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奔星(1913年-2004年):湖南省安化县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1936年在北京与诗人李章伯共同创办《小雅》诗刊,为当时华北地区唯一诗刊。1944年,在重庆参与“民主与科学座谈会”(九三学社前身)活动。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武汉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任研究员、副教授、教授。代表诗作有《晓望》《都市是死海》《小鸟辞》等,尤其晚年的代表诗作《别》,有着广泛影响。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2008年的新春诗会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刘芳菲朗诵了一首很美的诗歌《别》,这首诗歌的作者正是着名诗人--吴奔星。
吴奔星是与戴望舒、艾青、纪弦同时代的现代诗人。但他除了是一位诗人、学者,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一生教书育人,特别是为江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半个世纪的光阴。
《别》这首诗作于上世纪80年代,影响了很多人。今年是吴奔星与世“离别”的10周年,清明将至,近日,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联系到吴奔星的儿子吴心海先生,了解到吴奔星璀璨的一生。记者戎丹妍
就读毛泽东曾经执教的学校
1913年,吴奔星生于湖南安化县东坪镇吴家湾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吴挹清、母亲张真荣都是当地的小学教师,受此影响,吴奔星兄弟四人对学习都很重视。
1928年,吴奔星就跟随在北平师大读书的大哥吴兰阶,从故乡安化来到省会长沙,想在这里投考一所知名中学。但因母亲早逝,家境贫寒,无法负担高昂的学杂费用,只好托同乡关系进入安化人彭国均执掌的修业农校读书,这所学校不但学费可以缓交,还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还曾在此执教。
吴奔星进入修业农校,原本只想学到一技之长,可以保证将来生活维持温饱,但两位老师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位是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语文老师,他讲授古典文学时十分生动活泼;另一位是英语老师,他擅长把英语教学和学习古典诗文结合起来。两位老师的教学,一下激活了吴奔星蛰伏的文学细胞,诱发了他的创作欲。
1929年,吴奔星开始向长沙的《通俗日报》《大公报》等报纸副刊投稿,几年下来,诗文累计有20多篇。
1931年,吴奔星因肺病吐血而休学半年,休学期间,吴奔星曾在家乡的小学代课,并且在父亲支持下创办了人生第一份文艺月刊《孤鸿》。休学结束后,吴奔星回到修业学校。1932年毕业,吴奔星留作修业附小老师。
大胆给胡适写自荐信,胡适慧眼识人
吴奔星留任修业附小几个月后,三哥吴士醒想要去北平考大学,并鼓动吴奔星和他一起去。这个想法和他1928年跟着大哥从家乡来到长沙相比,诱惑更大。他决心要出去闯一闯,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
吴奔星到了北平后,顺利考入了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1933年11月,就读一年级的吴奔星读到当月出版的《独立评论》第78期上一篇有关湖南教育问题的文章,想起自己北上之前在修业农校的生活经历,不禁写下一篇介绍修业的文章,并写了一封信给《独立评论》的主编寄去。而当时《独立评论》的主编正是中国文化界、思想界声名显赫的领军人物--胡适。
当时,“初生牛犊”的吴奔星给胡适写下了这样的信件内容:
适之先生:我住在长沙有十余年的历史,湖南教育的内幕颇为清悉。但是惟修业农校在我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我常感到修业所办的农科确是现代中国所最需要的一种教育。不过,这种感觉被遗忘了整整一年。昨天读了贵刊傅君湖南教育一瞥后,此种感觉又在脑中飘忽,故在匆忙中写成此文寄给贵刊。先生明达,提倡教育,素不后人,能借我一席刊载吗?乞覆。敬请撰安。吴奔星谨启。
吴奔星原本以为这封信和稿件会和他寄出的很多稿件一样石沉大海,但没想到,在12月10日最新一期《独立评论》上,他的文章刊出了,题名为《介绍农民化的湖南修业学校》。
这篇推崇农业教育的文章经胡适润饰,不仅使当时吴奔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者,第一次现身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论坛,也让毛泽东曾经教书的这所学校第一次登上全国性的权威刊物。
创办诗刊《小雅》,戴望舒、施蛰存都是他的作者
1936年6月,吴奔星在北平与李章伯等热爱诗歌的青年主编了一份诗歌双月刊《小雅》,以提倡新诗的创作与发展。那时新文学的出版中心已经在上海,北方的诗坛比较沉寂,《小雅》是当时华北5省唯一诗刊,团结了如施蛰存、戴望舒、李金发、林庚、李长之、路易士(纪弦)、锡金、韩北屏、李白凤、吴兴华等南北作家,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小雅》的影响力深远,上世纪40年代中期,闻一多在大后方编辑《现代诗钞》时,就曾遍寻《小雅》的踪迹而不得,只好将其列入“待访录”.台湾现代诗歌旗手纪弦后来回忆说:当年《小雅》诗刊和上海的《新诗》月刊、苏州的《诗志》三足鼎立,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三个诗刊,可称上世纪30年代诗坛的代表。当时,中国现代主义诗风蔚为大观。
苦难岁月不忘着书立说、教书育人
1937年6月,《小雅》因鼓吹“国防文学”遭停刊,不久“七七事变”,刚刚大学毕业的吴奔星被迫离开北平,返回长沙母校修业学校担任国文老师。但由于日军日益南逼,吴奔星又被迫离开长沙,先是从事铁路系统的抗战文教宣传,后又前往桂林、贵阳等大后方从事教育工作及文学创作。
1952年,吴奔星从北京借调到江苏,参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的创建工作,从此开始了在江苏长达半个世纪的高等教育工作。
1955年,吴奔星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作为新中国最早的现代文学研究教授,他和同事们不但创建了江苏的现代文学学科,还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研究茅盾的学术着作《茅盾小说讲话》,影响深远,50年代就被日本汉学家翻译介绍到日本。
反右时期,吴奔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调到徐州师范学院任教。就在他刚被调到徐州后一个多月,他就编完“现代文学”的“续编”与第一章,共计14万字。此后又整理出徐州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草稿)。还带领师生编写了新时期第一本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作家传记《中国现代作家传略》。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