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江南石窟”群:单体空间达数万立方国内罕见

时间:2016-04-15 08:0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奚金燕 点击: 载入中...

    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国内巨型石窟艺术景观的典型代表,然而在浙江缙云,也有一处蔚为壮观的石窟群,不断的人工开凿与自然风雨雕琢的完美结合,使得这处上千年来当地人采石留下的遗迹,宛若一处隐秘世界……4月12日,来自国内各地的石窟研究专家、雕塑专家、文史精英齐聚缙云,为“江南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献计献策。


    缙云位于浙中南地区的金衢丽温交界处,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着名地质学家陶奎元在考察缙云地质地貌后评价说,缙云是亚洲东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火山地貌比较齐全、比较系统、比较独特的地质地貌集中区域。


    缙云丰富的凝灰岩资源,使得当地的采石历史非常悠久。作为千年古石城,缙云各地保留有大规模的采石遗迹,俗称“岩宕”,尤其以仙都、壶镇、舒洪、东方、五云等地为最。这些采石遗迹虽然由古代、近代人工采石凿刻所形成,通常以简单生产需求出发,并未经过事先的景观性规划和设计,但是遗迹气势磅礴,浑然天成。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近年来,人们对传统采石遗迹保护意识明显加强,通过对岩宕遗迹进行景观改造,发展特色旅游业,体现采石文明也成为了趋势。


    为摸清缙云全县石窟资源的分布、规模、开发价值等有关情况,缙云县专门委托省第七地质大队对仙都、壶镇的石窟矿业遗迹资源进行了试点式的初步调查,对资源的开发与价值作出了基本判断。


    从采矿历史上看,缙云采石历史悠久,宋代缙云采石业已较为发达,至今仍保存着多数较为完好的采石遗迹。从采坑形态类型上看,缙云石窟采坑形态有阶坎式、直穴式、覆钟式和井下大型直穴式,类型属露天、半露天和硐采共存的复合形态,而国内外其他采石场多以单一的露天或硐采为主。从采坑规模上看,以硐采为主的采石遗迹中,单仙都、壶镇两地的石窟就有9个硐群,采硐125个,采硐空间总体积约86万立方米。同时单体矿硐空间达数万立方米,在国内也属少数。


    从石材岩性及用途上看,缙云条石石材在古代被大量地用于民居、道路、桥梁、水利等建筑工程遗迹制作生产生活器物、工艺品,现代仍在被广泛使用。从采石工艺上看,虽然国内外着名古代采石场被证实和缙云同样利用手工采石作业,但多地采石工序多无法考证。缙云采石工艺传承完好,采石工艺价值突出,直到现在仍有采石工艺传承人(石匠大师)。从采石景观上看,缙云石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硐天奇观,众多采坑岩硐,层叠穿连,相互交截而形成悬梁,形成了结构复杂、规模宏大、景观奇特的矿业遗址。


    专家认为,比较国内外石窟资源和开发案例,缙云县的洞窟开发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价值:一是缙云的洞窟形态多样、结构复杂、集群分布、其规模达到国内之最,其文化、旅游价值无可估量;二是有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依托,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其独特性、唯一性表现突出;三是根植于内涵深厚的黄帝文化,其主题文化价值可以得到集中的体现,如主题定位为“黄帝石窟,江南敦煌”,可以使缙云成为全国废旧矿山利用的典型和世界级现代石窟的艺术宝库。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江南石窟”开发步伐,缙云县专门成立了石窟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江南石窟”艺术开发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国内着名的石窟研究专家、雕塑专家、文史精英,为“江南石窟”开发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