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地处甘肃省最南端,处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是国列贫困县。然而与经济落后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这里的成年男子出嫁到女方家里的婚姻文化习俗沿续近百年,成了全国罕见的一种婚习民俗。
男儿也出嫁
初夏季节,记者来到康县采访男嫁女家的婚姻现象。尽管已有所耳闻,但阳坝镇五颗石村村民赵永义的一句话,“我们娘家三个兄弟都出嫁了。”还是让记者一行人大感惊讶。“男人的娘家”、“男儿出嫁”的说法,折射出康县人对传统婚嫁模式的挑战。
赵永义本姓刘,1980年嫁到赵家。后来,赵永义还担任了茶园社的社长。去年,五颗石村被列为重点扶贫帮扶村后,公路修到他家院子旁。适逢阳坝镇大力发展旅游业,赵永义顺势办起了“农家乐”,生意很是红火。说起当年嫁到赵家,赵永义落落大方,满脸自豪。
比起赵永义,同村的王明安则更加典型。王明安今年58岁,1972年,他从太平乡嫁到了五颗石村一户姓唐的人家,相继有了4个儿女。不仅自己成了上门女婿,1998年,他又给女儿娶进门一个新郎官,男嫁女家在王明安家得到传承。
在阳坝镇油坊沟村,记者见到了上门女婿、村党支部书记唐少汪的父亲唐芳远,老人已经快80岁了,说到男嫁女家,他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小的时候只知道男人长大后要出嫁给女人,根本不知道其他地方还有女子出嫁给男人的婚俗。
不仅普通百姓,在很多村社和乡镇干部中,男嫁女家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白杨乡的王坪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村计生专职主任一套班子成员全是男嫁女家,全村133户人家中,男嫁女家的比例高达80%。据记者了解,不少村社、乡镇、县直机关甚至县级领导也是男嫁女家的身体力行者。在男嫁女家的队伍中,180人担任村干部,90人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八成人是县级干部。据康县计生局的统计表明,目前全县男嫁女家的户数已经累计达到5651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4.3%。在康县南部的白杨、铜钱、阳坝等乡镇,男嫁女家的户数超过60%。
女婿亲如儿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当上门女婿被认为是一件丢面子的事,除非不得已,一般人不会走这条路。在很多地方,上门女婿的地位和权益也经常受到损害,使这种婚姻模式难以形成主流。而在康县,男嫁女家蔚然成风,人们早已经接受并习惯了这种婚姻文化。这种婚俗之所以得到推广并盛行,有其独特的人文因素。
———不把女婿当外人。在记者采访中,很多老人说起自己的女婿时,都直呼“儿子”,而且显得很自然,很真诚,没有一点生分和见外的感觉。对于上门女婿更改名姓的传统做法,当地很多老人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30多年前,王明安上门到五颗石村唐家时,“婆家”并没有要求他改姓唐,王明安的原名叫到了现在。如今,他自己的上门女婿也仍保留着原来的姓名。
———二门俱开,女婿尽心赡养双方老人。康县的男嫁女家有一个传统,当地叫“二门俱开”。如果生育两个以上的子女,则分别姓双方姓氏,为两家人共立门户。王明安4个儿女中,两个姓了唐,两个姓了王。虽然生活在唐家,成了唐家的儿子,但王明安不忘孝顺自己的亲生父母,不时接济一些钱物,以尽孝道。
———政府鼓励,奖励政策引导推广。康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县长张文芹介绍,为引导这种婚姻模式的推广,早在1986年,县政府就制定了鼓励男到女家的20条规定,政策上进行引导:划拨承包土地、用材林、发放扶贫资金、减免义务工、子女入学入伍及安排二孩子生育指标等方面,对男嫁女家给予政策优惠和优先扶持;宣传上形成声势:“二女家庭不用愁,政府资助解你忧”,“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标语随处可见;从1998年起,康县还把男嫁女家作为婚育新风进万家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责任考核指标范围。这些措施保证了出嫁到女方家的男子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婚育新风的普及和推广。
利国又利民
男嫁女家最现实的意义是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全新气象。男子出嫁、女娶新郎的婚育新风,破除了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养儿防老、女子不能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困扰各地的二女户、多女户的结扎难题在康县被轻松破解,十多年来,康县二女户积累比例和绝育术落实率在全省连续排名第一。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