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也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回、汉、东乡、撒拉、保安、土、藏、裕固等八个民族中间的一种原生态民歌。其歌名是流行地区的民众对该歌种的原本称谓。“洮岷花儿”因地域而得名,传唱于洮水、岷山之间。“洮岷花儿”以其质朴纯真、意蕴深厚、明快生动、演唱豪放的特点而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洮岷花儿”有两种基本曲调,流布范围较大的一种是“两连儿”,另一种是“啊欧连儿”又名“扎刀令”,它的流布区域与“两连儿”相连结,但范围较小。“洮岷花儿”的两种曲调大体以洮水为界,洮河以北和下游地区的“两连儿”被称为北路“花儿”,洮河以南岷县至宕昌境内流行的“啊欧连儿”被称为南路“花儿”。
“洮岷花儿”历史悠久,腔调古朴,对于“洮岷花儿”的来源,有人认为是源于羌歌,也有人说是明初江南移民带进的歌,“洮岷花儿”不仅是汉族的民歌,而且是原住民的歌。根据我省音乐家杨鸣键先生的研究,以及对花儿特征终止式探讨的成果看,“洮岷花儿”与古羌族的音乐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自古以来岷县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古羌族就在洮河两岸生息、繁衍。从本县山那、树扎、葩地、卓坪等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开始了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化。现在的“花儿”会,最早就是从古羌族的“祭山”会开始的。洮岷一带的藏族和古羌族都是这里的重要土著民族。各民族共同的生活信仰,加速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方面的吸纳与包容。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民族之间的互相征战,加上气候条件的变迁,古羌族逐渐南迁。自隋唐以来,洮岷一带主要是藏汉民族共同开发;藏染汉风、汉染藏风,互相之间脉络相通,从而形成了新的曲调。
位于岷县城南的“二郎山花儿”会以南路“花儿”的演唱为主,兼容北路“花儿”,是南北两路歌手聚集的盛会。二郎山“花儿”会起于何时尚无确切考定。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王韶收复熙河路,宋将种谔、马云于城南二郎山建立了二郎神祠,“花儿”有了新的发展,清代临洮诗人吴镇诗云:“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清末岷州进士尹世彩也有:“五月十七二郎山,袒褐裹裎人万千,少年都是谁家子,一声姊妹一声怜”。这些都是对“花儿”及“花儿”会盛况的描述。在古代,人们往往用宗教的形式祈求平安并祈愿丰收,在每年正值庄稼生长的关键时期,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但又担忧雹涝虫害侵袭,便寄托于神灵赐福保佑,开始有了对庙宇神佛的祭祀和颂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神会和“花儿”会融为一体。现在,但凡“花儿”会歌场多是庙宇佛殿所在地。二郎山“花儿”会就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期间,届时各路湫池神像十八尊,集会于二郎山下的城南古刹,进行祭神赛会,在二郎山上,四乡民众开展“花儿”竞唱。农历五月,在岷县境内以二郎山花儿会为主体的庙会暨花儿会就有40多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时代赋予了“花儿”会新的内容,成为山区农民文化交流、社交活动和商业流通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岷县县委、县政府把办好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同发展经济、活跃商贸、招商引资、宣传岷县结合起来,每年五月十七“花儿”会期间,在县城南侧二郎山举行“花儿”赛唱会,赛唱会前夕,县文联、县文化局组织专人对各路“花儿”歌手在演唱技巧、服饰着装等方面都进行专门培训,先后成功举办了“长虹彩电杯”、“成州杯”等多次“花儿”赛唱活动,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花儿”歌手,使一大批优秀农民“花儿”新手脱颖而出,先后已经有31名农民歌手被授予“甘肃省花儿歌手”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有3000多知名人士参加了岷县的“洮岷花儿”演唱会。2004年6月,岷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协分别授予“联合国民歌采录基地”、“中国花儿之乡”。 2004年9月中国民协与山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抢救、保护和开发民间文化遗产县市长论坛”,岷县应邀参加,并荣获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贡献奖,2005年5月,岷县二郎山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岷县洮砚工艺、岷县巴当舞、岷县的剪纸窗花和木版窗花、木版年画以及岷县十八位湫神祭祀活动,从149个甘肃省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脱颖而出,“洮岷花儿”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十大项目保护工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