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简介
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简一枚(简号I90DXT0209⑤:18),该简完整,长22.8厘米,宽1厘米,厚0.15厘米,红柳材质,单面书写。简面文字虽是隶书但不甚工整,字迹较为模糊。根据简文内容推测为典籍简,其中有“干将莫邪”、“齐王”、“夏育”等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但简文无法与现存文献对应,推测应为古佚书。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阅“牍”延伸
读书破万卷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体。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在创造灿烂物质文明的同时,传承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这些精神文明凝结在典籍中代代相传。中国古代的王朝对典籍的收集和保藏十分重视。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不仅要收集前朝的文物典籍,还要面向全国发布诏书,以征集书籍。《汉书·艺文志》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从上述记载可知,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收集保藏了原本散失在民间的书籍,同时建立了“秘府”图书馆,配置了专职抄写人员,从而使秦帝国灭亡之后散佚的典籍得以妥善保存。此后汉成帝时期中央政府派刘向等人校勘秘府书籍,并“条其篇目,撮其指意”著成《别录》一书,这次校勘图书的事件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后《别录》被班固改编为《汉书·艺文志》一书流传于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献目录学著作。虽然《别录》著录的书籍现已十不存一,但历代学者依然可以从著录的部类、书名、篇卷数中推测汉代文献收藏的大致情况。
西晋时期青瓷对书俑|图源网络(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书籍的亡佚与书籍收藏相伴并行。纵观历史,没有不走向灭亡的王朝,也没有历久不衰的家族。不论官府藏书还是私家藏书,其始也藏,其终也散,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书籍之厄》云:“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云:“《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足见书籍亡佚速度之快,数量之大。历代书籍亡佚的原因大致以政治、兵燹为主,古人所总结的书籍“十厄”几乎都是政治变动和战乱引起的。由书籍的亡佚衍生出了学者们对书籍的辑佚,顾名思义就是将散佚的文献钩稽出来,使之重新获得流传。
越王勾践剑|图源网络(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枚简,就是属于已经亡佚的典籍简。简文中的“衣带磨车”因缺失上文,故不明其意。“干将莫邪,剑冠毋适(敌)”一句中的“适”应通假为“敌”,干将和莫邪是春秋时期吴国最著名的铸剑师,夫妻二人为楚王铸造宝剑,最终铸成了两把名为干将莫邪的天下名剑,因此简文才会说“干将莫邪,剑冠毋敌”。“冠履不訾之,图片躅至”中的“图片躅”见于《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图片,又庎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从引文来看该词是形容人弯腰驼背佝偻的状态。简文此句的意思大概是说如果人戴的帽子和穿的鞋子不合适的话,就会使人弯腰驼背,身体呈佝偻的状态。简文最后一句“齐王传舍谒夏育,夏育不应。”我们认为也是属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文献记载“夏育”是春秋时期卫国著名的勇士,他以勇力著称于世。
王莽时期石匮|图源网络(现藏青海省海晏县博物馆)
史载他能力举千钧,与宋万、彭生、孟賁、任鄙等勇士齐名。这一句记载齐王派使者谒见夏育,夏育并不理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在现存的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属于亡佚的春秋故事,可以补充我们对“夏育”不畏权贵、率性而为的形象。总体上看,这枚简似乎是借历史故事展开论述,其后应该有相关的议论,最终目的是告诉读者一个道理。遗憾的是目前并未发现其他与此相关的木简,导致文义无法连贯。但这并不影响它是出土于悬泉置古佚书的事实,这一点足以说明它的珍贵。(甘肃简牍博物馆)
参考文献:1.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2.[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