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范围,决定了他的人生半径”.28日,陈晋在《毛泽东阅读史》首发式上如此总结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陈晋强调,他所说的人生半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半径。
所谓精神半径,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染力和穿透力。毛泽东的精神半径有多大呢?陈晋举了两个例子。
1939年,一个美国记者在延安窑洞里跟毛泽东谈了一个晚上,出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见到了一个走在时间前面五十年的人”.
1975年12月31日晚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与丈夫,到中南海去见毛泽东。朱莉回忆,毛泽东晚年身体非常不好,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她决定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伟人,于是坚持把父亲的信亲自送到毛泽东跟前。这个时候毛泽东突然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在阅读一张大中华的脸?”后来朱莉出了中南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在十里之外就能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
陈晋与合作者们把毛泽东阅读的书,找到了近10万册,并将它们分为11种。“这就是他的阅读范围,也是他的精神半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