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日前发现了几块露天摩崖石刻群。经永州市零陵区文物管理所文物专家8日鉴定,该露天摩崖石刻群可追溯至明清时期。
在发现露天摩崖石刻群的地点大夫庙村湘江岸边,有巨石临江。巨石之中有个三角形状的岩洞,洞高约4米,底宽约3米。岩洞内外,布满石刻,总计有44块。洞顶处,隐约可见“拙岩”二字,每个字长宽约1米。
专家表示,这些摩崖石刻年代从明代正德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时间跨度400年之久。最早一块为明代正德7年(1512年),上面有沈良臣所题《拙岩成偶书诗》:“开辟乾坤古,清幽绝世尘。坐疑身在梦,景逼可通神。九夏凉无暑,三冬暖若春。华阳茅洞主,相与结芳邻。”
据当地沈氏族谱记载,历史上大夫庙村分东庄和西庄,大部分都为沈姓。最早在明代天顺6年(1462年),先祖沈庆就为此地写了诗:“仙岩真福地,三载复重游。青鸟书传远,红云羽盖稠。同行陪五马,讲道忆浮邶。笳鼓催行发,玄都怅莫留。”到明正德年间,沈氏三兄弟沈良臣、沈良佐、沈良辅,捐资修建了青石道路和游道,成为文人雅士作诗歌唱和休闲聚会之地。
零陵区文物管理所的文物专家多次考证了拙岩石刻后认为,拙岩明清露天石刻群记录了沈氏家族建设、保护、经营拙岩的历史。石刻的书法,书体优美而又有个性,传承了永州书法名人自唐怀素、宋周敦颐、清何绍基等以来的书风,体现了永州书法艺术的独有特色。
专家还说,永州古城潇湘一线,除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朝阳岩石刻、澹岩石刻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外,新发现的拙岩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为永州独具特色的露天摩崖石刻等碑刻文化增添新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