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年过去了,翻开清代档案,这里清楚地记载着这次6.3级地震共造成1.9万余间房屋倒塌,死伤1400多人。灾难不仅使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更引发了社会的动乱。
地震发生半个月后,云贵总督硕色、云南巡抚爱必达、提督冶大雄联名向乾隆皇帝上奏折,报告了震灾情况和他们采取的救灾措施:冶大雄因驻扎大理,离震中较近,接到禀报后,立即派"本标右营游击魏峰带领千把外委五员前往协同赈济弹压";硕色、爱必达批准该地方官申报,先后从司库中拨银一万两,委派楚雄府知府陈克复带可靠人员前往;查明伤亡人数和倒塌房屋确数,开仓放粮。硕色并委派鹤丽镇总兵谭五格率文武查赈、巡防。
乾隆皇帝看了奏折后,非常不悦,他仅在奏折上批了四个字"有旨谕部".同一天,他向内阁连发两道谕旨,第一道谕旨的大意是:云南地处偏远地区,此次地震灾害甚重,我对受灾百姓深感同情和关切。你们不要拘泥于惯例,切实做好地震救灾工作,务必妥善安排受灾百姓的生活。一面要加紧办理,一面把赈灾的情况及时上报。
第二道谕旨则严厉的申饬硕色等人失职,指出"督抚为通省表率,地方之事皆其事"假如地方发生了水旱震溢灾等,最着急的应该是该督抚,无论灾害是否发生在"偏州下邑"都应"亲往抚绥",因为遇到灾害最易引起社会动乱,"不法棍徒聚众闹赈,最易滋生事端,亦就亲往弹压,此乃职份当然。"而委派属员查勘,并不亲自前往,"名曰镇静实则偷安".他指责一些官员养尊处优,耽于逸乐,罔恤民艰,已形成固习,他们惟独不念及受灾黎民百姓"辗转沟壑呼号待拯".特别是这次云南总督硕色、巡抚爱必达奏剑川等处地震伤压甚重,却仅派知府查明赈恤,提督冶大雄驻扎离受灾之地较近,也仅派个游击前去弹压,这些做法都不是慎重对待灾伤。
乾隆并在谕旨中命令:"着通行传谕,各省督抚嗣后……凡遇到灾伤异常之地,务必亲身前往查察,应行赈恤者一面赈恤一面奏闻。"并要求官员们要让受灾的百姓尽快的得到安置和救济,以稳定社会、安定民心。那些长期养尊处优、官僚作风严重的地方官员看了乾隆皇帝的谕旨后,吓的胆战心惊,生怕丢了"乌纱帽".迫于皇上的威严,他们不得不收敛一下自己的官僚作风,改变一下对平民百姓的漠视态度。
如今,科技的发展伴随着历史的进步,使得地震救灾的快速反应和乾隆时代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地震引发的海啸灾难,就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掀起了一场国际大救援行动,在此看乾隆皇帝早在250年前关于地震救灾的言论,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政府救灾意识,抑制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的蔓延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