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曼拉节”,当地老百姓都要在开阔的场地上集体表演一种祈祷平安吉祥和五谷丰收的舞蹈,舞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巴朗”的双面羊皮鼓道具,随着沉稳劲健的舞步不断摇击,并循着节奏高声齐唱。舞蹈节奏紧凑,动作干净有力,歌词含蓄古朴,曲调内容丰富。
这就是莎姆舞,一种游走于现代文明边缘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起 源
卓尼系藏语,汉意为两棵油松或油松。相传很早以前在卓尼大寺寺址处有两棵苍劲挺拔的油松。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 》和《安多政教史》记载:1254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卓尼”是“召相”之变音。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藏汉走廊”,黄河最大的支流之一——洮河横穿县境。在古代,这里不仅是古羌人繁衍生息的乐园,而且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诸国以及吐蕃的交通要道。
莎姆舞在卓尼境内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研究者介绍,在“唐蕃古道”上孕育出来的这朵艺术奇葩,其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动和吐蕃宗教法舞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在卓尼民间,关于莎姆舞的起源,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连年大旱,颗粒不收,乡亲们只得杀牛宰羊祭祀至尊的山神,乞求神灵降下甘露,拯救苍生。当乡亲们虔诚地跪伏在山神拉卜载前苦苦祈祷时,山中隐隐传出一阵鼓乐相伴的歌声,优美动听。他们默默地记下了曲调和鼓点,回去后,便制作了一种鼓面直径约一尺、带长把、能摇动发响的双面羊皮鼓,两边各垂吊有打结的绳索。然后,人们在寨子中心的场地上点燃篝火,即兴跳唱起来,将祈求神灵的心愿用歌声表达出来。他们至诚的举动感动了神灵,天上降下了甘露……
从此,每年的农历正月,这里的老百姓都要跳莎姆舞,以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价 值
卓尼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族先民就生息繁衍于洮河沿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据卓尼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卓尼藏族文化除了具有藏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朴神秘等共性外,还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和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多样性风格。流行于卓尼藏巴哇乡境内的莎姆舞是卓尼藏族文化艺术多样性风格的集中体现,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为卓尼藏族文化乃至整个藏族文化增添了色彩,极具研究、开发价值。
藏巴哇地区有洮砚、柏林、藏巴哇三乡,而“藏巴哇”即西藏后藏人之意。据当地口传历史记载,其先祖在吐蕃时期或稍晚一些随军迁徙到此,并繁衍至今。藏巴哇藏族现有一万多人口,唐、宋至清前期,这里是一个藏族为主体的地区,先后为土司管辖,盛行苯教。苯教属藏族本土原始宗教,在藏传佛教传入藏区前非常盛行。莎姆舞的歌词中也透视出它悠久历史与苯教文化的关系。
据卓尼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曼拉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老百姓都要在开阔的场地上集体表演一种祈祷平安吉祥和五谷丰收的舞蹈,舞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巴朗”的双面羊皮鼓道具,随着沉稳劲健的舞步不断揺击,并循着节奏高声齐唱。舞蹈节奏紧凑,动作干净有力,歌词含蓄古朴,曲调内容丰富。
据卓尼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莎姆舞以巴东鼓为道具是一个古老而鲜为人知的舞种。它融说、唱、舞为一体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娱乐性。因其主要道具是巴东鼓故也称巴东鼓舞。莎姆舞除了舞姿优美、庄重外,最主要的是歌词内容涉及宗教和民族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对歌时双方的歌词问答最为精彩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娱乐性。从莎姆舞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与苯教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因此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内 容
莎姆舞,藏语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祈祷平安的舞蹈,是流行于卓尼藏巴哇乡和洮砚乡境内的一种古典锅庄舞,因其使用的击打方式颇似货郎用的拨郎鼓,故汉语又称巴郎鼓舞。据史料记载,巴郎鼓舞自宋代延续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洮河文化的古朴风情,让莎姆舞这一民间艺术奇葩走出卓尼,走出甘南,使其真正成为卓尼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纽带,卓尼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人士对莎姆舞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把莎姆舞作为卓尼集中向外展示的文化品牌进行锻造和宣传。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