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卧佛
笛女石刻
大足宝顶石刻造像群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
在全世界许多国度里,作为佛教文化传承和繁衍的物证——石刻,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但是,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石刻雕像艺术会在某地同时出现。近年来,中国西部盆地四川的中间部位,三个小小的县城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从地图上看,这三个县城几乎在一条线上,都较贫穷落后,当地人民多以农业生产为主。尽管这三个贫瘠落后的小县城在中国地图上几乎看不见,但随着许多石刻佛像的逐一发现和展示,它们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石刻艺术聚宝盆。凡到过这里的人们都会对那里几十万尊栩栩如生的石刻像赞叹不已。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石刻艺术令人深深折服。这三个县城便是:大足、安岳、乐至。而今,它们已被世人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石刻王国。
在大足、安岳、乐至这石刻王国里相继发现的古代石刻像中,其数量不仅令人咋舌(约近三十万尊),并有近千尊堪称举世绝伦的石刻精华之作。如此众多的石刻充分体现和代表了中国盛唐至北宋、晚唐和南宋时期的鼎盛之作,堪称中华石刻艺术中的魂宝。而在这众多石刻精品中,有许多珍品从被人发现的那一刻,一直在中国佛教、考古界成为颇有争议的焦点:那就是在中国西部川西的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何会出现数量如此之多的石刻;而颇具代表性的“卧佛”、“紫竹观音”、“千手眼观音”及新近发现的龛窟石刻经文绝版等众多惊世之作,其间为何会有许多奇特之处和巧合?这一系列不解之谜究竟是古人超人的技艺所致还是历史发展演绎中出现的惊人的巧合?……
在石刻王国里,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安岳的石刻。安岳古称普州,古时曾为成(成都)渝(重庆)通衢。在巴蜀一直芳名相传的“三秀”之中,安岳的“石秀”与四川眉山的“水秀”、四川阆中的“山秀”齐名。安岳的佛教石刻,据普州县志记载可追溯到南朝梁普通2年(公元512年)。安岳石刻的盛鼎时期是盛唐至北宋年间。安岳因地处险峻大山的“怀中”,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优质岩石,因此为古时石雕(刻)匠师提供了天然材料。在宋初,安岳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一方热土上“文风鼎盛”,有进士及第者近300人,而此时的石刻艺术,在安岳也颇为盛行,并由此波及大足、乐至……如今,仅在安岳境内便有古代石刻群、造像近十万尊。其中20米以上的两尊,10米左右的有50余尊。如将安岳所有造像依次排列,其长可达近20里地……
安岳的石刻当首推卧佛和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安岳卧佛刻于唐开元年间,距今有1400年历史。安岳卧佛位于城北八庙乡境内,23米长的卧佛横卧于高出地面约5米的岩石中,像一个硕大的“一字”,几乎占据了整个岩腰,为中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安岳卧佛造型颇具匠心,它头枕凿花石枕,大耳垂挂一双绽花耳环,双眸微闭,面容慈祥,表现出释迦牟尼涅前的坦然神态。如今,此卧佛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与安岳卧佛齐名的是紫竹观音,她位于距县城50公里处的赤云乡境内的毗卢洞。紫竹观音因背倚紫竹林而得名。她被世人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紫竹观音高3米,悬坐在长、宽各约10米的石窟中,其凤眼双垂,如在观赏池中波光粼粼的涟漪般。紫竹观音,有二个令人难解之谜:一是游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均能获得强烈的审美效果,此奇绝的自然采光设计在中国石刻中当属一大谜;二是紫竹观音是中国石刻中第一个突破了观音刻像一律正襟危坐的宗教仪轨,她的身躯不仅侧坐并且翘起右脚,此为何故?为何打破禁令的第一石刻像会在美的化身的“维纳斯”身上出现,并且会选择安岳?这些至今仍是中国考古、佛教界的一个悬而未解之谜。
如果说紫竹观音是石刻中的一个谜,那么,在安岳卧佛所处位置的对面山腰间相继发现的众多佛经绝版,则是谜中之谜。在安岳卧佛对面半山腰间,人们相继发现了凿刻于唐代的佛经经文龛窟,经有关专家鉴定其中《檀三藏经》为我国现存佛经中的绝版。在发现的众多佛经文中,共有近50余万字、面积达150多平方米。经文分楷、行二体,方格直行,字迹遒劲飘逸,工整朴质,为中国佛教经文中罕见真迹。发现此众多经文不足为奇,而此间却有两个疑问令人不解。首先:此众多经文为何会在卧佛对面的半山腰间出现?从刻经文的山下往上看,山高达几十米,这众多经文是如何刻上这悬崖峭壁的?再者,从半山腰间发现的众多经文上看,有许多字、句令人不解。
与此同时,安岳的另一处石刻佛窟的发现也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在距安岳县城50公里处,紧邻紫竹观音像的毗卢道场窟里,佛窟两侧各排有3米高的护法神、天王一尊。护法神仗剑威立,甲胄重铠;天王作撕天裂地状,怒目圆睁,睃巡左右孽障,凛然卫镇佛炼圣地。而中间禅坐饰金的柳本尊身像,高4.5米。
在石刻王国中,除了安岳的石刻令世人瞩目之外,能够和之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杰作的石刻当属大足。大足也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在这小县城的北山、宝顶山摩岩造像最负盛名。大足境内有石刻造像43处,五万余尊。它创于晚唐,盛于两宋,距今有千余年历史。目前,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已于1999年12月1日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大足石刻中,享有“北山石刻之冠”盛名的“千手眼观音”及久负盛名的“释迦佛涅”卧佛及众多气质浑厚、雕塑精巧玲珑、人物神态各异的造像,不仅构思奇特,表现手法也精道。
有人称安岳、大足的石刻为神奇之作,这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这众多以精美典雅著称于世的不朽之作均是古代匠师智慧与血汗的结晶。而石刻王国中的乐至县,也因其寺庙众多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在距乐至县城15多公里的龙门乡境内的报国寺,不仅也有卧佛及上万尊石刻,更有奇特的千年古榕树将大小摩岩造像“怀中抱”的奇景。与此同时,其余庙中珍藏的从缅甸迎回的玉佛不仅数量多,其佛像之高大,在中国也堪称第一。
安岳、大足、乐至三县让石刻王国之盛名传向了世界各地。随着石刻王国许多珍迹的逐一发现和展示,世人对三县石刻雕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今,人们对三县均有的卧佛也发生了争议。首先,安岳、大足、乐至有卧佛都依山而刻,但却是三种不同的结果。安岳的卧佛是释迦牟尼涅(圆寂)时的情形,身体完整;而大足的卧佛为半身像,但要比安岳卧佛身长,其雕刻年月较安岳卧佛晚四百多年;乐至的卧佛虽为全身,但身长和年代均要比安岳、大足石刻卧佛短、晚。作为紧邻的三县,其卧佛都各有不同,此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有待有志之士进一步考察研究。
今天我们在欣赏古代匠人的不朽之作仍深深地感到,人类用智慧和汗水在创造财富时,也为整个社会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前人的智慧使得后人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