,功勋卓著而虚怀若谷,身负重任而举重就轻,受命于危难之际,建业于蕃夷之地,今天他被视为洮州的神仙,每年洮州举办的赛神会上他是十八个神仙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还有刘贵、刘顺父子,他俩随沐英平定吐谷浑后又修筑洮州卫城。刘氏父子同上战场,深为朱元璋所青睐。在古代一个家族能得到一封诰命圣旨就不简单了,而刘家却有3封。可见刘家在皇帝眼中的分量,这3封诰命圣旨极尽安抚之意,使得远离故土的刘家父子得到了一份心理的安慰,而更加为明王朝肝脑涂地。
还有侯显君。侯显,藏族,临潭县流顺乡人,他被誉为中国外交第一人。《明史》有一章叫《侯显传》,侯显与郑和是明王朝的著名宦官。他和郑和都下过西洋,他比郑和出名的是作为明王朝全权特命大使到过孟加拉、印度、不丹、西经等国出访,完成了明王朝交给他的外交使命。侯显晚年,思乡心切,把准备告老还乡的想法说出后,皇上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两位钦差大臣护送他回到临潭,修建了临潭县的侯家寺。侯家寺位于临潭县流顺乡,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也算是对这位老人的慰藉吧。
地处大山的洮州,曾经的辉煌,足以留传百世。凡是名城总与名人有关,总是留下名人的足迹。这些人,是明王朝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洮州建立的功勋,为后人所仰慕,形成了洮州特有的文化风情线。他们没有文人骚客的做作,却有着宏大的抱国情怀,当战争远离而去,当大地祥和安康,这是这道文化风情线闪烁的爱国光芒,宛若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
在文人眼里,洮州以洮砚出名,中国文人哪个桌上没有一方洮砚?在武将眼中,洮州是血与火,鲜花与骷髅,新生与涅槃,忠丞与奸雄,统一与分裂的悲壮史诗。
三
洮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洮州是岷县、康乐、卓尼及临洮的一部分。狭义的洮州是临潭县。临潭是明王朝的“空降飞地”,临潭的每一个乡镇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临潭大地上回荡江淮人的思乡情绪,在临潭你随便问一个人都会告诉你,“我们祖上是江淮人士”。临潭人大部分是从江浙一带迁来的,这段历史是带血的杜鹃花,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分难舍的骨肉分离史。当朱元璋下诏修筑洮州卫城时,也同时下诏从江浙一带向洮州移民。我喜欢从民间传说中去摄取历史的只言片语。在明王朝的移民潮中,采用的是抽丁的方式,抽到哪一家,就是哪一家。洮州卫城的很多人,据说是从南京的竹丝巷来的。让南方人过北方的生活,这是不可想像的,今天的临潭人,总是以南方江淮人为荣,至今保留着许多江淮人的生活习俗。临潭的男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袍,一派儒雅风范。女人头裹大包巾,身穿斜襟盘花扣的短长衫,脚蹬凤头绣花鞋,一个个像祥林嫂似的装扮。过节的日子,走在洮州卫城的街上,仿佛时空置换回到了明代江南的某一个小镇。
离别,生死;生死,离别;600多年前,上演的移民大剧历历在目啊……秦淮河畔,移民们聚集在一起,白发苍苍的母亲死死抱住即将离去的儿子不愿松手,一对双胞胎姐妹哭成一团,从此天涯相隔,生死不明。父亲拉着儿子的手不知该说什么好,儿子手起剪落,剪下自己的头发交给父亲:“我死后将我的头发埋进祖坟,就算敬了一份孝心。”移民的队伍缓缓前进,送行的父老乡亲紧紧相随,一天两天一直到了第五天也不愿相别。“回去吧,乡亲们。我们会回来的!”这是一种希冀,一种信念。故土难离,骨肉难分。移民大军中,有兄弟两人,一个10岁,一个8岁,他们要随父迁往洮州,临行时,兄弟俩把他们的小狗拴在了家里,他们不想连累小狗。10天后,那只小狗挣脱了锁链追上了他们。当兄弟俩看见瘦骨伶仃的小狗时,抱头痛哭起来。 这就是洮州人!看惯了小桥流水,听惯了秦淮歌声的人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来到了洮州,从此草原上有了秦淮人家的身影。你听那临潭人的口音中还有江淮吴语的韵味,你看那临潭人的举止中还有江淮人的儒雅。但是,多了一丝大西北的粗犷和豪放,多了一点人生的感悟和淡定。当然,也有一份无助和无奈的伤感。
在这催人泪下的乡情背后,有骨肉分离的故事。我在洮州卫城的街巷寻寻觅觅,想找到江南的酒肆茶舍,想找到江南的遗物。找到的却是酒吧网吧和现代的高楼大厦,一切都不可能存在了,当年繁华的江淮景象被掩盖在历史的岁月中。
夕阳下的洮州卫城给人一种苍凉雄浑的美,一种隽秀婉约的美,这种美有历史的质感和厚重感。宽厚的城墙蜿蜒在田野里,仍旧像新建时一样护卫着城中的子民,这座城池承担了太多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