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室壁画《礼宾图》
世界上最舒适,最恒温的房屋在西安。不要说九朝古都的皇帝没住过这种级别的宫殿,即便是当今美国总统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也比它逊色。室内的温度24小时保持在22℃,温度上下不超过2℃,光线柔和,没有紫外线,室内完全与外界隔绝,显得鸦雀无声。走进珍藏大唐墓室壁画的那一瞬间,感觉恍若隔世惊如天外,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珍迹,每一个参观者都显得轻手轻脚,也激动不已。灯光打开的一刹那,一幅幅大唐墓室壁画的真迹出现在眼前。这些壁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光侵蚀,却仍然保留着一千多年前的原样,这不是复制品,而是真品。
一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在这里风起云涌,一千多年的风花雪月在这里继往开来,一千多年前的皇家起居在这里还原再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魅力在这里永垂不朽。
克林顿眼中的瑰宝
讲解员是陕西博物馆的副馆长,他为我们一行8人做着专业性的讲解。大唐墓室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其中唐墓壁画达500多幅,是陕西乃至全国之首,闻名遐迩。美国总统克林顿看到称赞:“大唐墓室壁画和兵马俑一样有价值”.对于像尼克松这样只有300年历史的国都的总统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足为奇。尼克松先生站在大唐壁画前的时候,曾经的大唐帝国给这位总统先生带来了震憾。一国之君对自己国家的理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带有自己的民族感情,当年的大唐和今天的美国在世界的地位有点相似,不同的是大唐帝国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无论在内政、外交方面都以大国的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所有的民族和人种,使得大唐成为一千多年前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盛世天堂。那些来自西域的外国人在大唐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给了他们平等友好的地位。而当今的美国虽然在经济实力上很强大,却没有大唐帝国的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以世界霸主的身份处理国际事务,这不能不说是两个国家的区别。
画中人物多为 境外移民混血儿
也许你可能看过惟妙惟肖的临摹,你也可能看过以假乱真的赝品,但那仅仅是逼真而绝非真实。当一个活生生的唐代生活画卷展现在面前的时候,有一种摄人肺腑令人心动的感觉,好像在瞬间,那些史书中的大唐故事、生活习俗全部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的太子、王妃、武士、侍女全都活生生地站在了面前,你仿佛能闻到侍女手举托盘中食物的清香,仿佛能感到狩猎野炊飘出的野味……太子率部从山坡上呼啸而过,骏马和骆驼像驮着饮具,不知今晚他们要在哪里野营?前来拜访的外国使节心存敬意地看着气度不凡的大唐外交官,侍女胆怯地站在闺房的门口不敢唤醒晨梦中的公主,大唐的宫殿巍峨辉煌,大唐的声誉远播四方,一个曾经的大唐帝国所有的光彩都在这里得到了再现和展示。我不是画家,也不是历史学家,对于那些精美的画面和画中的色彩、光线、透视关系,不像我的同行中懂画的人那样兴趣浓厚。我审视着画面中每一个人物的故事,回想着历史的变迁和风云的变幻。
据介绍,这些壁画集中了唐代最着名的绘画天才。如果说敦煌壁画是民间画师彩绘民间的凡人生活的杰作,那么,大唐墓室壁画则是宫廷画师描绘的唐代皇室生活的杰作。在唐代,一批又一批的画坛大师都要奉诏入墓作画,墓室的画作大多是集体创作,壁画一般先用泥在墙上抹平,然后在上面作画,艳鲜的色彩多为矿物质颜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坛大多是以天上神仙的生活为主,唐王朝则是以描写当代生活的写实风格为主,唐代墓室壁画都是绘画高手直接在墓壁上作画,再现了唐代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真实状态。让我们从他们遗留的画中去寻找大唐帝国到底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
宾客图展示了唐代长安国际型大都市的风范,画面共有6人,左边3人为唐鸿胪寺官员,头戴笼冠,身着红袍,手执笏板,正侃侃而谈,接待友好宾客。第5人头戴羽冠,身穿红领袖白袍,腰束宽带,黄靴。其中2人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少数民族的来宾。画中几个来宾神态各异,特别是头戴皮帽的客人显得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朝觐唐朝官员的敬畏和恭谦的神态。我曾一直不解大唐帝国是怎样和世界相处的?大唐和世界是融为一体的,大汉民族和世界民族相互学习和借鉴,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唐代统治者李世家族具有胡人的血统,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处理族群关系的?在大唐墓室壁画中曾给出了一定的答案。章怀太子墓中的狩猎出行壁画中,众多骑手簇拥着主人纵马驰骋在山林间,其中图之二的骑手身着胡服,马背上驮着驯化的猞猁和猴子。狩猎出行之四,几名骑手和两匹辎重的骆驼奔驰而去,骆驼背上驮着锅和案等野炊灶具。这些画面中有一半的骑手身着翻领胡服,身材硕实,魁伟高大,这些具有胡人血统的人很可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所生的混血儿,是旅居大唐的外国移民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的子孙。这个密码的重要性在于让我们从更深远的角度去理解唐代的开放政策。唐代不仅仅是从国外引进人才,而是发给这些人才绿卡,让他们在长安繁衍生息,子子孙孙生活下去。唐王朝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时代,各种货物可以自由地买进卖出,这些第二代的后裔们在长安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或者被招为侍卫,或者被招为乐工。男的骑马狩猎、参军当兵,女的被招进宫内做侍女,因而大唐墓室壁画为我们提供的信息是重要的,画面上,那些带有明显西域血统的男人和女人,昭示了唐代社会的一条法令。贞观二年(628年),大唐颁布的一条昭令规定,如果外来居民娶了汉族妇女为妻为妾的话,他就必须留在大唐,绝对不允许外国人携带汉族妇女一起返回其故土。目的是要保护汉族妇女,避免他们与外国使臣及其随从之间的临时婚姻或露水夫妻。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形恰恰相反。
大唐墓室壁画奏乐壁画中,6名男子戴黑色幞头,着圆领长袍,腰系黑带,颊涂红色。前3人分持琵琶、笙和钹,后3人一为指挥,一吹横笛,一持拍板。这幅画更加透露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还有许多壁画也说明了民族融合影响下的李唐皇室生活的胡化倾向。李氏家族具有鲜卑族的血统,因而对骏马格外青睐,壁画中有许多鞍马绘画,精彩绝伦。贵族生活中的骑马狩猎,舞马之术都是皇室家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歌舞生平的大唐帝国的长安,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壁画很多是描绘宫廷音乐,那个吹箫的女乐伎,是在演奏《云裳羽衣曲》,还是在吹奏思乡的《阳关三叠》。她腰系小囊,着绿色长袍,黑条纹裤,显然是一个女着男装的具有胡人血统的歌伎。另一幅托果盘的女侍,体形修长,健壮美丽。另三个侍女坛髻高耸,袒胸露颈,身着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黑白相间的条纹长裙。这一切都透露出唐代胡文化和汉文化的交融,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肯定具有胡人的血统,子系的衍续使大唐成为世界上最为宽容和开放的国家。
悲情王子与母亲的恩怨
近距离地欣赏大唐墓室壁画,历史的烟云浮雕般地再现。站在壁画面前,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跨越感,那些色彩、线条是那样的流畅、艳丽,只有开放的社会才能有如此精美的画作出现。每一幅壁画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活生生的人物,我在壁画前徘徊、踟躇,不知为什么平添了一种悲怆的意境。章怀太子的灵魂是否还在流放?永泰公主的冤案是否欲意平反?还有那个李重润,还在和妹夫妄议朝事吗?墓的主人曾经是皇室子孙、金枝玉叶,曾经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却变成了刀下鬼。站在壁画前,云暗天低,风声鹤立,夜黑风高,腥风血雨,我不由一阵阵颤栗。壁画的背后上演着人类历史上最悲哀、最凄惨的母杀子的人间血案,一股阴风迎面袭来,画中的人物仿佛走出了画面,在凄凉控诉……画作无语,空气凝固。人的惨忍胜于动物。虎毒不食子,而母亲却可以残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权利让人性变成了兽性,私欲一旦弥漫就会和黑夜结为伴侣,干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来。武则天亲手导演了杀死自己儿子的惨剧,章怀太子李贤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上元2年(675)被立为太子,不久,武则天下诏搜查东宫,以私藏武器罪将李贤废为庶人。开耀元年(681年)被遣送到距京城2300里以外的巴州(今四川巴中),其母武则天还不解恨,两年后派人酷吏左金吾将军丘神绩逼其自杀,堂堂一国竟储君落得如此下场。神龙二年(706年),中宗李显将其灵柩迁回长安,陪葬乾陵。让我们倾听李贤那脍灸人口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籽,二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悲情王子李贤走了,冤魂却留下了。留下的还有精美的墓室壁画。
告密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大唐墓室的另一个主人是永泰公主,也是被祖母武则天处死的。701年,17岁的永泰公主与驸马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一起闲得无事,窃笑祖母和她的老情人的风流事儿,不料传到祖母的耳朵里。此时,武则天风蚀残年,垂垂老矣,却异常暴戾。面对孙女的哀求,武则天的心比北极的冰雪还凉。她怒不可遏,下令鞭苔活活打死父皇孙孙女。告密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武则天执政时期,整个长安城“特务横行”告密成风,武则天培养了一批爪牙,整天在长安城内四处打听专门搜集王宫贵族的动向和民间传闻。利用小人告密组织秘控朝野。年幼的永泰公主只是说了几句对武则天不利的话就招来杀身之祸。她死后几年,武则天也死了,她的父亲唐中宗才把她从洛阳迁回到长安,算是给金枝玉叶的孤魂一个安身之地。永泰公主身前骄纵,她的墓中出土的壁画,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站在大唐墓室壁画的陈列室里,仿佛感到时间和空间浑然倒下,这些壁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罪恶和龌龊。人性的弱点被还原、被放大、被魔鬼化了,诗意的画面掩盖不了腥风血雨的宫廷惨案。那些画中的妃子、宫女、侍卫、武士也许正是和章怀太子、永泰公主一起被诛杀的,人间美好的一面在这里被撕碎,被蹂躏,被践踏了,画师们为冤魂们找到了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