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叶县文集北上,干渠穿起一串儿不同朝代的古遗迹:鲁山薛寨、杨南、陶庄,郏县黑庙、狮王寺,以及禹州新峰、崔张等。在禹州钧台办事处,干渠与文集同时代的“小伙伴儿”--阳翟故城金元遗址相遇。
与文集一样,阳翟出土了上千件瓷器,以及很多象棋子、围棋子、骰子等娱乐性玩具。当年文集、阳翟,必有相似的场面:街头两人对弈,众人支招,争得面红脖子粗;晚上大戏台,热播剧《窦娥冤》看得人长吁短叹……
金元遗址并非阳翟故城的全部。这里有着更古老的历史,按史书记载,这个遗址是战国前期韩国都城。而在传说中,这里更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大禹之都,中国第一次举办“开国大典”--“钧台之享”的所在。禹州现名和曾用名钧州,都因此而来。有考古人员判断,干渠恰好从阳翟故城城址南流过,没有打扰故城的千年安宁。
水渠继续北上约10公里,又从雍梁故城外绕过。雍梁城又叫雍氏城,也是座史册上有名的古城,位居郑韩故都南大门要地,曾多次被楚军围攻。与阳翟城一样,在传说中,这座城有更悠远的故事:相传为黄帝大臣雍父发明杵臼之处,故得名雍氏城。
十来公里的距离,南水北调水渠傍着两座悠远的城址流过,令人思古幽情倍增。
渠水与阳翟擦肩而过
禹州钧台办事处八里营村南,南水北调干渠舒展悠然。对于武汉大学教授徐承泰来说,这段渠道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曾在这儿工作了一年多,苦辣酸甜都难以忘怀。
2006年7月,徐承泰带队进驻发掘,当时这儿是一片田野。他们的上班时间表是早上5点半到9点多,下午4点半到7点。
时值盛夏,上午9点后太阳就火辣辣了,田野上没任何遮挡,人受不了,土层也受不了。暴晒之下,土质变硬,土色也发生变化,分辨不清地层关系,发掘无法进行。下雨也不能工作,雨水也影响对土色土质的判断。考古是没有节假日的,看天气,天儿不好,只有休息,做整理工作。天儿好,一个月不下雨干一个月,两个月不下雨那就连着干两个月。
事先拿到的资料显示,这儿应该有故城遗址,但发掘中却没有发现。在渠道要占压的8000多平方米区域内,有西周墓葬,东周陶器残片,东汉陶窑遗址,而遗存以金元为主。出土瓷器1200多件,以本地钧瓷为主。
对瓷片的检测结果显示,金元钧瓷与北宋民窑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很相似,表明金元时期钧窑与北宋钧窑的制作工艺有明显的继承性。但金元钧窑样品胎釉化学组成的变化范围大,说明在原料选择和配方掌控上,已不及北宋时期那么严格。显然,钧窑已处于衰落阶段,产品质量大不如北宋鼎盛期。
即便如此,出土钧瓷中仍有难得的精品。一件钧瓷梅瓶表面通施蓝釉,烧制中窑变又自然形成铜红釉,相得益彰,堪称钧瓷中罕见的珍品。由于是科学发掘出土,埋藏地层清楚,这件瓷器更具价值。
除了碗、钵、盆、盘、碟、杯、盏、罐、瓶等日用瓷器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围棋子、象棋子、骰子等,反映了当时民间的文化娱乐生活。过去对金元时期普通平民的生活遗址发掘不多,因此本次发掘所获资料获得学术界重视,被认为对了解当时一般民众的生活状况非常有价值。
金元遗址虽然有其价值,但史书中的阳翟故城呢?根据发现的少数两周遗存,结合以前的考古试掘,研究者认为,干渠是在两周堆积的南部边缘地带穿过,恰好没有占压阳翟故城。
根据《读史方舆纪要》和乾隆《禹州志》等记载,这个遗址即是战国前期韩国的都城阳翟。而据《汉书》、《帝王世纪》等的说法,阳翟更是大有来头,它是大禹的都城,“禹受封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县是也”.《水经注》也说:“颍水自竭东迳(经)阳翟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历史上着名的“钧台之享”应该也发生在这个地方。大禹的儿子夏启废除禅让,建立夏朝,在都城阳翟召集天下方国首领,举办盛大的祭天活动--即所谓“钧台之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国大典”.
雍梁城曾坚不可摧
渠水自阳翟故城东北行十来公里,至禹州古城镇狮子口村,又遭遇另一座古代城池--雍梁故城。
雍梁故城又叫雍氏城,位于新郑南20多公里,郑国、韩国先后立都于新郑,雍梁城自然成为拱卫国都的南部屏障。楚国自南方攻打新郑时,这座城首当其冲,多次发生激战。《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记载,楚军那年攻击郑国,“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史记》说,战国末期,“楚围雍氏,期三月也,今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五个月攻打不下来,令楚军十分难堪,足以说明当时的雍梁城城高池宽,非常坚固。
如今雍梁故城几乎荡然无存,只东城墙残留15米左右。城址范围的农田里,农民耕地时经常可以发现陶片、板瓦等,如果细心寻找,附近河道、断崖也常可见到来自2000多年前的陶片。
自2006年5月起,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座古遗址进行发掘。因南水北调干渠只占压故城东南角,此次发掘范围又严格限制于规划渠道内,所以未能对城内区域进行系统的发掘,尽管如此,发现的遗存也十分丰富。
地表之下的老城墙保存良好、墙体坚固,残高2.1~6米,顶宽28米,底宽38米,夯窝清晰,夯层坚实。城墙始建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进行过多次加固、整修和扩建,沿用到汉代以后。东城墙外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宽26米,最深处3.6米。
从发掘的故城东南角看,雍梁故城文化层厚而清晰,保存较好。在汉代地层中,发现大量铁质农具及粮窖、石磨、石臼、石槽等遗迹遗物,判断这里在汉代是以粮食储藏、加工为主,兼涉家畜饲养的城市功能区;而在其下的战国地层中,则发现有陶窑、灰坑、水井等遗迹,其中一眼井内出土10多个因烧制变形被废弃的陶豆,附近灰坑中发现未经烧制的陶豆泥坯、陶泥、陶范,说明战国时有人在这儿选料、制坯、阴干、烧制,一整套制陶工艺环节意味着,这里是一个制陶作坊。
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刻印文字的陶片,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戳印,也有阴刻文。铭文内容多为制作器物的官署、工匠名,有“里旾(春)”、“韩”等陶文。引人注意的是,其中一件的陶文为“二年雍氏”,这与史书中的“雍氏”城名的有关记载相吻合,因此可以确定该城址为“雍氏”故城。
按照一些古籍的记载,“雍氏城”有着更悠久的历史,这里是黄帝之臣雍父发明杵臼的地方。杵臼现在的作用是捣药、捣蒜,最早则是为粮食去壳脱皮,是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它的发明,曾是农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水渠自雍氏城北上,很快就进入黄帝故里——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