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文学家”

时间:2014-12-30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丘吉尔

 

丘吉尔也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自1901年法国作家普吕多姆获得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起,到2007年的英国作家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给了107位对世界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毫无疑问,他们中间,大多数都是着作等身的作家文豪,但是,其中也有几位获奖者,获奖的原因并非是他们的文学作品。


    瑞典文学院把第二届文学奖颁发给了德国历史学家蒙森。颁奖词称赞蒙森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修史巨匠”.蒙森家居住的地方与古罗马有着密切的渊源。精通历史的母亲常常说:“我们跟古罗马有着非常密切的渊源,可是现在还有谁知道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呢?”母亲的话给了蒙森极大的启示,也点燃了他研究古典历史的兴趣。在大学里,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对历史的研究上,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历史知识。在他86岁去世的时候,共出版着作1513种,举世瞩目的《罗马史》写作历时30多年,书中史料的翔实前所未有,简直就是罗马历史的真实再现。瑞典文学院认为,尽管蒙森没有专门的文学着作,但是他的历史着作中间同样体现着高深的文学素养,因此把19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这位历史学家。


    19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德国哲学家奥铿。奥铿1846年出生于德国的奥希里城,父亲在他5岁那一年就去世了,后来哥哥又不幸去世,这促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人为什么会突然死去?”上中学的时候,班主任是个哲学家,这使他爱好哲学的头脑如鱼得水。1862年,奥铿考入了哥廷根大学的哲学系,从此,他就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不断地着书立说,一生着书30多种,数量之丰,为同时代哲学家所远不能及。尤其是《伟大哲学家的人生观》,深受世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先后再版16次,畅销全世界。瑞典文学院认为他的全部哲学着作表现了很强的文学性,充分显示了一个哲学家的写作技巧,对于世界文学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成为继奥铿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他生于巴黎,自小便接受典型的法国式教育,对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深厚兴趣。18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0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但他对种种理性主义认识形式的批判和出击,对于人类精神解放确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仅成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且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也影响很大。他的着作采用的不是哲学界通行的要领法或抽象法,而是在风格上严谨和简洁,像柏拉图和培根的文章那样,充满了色彩和比喻,辞藻华丽,文字优美。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高度评价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批判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机械论和决定论方面,具有解放人类思想的巨大意义,认为他的着作之一《创造的进化》是“一篇震撼人心的雄伟诗篇,一个含蕴不竭之力与驰骋天际之灵感的宇宙论”,“他亲身穿过理性主义的华盖,开辟了一条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开了大门,向理想主义敞开了广阔无边的空间领域。”


    1950年,当罗素以“非文学家”身份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遍世界的时候,没有人感到吃惊。人们相信,作为一个涉猎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较高研究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第50周年荣获该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认,罗素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他是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罗素作为他生活的时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当时全世界注意与争论的中心人物。在人类知识和数理逻辑这两个领域,他的创获也是空前的。在研究的同时,他写下了众多着作,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1046年,74岁的罗素发表了着名的巨着《西方哲学史》,他深厚的功底与敏捷的思维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罗素一生的追求可说是力图作为大众良知最热烈的发言人。总是能够出色地把艰深的学术思想深入浅出地普及与大众,这些着作即使是从纯文学的角度看,也是无与伦比的。


    作为政治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直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但是,这位政治家1953年也以“非文学家”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曾就读于着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他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其间,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着作,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着述和传记写作成就卓着。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扞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丘吉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了20位大师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评斯大林诗
  • 他们,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