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的屋顶原来是个巨型十字架!近日,网友陈先生的一张航拍广州圣心大教堂(简称“石室”)照片被迅速热转起来。奠基于186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室再度让新老广州人惊艳。记者走进位于越秀区一德中路旧部前的石室,巍峨的大教堂威严静寂,虽是市中心的免费AAAAA级风景区,游客却并不算多。有工作人员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初石室恢复宗教活动后,每逢周日教堂里都会做礼拜,相对热闹一些,只是时过境迁,很多人知道该建筑是百年文物,而往事模糊。
石室航拍 新角度让人眼前一亮“太帅了”
近两天在网上流传极广的石室俯瞰图作者陈先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照片有如此强大的传播力,是其始料不及的,谈及拍摄初衷,他坦言只想记录广州美丽一面。“我是拍好广州影像团队中的一员,该团队成立三年多以来,一直通过影像记录方式宣传广州、推广本土文化。早前我也有参加很多广州大型活动的拍摄,例如广府庙会、公益活动等等,平常周六日要是天气好,我也会自己出来拍广州。”
陈先生称,航拍石室只因自己有航拍的喜好,没想到却因此发现了一个全新又震撼的角度。“说实话,在广州这么多年,我也没有拍过石室,只是看过网友的一些照片,大多是仰视拍摄的,专业一点的会找附近高楼平视拍过去,但从没有在建筑正上方俯视而拍。当时我选了附近一座建筑的天台,用无人机飞到石室上空,当拍到巨型十字架那一刻,我自己都惊到了。”
“太帅了!”网友陆小姐表示,石室俯瞰图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是“没想过在闹市中心,老房子丛中,居然有这样一个建筑。以前只知道它历史久远,是外国人设计的,也进去逛过,但对其作为广州珍贵历史遗产的感受并不深刻,如今看了它的全貌,才深深折服。”
而网友何先生也表示,虽然自己没有无人机,但网络热转的俯瞰图足以让他有了再游石室的动力。“这个周末,我就跟妻子和孩子一起去石室,去感受这份属于广州的文化艺术,属于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
石室往事 五华籍建筑工人升任“总管工”
说实话,大有来头的石室还真不只是历史久远。记者翻查资料发现,广州圣心大教堂所处的一德中路旧部前65号,原是清末两广总督衙门的旧址,据载,从清初至咸丰十年(1860年),设在广州外城“卖麻街”上,至今经历两百多年沧桑。早在宋朝时期,石室那一条街道就叫做“卖麻街”.因而,至今仍位处石室东西两侧的“卖麻街”和“玉子巷”已是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
其时的两广总督府是两广最高权力机关,但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的炮火。1863年起,法国人开始在这废址上建造教堂,耗资40万法郎。
对广州文史颇有研究的吕兆球表示,石室是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批准建造的,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俯视下望,也因此呈现出航拍照片中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震撼。石块从香港九龙采凿,用船运载到广州。那时没有建筑机械,搬运、打磨、垒砌,都靠人力、手工,工程相当艰巨。最初由两位法国工程师指挥施工,但因和中国工人语言不通及其他缘故,工程进展甚缓,动工数年,仅垒起几尺高。后来,五华籍的建筑工人蔡孝提出新施工方案,让法国工程师十分信服,于是,蔡孝就当上了石室工地的“总管工”,其在教堂建筑中对中式雕塑元素的引入,开启了广州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碰撞。
“石室所用石块,数以十万计,有的石块重量超过1000斤。”吕兆球说,“而石室门前劳动路的骑楼柱,也疑似是用石室剩余石件所垒筑。可惜如今在一德路上,海味的名声已盖过宏伟的石室,其于广州的价值尚未被真正认识。”
石室保护 将补全教堂本体的第五个机械钟
广东省政府采购网近日公开了《编制广州圣心大教堂保护规划》的采购信息,据了解,该采购项目由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对此,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古建筑总工程师汤国华表示,保护规划是圣心大教堂的“保护伞”,重点在于将保护范围法规化,将补全教堂本体的第五个机械钟等,但不会进行封闭大修缮。
而记者了解到,此前石室经历多次破坏,也进行过多次修葺。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敌机碰撞塔尖避雷针,在大教堂附近坠毁,教堂的拿破仑时期彩色玻璃被震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教堂被严重破坏,彩色玻璃、花窗全部被打碎,一度变身垃圾处理场。
20世纪80年代初,圣心大教堂进行过一次修缮,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2004年7月,石室迎来最完整的一次大修缮。其时,该教堂封闭逾两年,耗资近2000万元。不仅花窗换上了从菲律宾定制的98块特殊玻璃,机械大钟也被重新安装并准点发出钟声;同时,教堂上下层屋顶和双塔楼混凝土翻新,内外石墙全面清洗,照明系统全部翻新,大教堂重现昔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