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康熙皇帝不仅在治国方面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而且在生活方面也是较为俭朴的君王。据史载,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吃质地软滑、口味鲜美的清淡菜肴。
本文摘自《食品与健康》2005年第06期 作者:肖旭芳 原题为: 康熙皇帝的美食轶事
康熙与“宫门献鱼”
“宫门献鱼”为清朝康熙皇帝亲笔命名,且是清宫大典中必备的菜肴之一。它选用整条鱼洗净后,斩成头、身、尾三段,将头、尾两侧剞兰草花刀,身段剥皮,剔去骨刺切成片,配以熟瘦火腿、大海米等,经分别烹制后,头尾放盘的两侧,白色鱼片码头尾中间,两色两味,形如宫门中跃出条鱼。
相传康熙皇帝南下访察民情,一天来到云南“宫门岭”,地势十分险要,岭下有个天然大山洞,洞宽丈许,形如宫门,宏伟非凡。东边是一片山坡草地,西边有一池塘。这天中午,康熙来到池边一家小酒店,点了“一条鱼,一壶酒”,食后感觉味美,问道:“店家,此菜何名?”答曰:“腹花鱼。”原来此鱼生长于池塘,专食鲜花嫩草,鱼腹上长有金黄色花纹,故得此名。康熙一时兴起,便挥笔给店家写了“宫门献鱼”四个大字,落款为“玄烨”。不久,江浙总督路过这里,见店门上挂着“宫门献鱼”署名“玄烨”的牌匾,大吃一惊,了解原委,果真是当今天子所赐。消息传开后,凡路过此处的游客,都要进店尝尝皇上御笔亲题的“宫门献鱼”这道名菜。
那么清宫名菜“宫门献鱼”是如何传入民间的呢?据说1912年清王朝覆灭,宫延御厨们也各奔东西,有的流落到其他城市,为了谋求生计,便开设专门经营宫廷菜点的酒楼食店。于是,这一古老技艺的宫廷菜,得以流传民间。但正宗的“宫门献鱼”,还得到云南天然大山洞才能吃到。
康熙与八宝豆腐羹
康熙皇帝不仅在治国方面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而且在生活方面也是较为俭朴的君王。
据史载,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吃质地软滑、口味鲜美的清淡菜肴。有一次他到南方巡视时,暂住在苏州曹寅的织造府衙门里。这曹寅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为了接驾,曹寅用重金从苏州“得月楼”酒家请来了名厨张东宫,要求他做出清淡、爽口,有苏州特色的菜。张东宫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最后做出一道色、香、味诱人的佳肴。
这道菜极合康熙口味,它是用豆腐等八种食料配成的,皇帝赐名为“八宝豆腐羹”。返回京城时,传旨把张东宫带回北京,赏他五品顶戴,在御膳房专门印制了“八宝豆腐羹”的配方,受到赏赐的大臣,都要到御膳房去领取配方。
康熙和玉米粥
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落山了,康熙皇帝正要策马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他急忙张弓搭箭,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里也饿得咕咕直叫,只好策马往回走。
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灯光,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看见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和一大盘凉菜。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了农舍,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打扰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是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出上座。
康熙吃完饭,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笑着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三儿长得眉清目秀,也很喜欢。正在这时,皇帝的侍从在外边看到皇帝的御马,找了进来。一家人这才知道来客是皇帝,惶恐万分,赶紧磕头。康熙笑着说:“看到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他吩咐赏银百两,才乘马而归。
过了几天,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汉的三儿子,让他在御膳房里专做玉米粥。从此,玉米粥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
康熙与野菜“三叶菜”
一年初夏,康熙到热河行宫木兰围场去打猎。三十六营的头目们都拿着金银财宝来进贡皇上。其中有一营的头目名叫海通,为官清廉,喜欢经常把粮食财物周济穷人。眼下确实没有东西向皇上进贡,为此犯起愁来。彷徨中,他向窗外望去,发现原野上有许多百姓成群结队正采一种叫做“三叶菜”的野菜。海通于是派人去挖了些野菜,然后装了一袋子,给皇上送了去,并且说:“我进的是长寿菜,天赐的宝物。这菜芳香扑鼻,味道鲜美,吃了去痰生津,心亮目明,长命百岁!臣愿为皇上亲手烹制长寿菜。”康熙听罢,命他赶紧烹制,他要亲口品尝。海通将野菜用大火快炒,加酱油、糖、盐现炒后即成。然后恭敬地把菜送到康熙的面前:碧绿的菜叶拼成个“寿”字。这菜果然香气醉人,吃起来脆、嫩、滑,康熙不禁食欲大增,精神清爽。于是重赏了海通,并要他以后多多进贡“长寿菜”。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