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道情:从“道歌”演变而来的民间文艺

时间:2011-12-28 01:24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瞿学忠 点击: 载入中...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8o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史称“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而一种古老的唱腔艺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经千年传承而经久不衰。

  这就是被称为“黄冠体”的甘谷道情。

  道情源起

  道情是道教唱腔艺术的一种。

  据有关史料记载,道情在古代也称为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一种说唱艺术。据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的最具体的描写。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崇尚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从中唐时候开始,道教逐渐在华夏大地上兴盛起来。据说玄宗为了表达对道教的推崇,还召集文士阁员寻根究底,并与道教的理论创始人老子李耳续起了家谱,并称老子为李姓的远古祖先。

  当时的名臣贺知章、韦韬等人也是著名道士之一,就连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也被封为“太真”道士。在这个大背景下,道教在全国的流行不但成为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作为一种政治的附属品而风靡一时。当时传教道士遍及天下,在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

  正是在这种情境之下,道情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据史料记载,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逐渐吸收词牌、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似。有研究者认为,道情是渔鼓的前身,“道情”又名“黄冠体”(黄冠可能是指道人的装束),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唐代可能已经有了道曲,渔鼓简板则始于宋朝,虽然道情出现得早,但是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见,现在能看到的仅有本篇郑板桥的道情十段(一般演唱仅收录以上五段。)及徐大椿的回溪道情。

  发展演变

  道情最初只是道士传递道义时的一种说唱形式,后来渐渐成为民间一种说唱艺术。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道情艺人们往往都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平日则是从事农业或其他职业。到了民国以后,在个别地方才渐渐有民间职业班社演出的团体出现,随着影响力的扩大,道情内容从传统的祭祀、传道逐渐发展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演唱形式。

  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有多种套曲和曲调,但是演唱后能够完整收集的不多。“道情的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连缀起来,

  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据了解,道情的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枪、紧”等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据“正反”两个需要来组合演唱,“正”表示用正调唱,一般用正调演唱曲调为“商”字调;“反”表示用反调演唱,一般用反调唱的曲调为“微”字调;“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绪,“苦”表示愁苦、凄凉的情绪,二者皆用正调演唱;“紧”表示唱腔结构紧凑,“枪”表示唱腔结果喜悦、轻快、类似“枪”一般的速度。

  作为传统道情的一个构成部分,甘谷道情基本上继承并发展了道情的内容和形式。

  地域特鱼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比较著名的有湖广“渔鼓”、“四川竹琴”、山西“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陕北道情”等,甘谷道情是目前全国尚在流传的道情之一。

  甘谷道情艺术的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甘谷县磐安镇一带。甘谷道情是一种说唱音乐形式,艺人手持渔鼓、简板,盘腿而坐,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形式上以一人演唱为主,亦有一唱众和的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借鉴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显的同时,弥补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独有艺术。

  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甘谷道情的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制作的新唱词。“近年来还有演唱艺人随口随唱、现场自编自唱的歌词。”如甘谷县张四维老人的现代道情唱词《可笑》中这样描述:“老头儿,不成材,幼刁顽,壮运乖,夕阳西下浴晴晖。抗日请缨反成罪,亡秦卖药躲劫灾,冰霜三十摧魂魄。写写画画抒情怀,疯疯颠颠笑世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正看如旗,横看如龙——大象山
  • 贵州神秘苗族:从活人坟中复活的夜郎后裔
  • 中华文明该从何时算起
  • 从考古展现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
  • 甘肃清水:从轩辕故里寻觅华夏文明源头
  • 北京从康 演绎一段传奇的藏汉情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