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明代“南澳一号”沉船首期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首次挖掘就出水上万件珍贵文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里所要讲述的,就是天津小伙子张瑞的水下考古经历。
本文摘自:人民网-天津视窗,作者:张瑞,原题:《天津小伙张瑞讲述“南澳一号”探险经历》
台风将至天空阴云密布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明代“南澳一号”沉船首期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首次挖掘就出水上万件珍贵文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更让天津市民“牵肠挂肚”的是,在参与此次文物发掘的考古队员中,有一位咱们天津小伙——张瑞。前不久,记者曾经报道了他参与“南澳一号”首期发掘工作一事,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日前,返回天津休假的张瑞再次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为读者揭秘“南澳一号”古沉船上珍贵文物出水的“幕后故事”。
水下考古·作业
潜水本身就具有专业性和危险性较强的特点,而考古则要求小心细致,水下考古的难度可想而知。
危险1:台风
“康森”过境被迫取消作业
海上作业要提防风浪的侵袭。今年的天气似乎有点反常,进入六月,南海海域还刮起东北风,队员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取消潜水作业。7月13日,台风“康森”接近工作海域,为此,考古队员都发动起来对船上的建筑和物品进行加固,准备迎接台风。14日,为保险起见,拖船将打捞平台拖回到南澳镇后宅港。15日,船长考虑再三又决定将平台拖到汕头港避风。这些都无形中影响了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直到17日,张瑞他们的作业平台才又回到南澳海域的作业面开始工作。
危险2:放漂
能见度低放漂容易遭遇危险
水下能见度低是水下发掘工作遇到的一大难题。虽然经过专业训练,但由于发掘“南澳一号”作业面位于“三点金”海域,该海域暗礁多,水质混浊,能见度最好时也就是两三米。为此,考古队员每组一般只下去两个人,每次只下两三组。到水下后,一组的两个人要相互照应,相互关注,在能见度低的时候,两个人甚至是依偎着作业,以保证能够互相照应。
“放漂”是令考古队员害怕的一件事。所谓“放漂”就是,考古队员潜水后因为能见度低,脱离了引导绳和同伴,甚至远离基线,导致无法判断自己的位置,很容易随着水流漂向远处而遇到危险。为避免这一危险情况的发生,要在船上派专门的人员观察潜水人员冒出的水泡,一旦发现潜水人员在海面上冒出的水泡超出打捞作业面,就说明其“放漂”了。这时,潜水人员会自由上升,而船上的人员要及时带着救生圈和绳索下水救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潜水人员上升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如果不及时救助很容易出现危险。
危险3:水母
刺伤腮帮子队员成“花脸猫”
说到潜水,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倾心于那些奇特的海底生物。实际上,海底世界潜伏着许多危险,尤其是一些美丽的水生物,会给潜水的考古队员带来危害。张瑞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水母。几乎所有考古队员都遭受过水母的袭击。水母的触手有毒,考古队员一旦碰到水母,就会被其触手刺伤并中毒。被刺伤部位会出现一排排的小红点,要疼几天,然后发痒,最好的也要十来天才能痊愈。因为水中的水母比较多,所以考古队员简直防不胜防,由于装备的原因,曾经有好几名队员的两侧腮帮子都被水母刺伤,成了“花脸猫”,让人看了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