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北京大学20余名教授纷纷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其中包括林语堂、鲁迅、沈兼士等国学大师,时称“半个北大”搬到厦门来了。
厦门大学于1921年由陈嘉庚筹资创办,当初校方对国内专家和海外学人,不论门派,只要学术上有成就有地位,一概重金礼聘,教授月薪最高可达400元。
有钱,还得有人运作。林语堂是福建人,曾任教于清华、北大,在京城学界人脉资源深厚。作为厦大文科主任兼国学研究院总秘书,林语堂东奔西走,代表校方广为罗致知名学者,这才有了大师云集厦大的盛况。
这些精英中,鲁迅声名尤其显赫,他一人兼具海归、学者、作家、青年导师、专家型官员等多重身份。鲁迅早年曾东渡日本学医,后转向文艺,1912年赴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科长,五四运动前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白话小说而蜚声文坛,1920至1926年间在北大、北师大与女师大等8所院校兼职授课。
1926年9月,鲁迅经林语堂引荐来到厦大,任国文系教授与国学研究院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课程。
厦大办学之初即志存高远,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为己任,因此校方对高薪聘来的教授们也严格要求,问履历、问着作、问计划、问年底有什么成果发表,希望多出快出学术成果。
鲁迅曾表示,校方的这些急于事功的动作“令人看得心烦”,他打了个比方,厦大就像拿好草喂牛,得挤出牛奶来。有一段时间,校方频频催逼,鲁迅怒不可遏,向校长发了一通火。
不过在学术着作方面,鲁迅早已成竹在胸。若校方年终考评,将成果与薪酬挂钩,他也丝毫不必担心。鲁迅曾多年潜心于古籍整理和研究,在编撰小说史和文学史方面正是厚积薄发。除了花半天半夜时间,毫不费力地向《厦大国学季刊》提交了一篇四千余字的论文《<嵇康集>考》之外,鲁迅更有大部头成果保底。他说:“其实我只要将《古小说钩沉》整理一下拿出去,就可以作为研究教授三四年的成绩了。”
话虽如此,鲁迅却不是一个喜欢吃老本的人。鲁迅进京前曾编辑一部古小说佚文集,共辑录先秦至隋代古小说36种,收罗宏富,又加以认真校勘,实乃研究唐代以前小说的重要参考书,此即《古小说钩沉》。北大授课期间,鲁迅又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小说史专着《中国小说史略》,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
鲁迅在厦大授课,却并未完全照搬过去的讲义,而是另起炉灶,着手编写一部《中国文学史略》。
鲁迅在《两地书》里说过,“看看这里旧存的讲义,则我随便讲讲就很够了,但我还想认真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而且自信“大概也可以说出一点别人没有见到的话来”.由于当时厦大处于草创期,图书严重不足,为编好讲义,鲁迅自己设法从上海等地邮购,或向友人借阅,搜集大量资料,引述原着和史料力求准确无误。
沈兼士曾任厦大国文系主任兼国学院主任,1926年10月底离职。沈兼士回京后致信鲁迅时特意提及这部文学史讲义,希一睹为快。鲁迅回信说:“文学史稿编制太草率,至正月末约可至汉末,挂漏滋多,可否免其献丑,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从当初的计划看,鲁迅本打算写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全部完成,最终共写了10章,从文字起源讲到汉代司马迁。此书直至鲁迅去世后才出版,名曰《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在厦大任教不过一学期时间,而这部《汉文学史纲要》堪称成果卓着,即使按校方的严格要求来衡量,他被评定为“教授”职称也是绝对称职的。用鲁迅的话来说,厦大付给他每月400元高薪,“可以觉得钱不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