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南郭寺(2)

时间:2013-09-17 08:06来源:网络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南郭寺背负苍山,面临水,禅林宝地。如今唐代诗圣杜甫登临吟咏的古柏苍翠拂地,巨槐尉然参天,北流泉甘甜清冽。佛门殿宇,翘脊飞檐,气势恢弘,庄严肃穆。三座山门均座南面北,院墙东西横向逶迤,院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三进七院。建筑整体以三座山门与三座正中殿宇呼应作纵向轴线,分为东、中、西三个套院,套院隔墙设门,以相贯通。甘肃省天水市市区南郊有座慧音山,山势奇特,风景幽美。慧音山是太阳山的一条支脉。太阳山主蜂位于秦城区正南方向约二十五公里处,海拔2059米。是一座森林密布,雄奇险峻的大山,它的支脉伸向四面八方,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民间称颂它是"福德智慧"之山。这座大山的支脉中有一条北向支脉,名曰盘龙山,它莽莽仓仓,恰如婉蜒的青龙直奔秦城,伸向河,呈"戏水抱珠"姿势。这条"青龙"以龙王沟为界又分出二山:一曰文峰山;一曰慧音山。慧音山,又名会应山。"慧音"一词原出佛家语,有启迪智慧开蒙先导之意。此山海拔1136--1389米,高差226米,坡度为12.4o,其势颇为奇特,其形似农家簸箕,呈半圆凹现状,凹间一块开阔平台,南郭寺就坐落在这块平掌台上。慧音山又是一座风水宝地,历来被赞誉为"山有灵慧,水有湫神,钟灵毓秀。所谓山有灵慧者是指山头凹岘处有一座历史久远而名传四方的南郭寺。这座古刹之所以颇有名气不仅仅由于它置身奇山秀景之中历经沧桑的佛门胜地,而且由于有唐代诗圣杜甫题咏的《山头南郭寺》一诗,


  寺以诗名,传唱千古。另外还有一首《南山寺》的五言诗,相传为诗仙李太白所作,虽然尚不能确认,但此 诗流传千载,无论如何也是南郭寺的文化遗存之一,历来被认为是吟咏南郭寺的一首好诗,备受赞赏。所谓"水有湫神"者是南郭寺东院有一湫池杜甫诗中的北流泉,湫池泉水数千年来四时不绝,虽有旱涝不缩不盈,而且水质清冽甘甜,民间称之为灵泉神水,饮之却病,因而是陇上名泉之冠。南郭寺处在这种奇山胜水之地而享有钟灵毓秀之誉,非为虚美之辞。各套院均作四合院独成格局,所属小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托,女儿墙相隔,月门出入。进一门可通七院。七院:东套院一进二院,中套院一进独院,西套院一进四院。西院有隋代砖塔(已记)。全寺建筑物,有殿宇、禅堂、楼轩、亭阁、牌坊等计二十八座,八十余间,占地面积为2.67万平方米。西院西院:是南郭寺的主体建筑群。由盘山曲径,经一段台阶踏步入寺。院前两棵国槐虬枝览云,叶茂蔽日。首座垂花牌坊式山门,门楣上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郭寺》大字匾额。内侧左钟楼,右鼓楼。前院东西两端两处院落:东为《杜少陵祠》;西为"禅林"院。前院第一座殿宇为"天王殿",面阔三间,悬山顶五擦抬梁造前出廊式结构。门额上悬挂临摹北宋书法家米芾行书《第一山》大字匾。门联曰:佛地本无边,看慧山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流泉不能浊,笑出门滚滚,河百里抱城来。前坐弥勒佛,后站护法韦驮。泥塑彩绘四大天王(摩天四将)造像,后院正南为正殿,即大雄宝殿。大殿正中门上悬挂天水名人、当代书画家周兆颐先生所书《应无所住》大字匾额。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的慧音山。建寺历史久远无考,从流寓秦州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游览题咏看,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现为省级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市区游览胜地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农历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天水民间有着嗜茶的风俗,天水罐罐茶可谓是古城余俗。公元759年的秋天,当杜甫一身沧桑,满面风尘地走进秦州,走进这座长久以来寂寂无名的小小寺院,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人可以如此深刻而久远地改变一段历史。出片名,风雪南郭寺,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这首名为《南山寺》的诗相传为李白所作,诗中所咏的南山寺也就是现在的南郭寺。祖籍据说是秦安的李白究竟有没有到过天水,登临过南郭寺,因为无据可考,至今依然是个谜。但与李白并称为中国古典诗歌"双峰"的杜甫却在公元759年的秋天,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疲惫不堪、饱经风霜的心灵,交给了秦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杜甫也曾当过几任地方小官,但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加上安史之乱和连年饥荒,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使杜甫决意罢官远行。公元759年7月,杜甫弃官携家,翻越陇山,投奔远在秦州的侄儿杜佐和好友赞公。可以想见杜甫跋山涉水,一路走来时心中无言的感伤。一个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一个梦想着太平盛世的诗人,当多年的理想在霎那间灰飞烟灭,杜甫的内心会涌出怎样的凄凉和悲怆!虽然只是七月,但我想,那时一定会有一场漫天弥漫的大雪,静静地飘落在杜甫伤痕累累的心灵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出片名:风雪南郭寺,纯朴的秦州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杜甫,侄儿杜佐、好友赞公的情谊也让杜甫的心灵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但让人感慨的是,杜甫在秦州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


  除亲友时常接济外,杜甫只能采药晒卖,贴补家用,有时甚至不得不捡拾橡栗充饥。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穷困中,杜甫登临南郭寺,留下了这首足以让秦州和南郭寺永传青史的不朽诗作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葱郁的南山古柏是幸福的,清澈的北流泉水是幸福的,默默地等待了近千年的南郭寺是幸福的。因为风证了一个伟大诗人曲折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无法诉说的长久痛苦和短暂欢乐。但秦州却是无奈和悲伤的。这片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的神奇土地却无法给诗人一片安放灵魂的永远的净土。无以维系的艰难生活和吐蕃将侵的战争威胁迫使杜甫在辗转飘零三个月之后,在留下了一百多首优秀的诗歌之后,挥别南郭寺,飘然南下同谷,只给秦州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磨灭也难以忘怀的苍凉背影。那是一个诗人的背影,那是一个王朝的背影,那是一个历史的背影,那天秦州下着一场多年不遇的苍茫大雪。在沉重飘落的雪花中,南郭寺静静矗立在秦州城外,一片风雪茫茫。南郭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东、中、西三个大院。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禅林院。现西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后院为三间两进宽阔宏大的天王殿。院内有一株生长2300-2500年的三权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权上,更神奇的是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据考中国仅此一树,东院观音殿前有一八角攒尖顶小亭。


  南郭寺寺院规模宏大,它分为西、中、东三个院,西院是主院,有造型各异的佛像,建筑风格各异的殿宇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每殿都有佛像。天王殿正中塑有大肚弥勒佛像,两旁是两幅耐人寻味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弥勒佛两侧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佛身后面南塑一手持魔杵、神态庄严的护法韦驮像,这尊塑像满面机智精明,俨然一尊恪尽职守的护法神。在大雄宝殿内主要塑有"三方佛"、"二弟子"和"二菩萨"的雕像。"三方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约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二弟子"是指释迦牟尼的两位弟子,即:迦叶、阿蓝;"二菩萨"是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总之,每殿必有佛,每佛造型各不同,雕塑艺术家根据每位佛的"岗位职责"塑造出各不相同的性格容貌。这些佛像的艺术造型有的表现出唐代雕塑丰腴富态的风格,有的透露出北魏雕塑清秀睿智的神韵。南郭寺西配殿修复,颇壮观,但殿内佛座空空,游人多有愤慨议论。此间原有三尊高两米多的铜铸鎏金坐佛造像。是宋时高僧备尝艰辛从印度迎请至中国。当时共请八尊,四尊去中原,今不存,一尊中廷留兰州以西(或日兰州五泉山),今尚存,余三尊住锡南郭寺几近千年。其问历经地震、兵燹,僧俗人士精心护卫,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前期仍保存完好。佛像造型十分精美,骨相清癯,螺髻深目,身披薄纱,神态庄严。这种形制同麦积山早期泥塑佛像一脉相通。麦积山造像是我国泥塑艺术传世精品,此三尊铜铸鎏金佛像是印度铸佛艺术杰作。它们都是佛教文化东渐的历史信物,都是中印文化交流的文物瑰宝,其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为秦州历代人民引为自豪。但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三尊堪称国家级的文物珍宝竟未能逃过"文革"的劫难。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