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16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考古专家近年来对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成熟,体现了典型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红山后村,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彩陶、之字纹陶器和细石器等为基本特征。
据赤峰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滕海键介绍,红山文化属农业和采集、狩猎和捕捞相结合的混合型经济形态。在已经发掘和发现的石器及其他器类中,大部分属于农业器具。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叶形石耜和蚌刀,可以作为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代表。这标志着红山文化居民进入了锄耕或粗耕农业阶段。
红山文化上承兴隆洼文化,下启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住房是定居的主要标志,红山文化的住房多为半地穴式,且有由半地穴式向地面建筑发展的趋势。 大量丰富多彩的陶器和陶窑的发现亦可作为定居生活的佐证。在四棱山遗址发现了一批陶窑,可能是一个陶器生产制作中心。特征陶器筒形罐和筒形器笨重而无耳,只适合定居生活者使用。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说,红山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定居农业文化,这种定居农业文化与中原乃至中亚或西亚定居农业文化有某些共同之处。
此外,考古学家对于红山文化的时空分布、分期等问题也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放射性碳素测定和交叉断代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上线距今6500年左右,下线距今5000年左右,延续的时间大致有1500年的时间。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