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直立人可能是食人族 曾与硕鬣狗争抢尸体

时间:2012-09-24 10:47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董子凡 点击: 载入中...
北京直立人可能是食人族曾与硕鬣狗争抢尸体

 



 

 


  今年7月的一场暴雨,让北京西郊房山区受灾惨重,此前被曝有坍塌风险的周口店猿人遗址也因此雪上加霜。日前,遗址保护修复方案已进入论证。


  其实,虽然“北京人”在国内教科书中的形象几十年来基本没变,但国内外科学家一直没停止过对这些老骨头的研究与争议,有关他们的许多事情也与我们的传统记忆不那么一致了——比如他们的正式名称是“北京直立人”而不是“北京猿人”,也不是今天中国人的老祖宗;而名为“猿人洞”的龙骨山洞穴,当年可能也并非他们的幸福之家……

 

  头骨上的罪证?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是一个几十万年间被沉积物逐步填满的大洞穴。从1927年到1937年,这里共出土了5个头盖骨、多块头骨破片、14块下颌骨、100多颗牙齿,以及少量破碎的其他骨骼。不幸的是,这些化石绝大部分在二战中失踪。 


  研究者们很早就注意到,“北京人”的头骨化石远远多于肢体骨骼,头骨上还带有可疑的破缺和伤痕。龙骨山发掘第二任主持者、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以及法国学者步日耶认为,这意味着“北京人”当年可能存在食人之风。食人者将后颈和面部的骨头打碎,挖出脑子吃掉,再割下身体其余部分的肉。


  当时,人们已在欧洲的另一种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上,以及新几内亚食人土著当中发现了类似现象,魏敦瑞提出“北京人”同类相食也以此为依据。但国内学界主流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头骨上的残缺、伤痕更可能来自鬣狗啃食。


  所幸当年魏敦瑞离开中国时,带走了“北京人”化石的精密石膏模型,解放后国内也发掘出了少量头骨碎片。在电镜扫描下,一些化石确实显示了石器切割的痕迹,说明北京直立人极可能存在同类相食。


  然而另一些化石的眉骨、头顶等部位,却显示了鬣狗犬齿留下的咬痕,头骨底部的孔洞则反映鬣狗前肢的杰作;人类石器的痕迹却毫无踪影。一段股骨上的表面损伤,也与现代斑鬣狗啃咬后吐出来的骨骼特征吻合。


  最好不要想像当时的情景:鬣狗以前肢按住受害者,用强有力的大嘴啃掉整张脸,随后掀开头盖骨,吞食颅腔里鲜美多汁的大脑,再嚼碎四肢的骨头……

 

  史前“碎骨机”?

 

  今天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体型不输于狼,强有力的大嘴可以咬开骨头,成群结队时就连狮子都要退避三舍。而几十万年前北京直立人面对的,是更加可怕的对手——中华硕鬣狗。


  中华硕鬣狗的身长接近2米,肩高1米左右,体重估计可达100多千克,与狮子一般大。龙骨山出土的硕鬣狗化石至少代表2000多个个体,显示它们当年香火兴旺。


  与斑鬣狗相比,硕鬣狗不仅个头大出几圈,而且身体结构显示了更强的咬力。它们的上下颌咬合时如同一把大钳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咬碎骨头、吞食骨髓。


  “形态结构分析显示,硕鬣狗应当比今天的斑鬣狗更近于腐食习性。”曾多次参与龙骨山化石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金毅研究员介绍说。


  斑鬣狗经过人们的多年研究如今已经“平反”,动物纪录片中经常可以看到鬣狗群捕杀斑马、野牛的场面,而不是整日捡拾狮子的残羹剩饭。但硕鬣狗身躯太笨重,不适合快速奔跑,因此很可能就是以食腐为主业的——当时的北京地区有丰富的周口店犀、三门马、大角鹿等大型草食动物,而虎、豹、巨颏虎等其他猛兽在硕鬣狗面前体型并不占优。


  研究者推测,“身大力不亏”的硕鬣狗凭借个子大、数量多的优势,在原野上横行霸道,从其他猛兽口中抢夺猎物,扮演强盗和清道夫的双重角色。由于腿短不便长途跋涉,它们可能会跟着秃鹫等食腐鸟类,或者利用出色的嗅觉和听觉找到尸体。


  另外对史前非洲的硕鬣狗化石分析显示,它们喜欢啃咬猎物四肢的骨头,吞食里面丰富的骨髓。这或许也能解释北京直立人的肢骨化石为何这么少。

 

  腐食者的对决?

 

  在非洲和欧洲,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硕鬣狗与大量其他动物骨骼混在一起的大化石堆,可能是它们的巢穴。那么,曾被视为“北京人”居所的猿人洞,会不会也是硕鬣狗的巢穴呢?吃腐肉的硕鬣狗会捕杀史前人类吗?


  “在硕鬣狗眼里,北京直立人其实更是一个竞争者,而不是猎物。”刘金毅表示。


  其实,“北京人”的生活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每天采采野果打打猎,做做石器烤烤火。他们爱吃肉,不过打猎的本事很稀松,主要靠抢夺、捡拾尸体——跟硕鬣狗是同行。


  与现代人相比,直立人的个子要矮一些,强壮一些,大脑容量只有950—1200毫升,喉咙构造更接近猿类,控制舌头和胸肌的神经也比我们少很多。这意味着直立人很可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不会说话,另外他们的石器技术也很原始。龙骨山的许多动物尸骨上既有猛兽的牙印,又有石器的切削痕迹,而且总位于牙印之上。这证明直立人的肉食来源主要来自巧取豪夺,而不是自己捕杀。


  如果是从猛兽口中硬抢,直立人有什么资本呢?对龙骨山遗址的重新分析表明,他们确实会用火,但没有以往想象的频繁和熟练。因此,北京直立人当年面对猛兽时,或许主要还靠灵长类的“传统战术”:聚众围观,大吵大叫,投石块,扔树枝,威吓并驱赶对方。势单力孤的虎豹要是碰上这样一群瘟神,估计多半只有自认倒霉,丢下猎物跑路。


  那么又大型、又群居的硕鬣狗呢?刘金毅认为,同为高度社会性的群居肉食者,直立人与硕鬣狗应该会有意避免相互捕猎,冲突的结果可能会两败俱伤。至于龙骨山洞穴,研究表明可能是由直立人、硕鬣狗以及其他食肉动物轮流坐庄。直立人有时在火把、石器的帮助下把鬣狗赶走,抢夺鬣狗的猎物,但风险很高,有些人可能反成了鬣狗的口中食。月黑风高的夜晚,更是鬣狗逆袭的好时机。

 

  谁笑到了最后?

 

  化石显示,直立人最早出现在近200万年前的非洲,此后逐步往亚洲扩散,一路进入中国和东南亚。近年来有研究将北京直立人的历史前推到了77万年前的寒冷时期,不过这一结果尚未获得公认。


  硕鬣狗的家谱比直立人还要悠久,在大约300万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到80万年前,欧洲和非洲的硕鬣狗已趋于灭绝,但它们对中国华北的寒冷气候似乎还挺适应,又多撑了一些时间。然而在龙骨山年代较晚的地层中,就找不到硕鬣狗的化石了。


  前面说过,直立人远不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的超级猎手,他们能把凶猛的硕鬣狗逼上绝路吗?刘金毅表示,在进化历程中,直立人的大脑逐渐变大,打造石器和用火也愈加熟练,在与硕鬣狗的竞争中会逐步显示出优势。“但除了直立人的竞争,导致硕鬣狗灭绝的还有另两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从77万年前到40—50万年前,华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多次较大变化,食草动物的数量、种类发生了较大波动。以捕食大型兽类为主的剑齿虎类也走向灭绝,使硕鬣狗失去了重要的“抢劫对象”和腐食来源。与此同时,鬣狗同门中还冒出了一个后起之秀:与今天很相似的斑鬣狗类。它们的体型比硕鬣狗小,但更灵活,擅长积极捕食,或许正是它们逐步将硕鬣狗排挤到无路可走。


  然而北京直立人也没笑到最后。他们的踪迹最终在龙骨山消失,或许他们最终难抗华北的严寒,而退缩到了温暖的中国南方,直到被再次从非洲走出的更聪明、更适应环境的人类物种所替代。


  历经100多万年,从温热的非洲老家一路跋涉到冷暖无常、充满挑战的东北亚,直立人与硕鬣狗之间不知曾发生过多少故事,化石能告诉我们的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在彼时彼地,生存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德发现数百具史前人类遗骸 恐被食人族所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