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萧墙与明清皇城的兴废

时间:2017-11-24 11:24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王世仁 点击: 载入中...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的正式公布,关于“老城的保护与复兴”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整体保护明清皇城,严格执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消失多年的皇城也因此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元大都设三“城”


    大都外城名大城,中间皇城名萧墙,核心宫城名大内


    元世祖至元四年至十三年(1267年至1276年)建京师大都,延续了唐宋以来国都规划理念设三“城”:大都外城名大城,中间皇城名萧墙,核心宫城名大内。大都萧墙的北、东、西三面为明代皇城沿用,南墙约在明皇城端门与午门之间,总占地约482公顷(含灵星门前千步廊)。正(南)门名灵星门,取灵星为“天神”之义;后(北)门名厚载红门,取《易经》“坤”卦“坤厚载物”之义;东、西门名红门。北门位于明清皇城北(地)安门的位置,东西二门位置有所调整。由高粱河引入的金水河和由积水潭(海子)引入的通惠河(明代称玉河)环绕萧墙内外。萧墙里面以皇宫大内为主体,宫西为太液池宫苑,池西有西宫兴盛宫、隆福宫和太子宫。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尽毁元宫,仅留下西宫为燕王朱棣王府。朱棣登基为永乐帝,营造北京,对皇城进行了彻底改造,元代萧墙全部消失。明代末年,孙承泽着《春明梦余录》卷六记载:“(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可一里许。”近代学者朱偰认为文中的“皇城”实指宫城(紫禁城),但新中国成立后曾对故宫以西进行过考古勘探,并未发现任何元宫遗址,所以明宫东移之说不能成立。元代萧墙内其他建置已无可考,但其东、西、北三面墙的位置由明代沿用则是肯定的。


    明代皇城是皇家禁地


    北东西三面在元代萧墙位置,南墙南拓至大明门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皇城,北、东、西三面在元代萧墙位置,南墙南拓,把新开挖的西苑南海包在其内。元代在都城正门丽正门和皇城正门灵星门之间设有东西对峙的连房,又折而向北,形成T形广场,名“千步廊”,这一形制也被明皇城继承下来,千步廊南端为皇城南门,名大明门。大明门内的千步廊东西各110间,折而朝北各34间,主要是为皇宫前面的礼仪安排,但也有实用功能,是朝廷六部定期集体办公的场所,如吏部和兵部考核铨叙文武官员、礼部勘磨乡会试卷、刑部大案定谳判决、工部核发木料以及户部核发官米(仓在连房后面)等。北安门内也有类似大明门内千步廊的夹道礼仪建筑雁翅楼。大明门内千步廊T形广场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正面是皇城正门承天门(清称天安门)。东门东安门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西门西安门因紫禁城西华门正对太液池,所以北移至万岁山前大街至西苑中、北海间大桥以西;北安门为元代厚载红门址。宣德七年(1432年),由于通惠河(玉河)在城内断流,原在东皇城外的河沟两边形成街市,摊商嘈杂,影响宫禁安宁,于是把皇城墙东移,将玉河包在城内。在新墙上新开东安门,保留了原门称东安里门,二门之间跨河有桥名望(皇)恩桥,这座东安里门和皇城的东、西、北三门一样,都是黄瓦三门的“三座门”形制。


    明皇城总占地约734公顷,其内全部为皇家禁地,集皇帝的权力运作、生活服务、物资储藏和神灵祈佑于一“城”.在紫禁城和西苑三海之外,主要是由宦官掌权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内府“二十四衙门”,其中的司设监、尚衣监和内官监财力最富,占地最大,以黄瓦红墙夹峙于北安门内,俗称内皇城。城内还有许多为皇家生活服务的厂、作、局、库,其中西什库规模最大,储藏最多。据清代文献记载,明代宫中有太监十万,宫女九千,再加上皇帝后宫后妃子女,还有卫戍兵士,供役工匠,合计不下十几万人,这么多人的居处吃喝需要多少空间可想而知。紫禁城、西苑以外,还有外宫别院,最大的是东部的重华宫(又名东苑、南内)和飞龙桥。琼华岛和万岁山二山以外,明代皇城西南部还有一山名兔儿山,山前有一水绕的圆形高台,两边坡道盘旋而上,称为旋转(磨)台,上面建有赏月亭阁,它在清代已经荒废,只留下一条和兔儿山谐音的图样山胡同。此外,还有几座皇家敕建的寺庙,其中大高玄殿等级最高、大光明殿规模最大(占地约4公顷)。皇城周边街道,承天门外名东、西长安街,西墙外名皇墙西大街,北墙外名皇墙北大街,东墙外名火道半边街夹道。


    清代皇城沿长安左右门


    各向东西延长一里


    顺治时在琼华岛建白塔


    乾隆时在景山建五亭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保存了明代紫禁城和西苑三海离宫,但皇城变化较大。顺治初年北京内城划归八旗(每旗又分满洲、蒙古、汉军三旗)官兵占用,原有居民象征性给予补偿后全部迁至外城居住,只有个别恩准的汉臣由皇帝“赐第”可以住在内城。


    清代皇城继承了明代格局,在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754年至1760年)改造重建了皇城墙,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建成五间三拱门黄瓦歇山式大门,又由长安左、右门各向东西延长约一里增筑红墙,两端各设一座黄瓦三座门,称东、西长安门,使皇城面积扩大了约6.4公顷。皇城外道路,北墙外地安门以东名东皇城根,以西名西皇城根;东墙外名东河沿;西墙外西安门以北名北皇城根,以南名南皇城根;重建了承天门改名天安门,门前之东名东长安街,之西名西长安街。北安门改名地安门,东、西安门仍用原名,三门都改建成七间三门黄瓦歇山式大门,只有东安里门仍存旧制。


    清代皇城变化较大。一是景观,顺治时在琼华岛上建了一座喇嘛塔(白塔),乾隆时在景山顶建五亭,构成了皇城中最重要的天际线标识;二是改造河道,废弃了玉河,改为引积水潭、后海水通过西步粮桥(讹为西不压桥)进入西苑三海补充水源;三是废除了明代内府二十四衙门,缩减厂、库、局等机构作坊,腾出了不少土地建造祭祀庙宇,新建了佛寺宏仁寺(又名旃檀寺),在北海新建了先蚕坛,皇宫周边建造了宣仁庙(祀风神)、凝和庙(祀云神)、昭显庙(祀雷神)、时应宫(祀雨神龙王)、永佑庙(祀城隍),另外又兴建了许多喇嘛寺,着名的有普度寺(原睿亲王府)、普胜寺、嵩祝寺、智珠寺、福佑寺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还在蚕池口建造了一座法国哥特式天主教堂,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至西什库废地,以后不断扩展,成为禁中之禁的教会领地。


    明代北京不设王府,清代王公府第都在内城,共有贝勒以上的王府80余所,位于皇城以内的有清初睿亲王府、英亲王府、乾隆四公主(下嫁宠臣福隆安)府(后为京师大学堂)、松公府等,其中为宣统之父载沣所建的新摄政王府位于西苑之西的集灵圃,规模最大。只是王府尚未建成清室垮台,这块地被改建为民国的国务院,墙外街道名府右街。


    清代皇城有门有墙有守卫,名义上是禁地,实际上由于空地较多,到后期管制松弛,出现了许多商业和民居的街、巷、胡同。民国以后皇城划入市区,民国二年(1913年)皇城东部划为“中一区”,西部划为“中二区”,1928年后统一改为“内六区”.原皇城外东、西、北三面街道都叫皇城根。至于何时改“皇”为“黄”,有一种说法是1966年整顿地名时。但据1929年陈宗蕃着《燕都丛考》第七章所述的“昔日皇城(今俱改称黄城)”,可见在1929年前已改,最大的可能是1928年首都南迁至南京,北京更名为北平特别市,重新划区,为了淡化皇都名义而改。


    昔日皇城如今只有天安门两侧总长约2000米的红墙保存下来,成为长安街的标识。2002年,经过考古发掘,又找到了部分东墙遗址,按原状恢复了一段,算是留下一点记忆。


    (作者系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