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简介
木简一枚(出土编号:Ⅱ90DXT0115③∶96),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3.5、宽1.6、厚0.2厘米。木简完整,字迹清晰。此简文中的“冯夫人”是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这枚出自敦煌悬泉置遗址的珍贵汉简是西汉女外交家冯嫽锦车持节,作为汉朝正使奔赴乌孙路过悬泉置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该简文为研究冯嫽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的关系以及悬泉置的传舍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这是公元前52年4月13日,相邻的鱼离置和悬泉置就关于接待冯夫人时使用马匹和开销草料的账目如何上报核销的问题来往的商洽文件。简文标点作“甘露二年二月庚申朔丙戌,鱼离置啬夫禹移县泉置:遣佐光持传马十匹,为冯夫人柱,廪穬麦小石卅二石七斗,又茭廿五石二钧。今写券墨移书到,受簿入三月报,毋令缪,如律令。”此时正值冯嫽劝降乌就屠成功,汉宣帝诏令冯嫽回国,商议予以乌就屠封号诸事。即冯嫽在甘露二年二月下旬至四月中旬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敦煌郡出发抵达长安,又从长安出发返至酒泉郡,然后再前往乌孙处理大小昆弥分立之事,路过悬泉置时啬夫弘为迎接冯夫人一行所做的准备。
阅“牍”延伸
赞冯夫人侍女才标锦车使,知书巾帼若麒麟。图形未得传名阁,英杰何消问出身。彤笔天生美仪态,文星德缀妙红唇。钗牟如易当年史,堪是云中第几人?
公元前101年,武帝选派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不幸病逝,葬于异国他乡。为保障汉与乌孙继续联盟,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汉武帝又选择了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即解忧公主)再次和亲乌孙。陪同刘解忧一同前往乌孙的侍女,便是后来被人们尊称为冯夫人的冯嫽。《汉书·西域传》:“初,楚主侍者冯嫽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为乌孙右大将妻,右大将与乌就屠相爱。”冯嫽作为解忧公主在乌孙时期的重要助手,又作为乌孙右大将的妻子,在处理西域各国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冯嫽随解忧公主刚到乌孙时,发现此时的西域“三十六国”,除乌孙国实力较为强盛外,其余各国基本上都在匈奴的控制下。相比实力强大的匈奴,汉朝政府处于被动的局面。此时的冯嫽很快意识到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团结周边的诸国。于是与解忧公主商议过后,以乌孙国为根据地,持公主的使节,以解忧公主使者的名义巡视周围的邦国。她既是公主的侍女,又充任公主的女官,代公主到西域诸国执行和平外交使命。随着冯嫽出使邦国的增多,她也得到了诸国君民的信赖,被尊称为“冯夫人”。冯嫽持汉节以使节的身份巡行他国的活动,沟通了西域人民与乌孙和汉朝的友好联系,对繁荣乌孙经济、文化,抗拒匈奴侵略起了不小的作用。
冯嫽除出使西域各邦国外,还积极协助解忧公主推动汉与乌孙的友好发展。公元前60年肥王翁归靡病逝后,所立的王储元贵靡并未能顺利即位。当乌孙贵族拥戴岑陬军须靡之子泥靡即位时,这一变故令汉朝政府大失所望,当初双方的和亲约定也在一片愤怒声中不欢而散。狂王亲匈奴,又性情暴虐,与解忧公主也不和。狂王即位后,他囚禁元贵靡,监视解忧公主。此时的冯嫽便成为解忧公主与汉使之间的联络人,她将与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候任昌密谋刺杀狂王的计划告诉了解忧公主。但是宴会上刺杀狂王却没有成功,随后解忧公主一行人被狂王儿子细沈瘦带兵力围困于赤谷城内,数月后才由郑吉带兵解除了危机。正当乌孙局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时,翁归靡的另外一个儿子乌就屠在匈奴的支持下趁乱杀了泥靡自立乌孙王,此时的乌孙极有可能抛弃汉乌联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西汉朝廷立即派破羌大将军辛武贤统领精兵15000人屯驻敦煌,随时待发准备讨伐乌就屠。
郑吉认为汉军兵马疲惫、胜负难测,想到冯嫽嫁与乌孙右大将为妻,而右大将与乌就屠关系交好,建议冯嫽和乌就屠谈判。冯嫽义无反顾地奉命于危难之际,她深知为打通西域、抗击匈奴,已有很多人呕心沥血。她不能让无数牺牲毁于一旦,此刻在她肩上所担负的是汉乌两国人民的安定和希望。于是,冯嫽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前往北山会见乌就屠,冯嫽义正辞严地将眼前形势的利害关系向乌就屠一一摆明。《汉书·西域传》记载此事曰:“都护郑吉使冯夫人说乌就屠,以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在得知汉朝军队已奔赴敦煌随时待命出击,而国民又对自己甚感不满的情况后,乌就屠恐,“曰:‘愿得小号’。”让出了大昆弥之位。冯嫽凭借自身的胆识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斡旋任务,避免了汉乌之间的一场浩劫。
汉宣帝为了解乌孙的政局,急忙召冯嫽回朝。从随嫁乌孙到宣帝征召回长安,冯嫽已阔别长安40余年。怀着沉甸甸的乡愁,踏上了回乡之路。一路自伊犁河畔出发,沿天山南麓,入玉门关,终于抵达长安。宣帝召见冯嫽询问了乌孙情况后,决定派使臣进一步调整汉乌关系。冯嫽表明了愿为汉乌联盟尽心尽力的决心,宣帝遂“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破羌将军不出塞还。”此次册封,是汉与乌孙关系史上的大事,标志着乌孙已由原先的盟国变成了汉朝的属国。而西域,彻底成为汉朝领地。冯嫽在解决这次乌孙的内部纷争、稳定乌孙的政局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向汉宣帝上书,希望能归葬在汉朝土地上。汉宣帝派人把刘解忧和冯嫽一起接回长安。然而他们回到长安不久,乌孙政治局势的再次变故,使本已平静的汉乌关系又平添了几分紧张的空气。原来是因为元贵靡的儿子星靡继承王位后,性格比较软弱,加上缺乏治国的才干,给了乌孙国内的亲匈奴势力以可乘之机,导致乌孙国内的政局又起波澜。大汉王朝在西域的经营又一次面临功亏一篑的危险局面。
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冯夫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万分焦急。因为没有谁比她更明白,汉乌之间的基业是经受多少磨难与艰辛才换来的。于是,年逾花甲的她毅然上书请求再次出使乌孙。宣帝虽然对冯嫽年事已高有所顾虑,但事实上朝廷内外文武百官也没有人比她更熟悉乌孙的情况。勇担此任也非她莫属,所以宣帝派士卒百名护送冯嫽重返乌孙。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以汉使者的身份再次现身于西域大地,投入到那没有硝烟的外交战场,竭尽全力协助星靡治理国家。后来考虑到星靡年幼且经验不足,都护韩宣上奏朝廷,请求赐予乌孙大吏、大禄、大监金印紫绶,以辅佐星靡处理政务,汉政府即时予以批准。在冯嫽的奔走努力下,乌孙国的局势稳定下来,汉朝与乌孙的友好关系得以继续保持。冯嫽事后是否得以返回长安?我们无法知晓。但是我们知道冯夫人以年迈的身躯再次撑起汉乌两国友好发展的桥梁,这一创举赢得了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赞誉。
冯嫽的一生风雨兼程,悲喜交加。她以女子身份屡次作为使节从事外交活动,在历史上有“女张良”之称。一生功业全在西域,有名的典故“锦车使”也是因冯嫽而来。唐代虞世南在《拟饮马长城窟》一诗中云:“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蔡东藩称赞她:“锦车出塞送迎忙,专对长才属女郎,读史漫夸苏武节,须眉巾帼并流芳。”刘萧无在《题西域仕女图》组诗之一的《西江月·冯嫽》中吟赞曰:
多少须眉无语,
偏劳婢作夫人。
西域安危系一身,
何问天涯远近。
几度龙堆驰骋,
几问城郭归存。
将军管钥玉门深,
输尔从容一哂。
在美丽的伊犁河畔有个乌孙国,国都赤谷城内曾先后迎来两位聪慧且勇敢的汉家公主当王后。王后的侍女冯夫人持节纵横西域三十六国,撑起西汉经营西域的“半边天”,成为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