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廓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陈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糟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接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金銮殿”,称之为“大片”,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陇东皮影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2、高芯子、车社火和马社火:每逢过年闹元宵,陇东人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老携幼,涌上街头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阵容的是车社火,最为得意的是马社火。无论是高芯子、车社火还是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芯子越扎材料越高级,越扎造型越奇巧,原来由大人托着小孩的徒步被拖拉机、汽车代替了。而车社火,现代人则给它起了个新名词——彩车,更是异彩纷呈、各展风流。由于农村机械的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越来越少,少了骡子和马,马社火自然就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
陇东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单就上面三种社火形式说,在我国戏曲的初始,就曾有过真人学假的阶段,如宋代出现的“肉傀儡”。所谓“肉傀儡”,就是由成年人扛着扮成假人的男童或女童,在街上游行表演,成年人在下面旋转和舞蹈。我们的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实际上就是宋代“肉傀儡”的保留或延续,其表演形式古与今是一致的。他们往往由人扮成天神和古代名将,披甲戴盔,持各种兵器,如傀儡假人的,乘车马游行。现在,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平凉市的庄浪县、泾川县保留较为完整。
3、剪与绣:芮鞠文化赋予崇信妇女一般的灵秀,特别是剪纸与刺绣。剪纸,俗称窗花,每逢新春佳节或新婚之喜,各种质朴美观的窗花就出现在农家洁白的窗纸上,或透明的玻璃窗上。木林乡的窗花以红纸、绿纸剪出,古朴浑厚,妙手天成,有远古的图腾、现实的写照和对未来的憧憬,曾受到北京专家的青睐。有了剪纸的基本功,妇女们便剪成各种各样,贴在彩色的绸缎或布上,用七彩线绣出凸形图案,便有了绣花枕头、猫枕、虎枕、小孩脑包、围脖、围兜、牛头裤、绣花鞋、鞋垫、虎头鞋、荷包、针扎、旱烟带等民间刺绣工艺美术品。有的人家用荷包精心打扮小孩;有的姑娘把自己最心爱的荷包悄悄的送给未婚夫或意中人,作为爱情的象征。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