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A
安抚使:朝廷派往边疆重要地区统辖军民的官员。元代各路安抚使是各路的行政长官。明清两代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此官。官阶一般是正三品,如原来官衔在二品以上,派出时则称安抚大使。
按察使:宋清两代掌管一省刑名按劾的长官,正五品。
B
仆射:“仆射”是主任或领班的意思。唐宋两代“仆射”实际上就是宰相。
布政使:明清两代一省最高民政机构为政司。布政使为政司的主官,从二品,仅次于巡抚一级。为防止专权,明代与清初设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间以后不再分左右。
把总: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行政的长官,清代从一品。
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C
参将:明代总兵之下设参将分守各地。清代参将是正三品武官,仅次于副将一级。
参领:清代正三品官,副参领为正四品官。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宋元两代是宰相的副职。
朝列大夫:元明两代从四品文官。
朝奉大夫:宋代正五品文官。
朝散大夫:唐宋两代从五品文官,元代为从四品。
朝请大夫:唐宋两代从五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四品。
朝议大夫:唐宋两代正五品文官,明清两代为从四品。
刺史:西汉武帝废御史监郡之制,在全国置十三部州,每州派刺史一人,上受御史中丞管辖,下分别以六条监察十三州,其官阶低于郡守。后曾改称州牧。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改刺史为州牧,位居郡守上,掌握一州军政大权。自三国至南北朝,各州亦多置刺历,一般以都督兼任。隋以后,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隋炀帝与唐玄宗时曾两度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不久仍复旧称。唐代,节度、观察使兼领驻在地的州刺史,辖境内各州刺史均为其属官,刺史之权位渐轻。宋代以朝臣充知州,虽设刺史,仅属虚衔,并不赴任。元代废。宋代与清代,也往往用作知州的别称。
D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清代设立军机处,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代替,其称仅作为荣衔,授予军机大臣及内外各官资望特高者,为正一品。大学士皆以殿阁名入衔,明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无定员;清隆十年(1745年)以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文臣最高官位,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
都督:本意为统领,总领。始称于东汉末。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而都督中外诸军及大都督权位为最重,实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两晋劇匕朝因之。北周改都督诸军为总管。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之称。至隋文帝时,三都督并为散官。唐复旧称,设大都督府,后又分都督府为上中下。大都督(上都督)以亲王为之,遥领其任,亦常用为赠官。中叶以后,以节度使、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代置五军都督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分领京卫与各地卫所,为全国最高军政机关。后各卫所仅余空名,都督乃成虚衔。清初沿之,后废。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正三品。
定国将军:明代从二品武官。
定远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都察院: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初及建议机关明初,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l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因合称为科道。
都指挥使:明代各地设卫所,都指挥司是它的常设统帅机构,都指挥使是都指挥司的长官,与布政使、按察使分管地方的军政、民政和刑狱,正二品武官。
道台:道台是道员的别称。明清两代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一般为四品官。
殿中侍御史:唐代在京城监察非法事件的官,从五品,低于侍御史高于监察御史。
F
奉直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
奉政大夫:元明清三代正五品文官。
奉训大夫:元明两代从五品文官。
辅国大将军:唐宋两代正二品武官,明清两代在镇国将军之下设辅国将军。
驸马:“驸”就是“副”的意思。附马都尉与奉车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车的近臣。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驸马都尉,因此,驸马成为皇帝女婿的专门称号,而不是官职。明代沿用这个名称,清代没有这个称呼。
封疆大吏:指明代的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与清代的总督、巡抚。因皆系皇帝亲自任命,掌握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故称。
副将:明清两代副总兵改称为副将,仅次于总兵一级,为从二品武官。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清代正二品。
公、侯、伯、子、男:这是皇帝授封的爵号。“公”是“王”以下最高爵号。唐宋两代有国公、郡公、开国县公等级别,所食之邑从4000户至3000户不等。明代仅封侯、伯。
光禄大夫: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阶官的称号,从二品官。元明为从一品,清为正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
观察使:唐代朝延派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的官员,官阶由原官职而定,从御史中丞至六部尚书不等,大多为二、三品官。到了宋代,观察使与节度使均为荣誉称号,而非实职。
国公:唐宋元明时期,“王”以下的公爵一级,以古国名称国公,如“鲁国公”等。
国子监祭酒: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
国子监丞:唐代之后国子监丞均为国子监内部事务官。明清时期监丞职能是学监的性质,正七品官。
国子监博士:唐代之后,在国子监中分管教学的官员称作国子监博士及助教。
鸿胪寺卿:“胪”是传的意思,“鸿胪”是大声传颂的意思。唐代鸿胪寺卿既管朝廷的待客,又管司仪。明清两代专管朝廷的朝会仪节,正四品。
鸿胪寺少卿:鸿胪寺卿的副职,正五品。
户部尚书:户部的最高长官,主管全国的财政监督、民政事务。明代为正二品官,清代为从一品官。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怀远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从三品武官。
翰林院:唐玄宗开元初始置,本为各种文学技艺供奉内廷之所。至宋代,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属内侍省,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至于翰林学士供职之所,在唐为学士院,至宋始称翰林学士院,所设翰林学士等职,专掌声制诰诏令撰述等事。辽于南面宫中置翰林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代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归并于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院长官为学士,其下设有侍读学士、侍进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孔目;史官有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清沿明制,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略同于明代,统称翰林。其在南书房行走者,一般皆为翰林出身,官衔称南书房翰林。
翰林学士:唐宋两代翰林学士是为内廷草拟文字的官。而元明两代翰林掌院学士则是翰林院的长官,从二品。
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以下有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衔,都是作为文学侍从之臣,通称翰林官,正六品。清代翰林官极为闲散,官阶只有正七品,但在某些方面却享受五品以上待遇。
J
节度使:唐宋两代总管军民两政的地方长官。
金紫光禄大夫:唐宋两代正三品文官,元代为从一品,明清两代不设此官衔。
经略安抚使:唐代边疆地区设“经略使者”。“观察使者”还兼经略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此后大多以经略安抚使统管军民。明代只称“经略”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清代经略大臣在封疆将帅中居第一位,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建威将军:明清两代从一品武官。
郡王:隋唐以后,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并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顺承郡王等。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唐宋两代仅有八品官,明代为正七品,清代为从五品。
谏议大夫:唐宋两代翰林学士是为内廷草拟文字的官。而元明两代翰林掌院学士则是翰林院的长官,从二品。
嘉议大夫:元明两代正三品文官。
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任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明大九卿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九卿为部院以外独立机构主管官的统称,不包括六部尚书,然究指哪几种官,未见明文规定,记载亦多不一;小九卿则指示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将军:春秋时诸侯国以卿为将军,始有将军之称。战国时用为武官名。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临出征之统帅亦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度辽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繁,除沿用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等名号,其常置而有专职者仅为少数。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自唐至元也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并带将军号者。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小,在黑龙江、吉林、伊黎等边蝸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统帅的称号,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监军机处: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因掌理国家军政要事,故称。清雍正朝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汇机密,于雍正七年(l729年)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地近内廷,便于召见,十年更名军机处,用亲王、重臣充任,称为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然任命时亦按各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军机处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地方各部门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凡特旨简放大员,如大学士、六部、九卿、督抚、将军、提督、都镇、学差、主考及驻外使臣,皆由军机处开单请旨。咸丰中成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后,军机处之权渐移。宣统三年(1911年)内阁成立后撤消。
锦衣卫:明代官署名。洪武十五年(l382年)置锦衣亲军指挥使司,所属有南北镇抚司十四所,所隶有将军、力士、校尉,皇宫禁卫军,专掌侍卫仪仗。成祖以后,兼管巡察缉捕,为皇帝心腹,权力渐重。所属北司专治诏狱。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地位特殊。至明代后期,附势骄横,酷毒天下,成为明代弊政之一。
六部:从隋唐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又称“六曹”。其职务在秦汉时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门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随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掌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因逐渐设新的部,六部之名遂废。
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
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礼、宴餐、贡举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太宰。
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郎中:战国始役,汉代沿置,属光禄勋。其职为管理车、骑、门户,担任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则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逐渐不加区分。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之下的高级部员。正五品。
荣禄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一品文官。
明威将军:明代正四品武官。
秘书郎:唐代掌管四部书(经、吏、子、集)的文官,从六品。
内阁:明、清时的政务机构。明初,统治者为另强皇帝专制,废丞相,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以官名较氏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大学士为顾问。至成祖时,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以后,内阁权位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且不限于入值文渊阁,凡为四殿(中级、建极、文华、武英)、二阁(文渊、东阁)之大学士,均为入阁,地位接近于宰相。清代相沿,内阁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但因满族贵族握有实权,参预重要政务者又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的成员,故内阁职权乃趋低落。至军机处成立后,内阁成为传布谕旨、发布文告的机构。然名义上,仍为清代的最高官署。
骠骑大将军:唐宋两代从一品武官。
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为钦差。清代由皇帝特命并颁授关防的,称为钦差大臣。
儒林郎:唐宋两代正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从六品。
儒学教授:“教授”官职始于宋代,州设教授,县设教谕。清代府、厅、州、县均设儒学,儒学教授为正七品文官,而不称“经略使”,官阶比总督略高。清代经略大臣在封疆将帅中居第一位,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枢密使:“枢密”即中枢机密的意思。从唐代开始以宦官掌管枢密,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唐昭宗之后改为士人任枢密使。宋代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并逐步由同平章事兼任枢密使。清代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一般为一品官。
守备:明清两代正五品武官。
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宮廷近侍之职。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者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代以后,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明为正三品。清递升至正二品,尚书(从一品)同为各部的长官。
尚书:始置于战国,或称掌书,尚为执掌之意。秦为少府属官,掌章奏文书,职位甚低。汉武帝时,加强君权,成为皇帝身边的一个办事机构,又改尚书令为中书谒者令,以宦官担任,位不高而权大。成帝时设尚书四人,分曹办事。至东汉,称为尚书台,成为国家政务的中枢,从此三公之权力大为削弱。魏晋以下,治事益多,或设大曹,或设六曹。自隋唐开始,尚书省成为中央首要机关之一,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之制渐虚,行政权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尚书各官隶属之。直接对皇帝负责。清代相沿不改。
尚书省: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时曾改名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宋代沿置,尚书令无实际执掌,元丰改制后,尚书省掌执行皇帝命令,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兼门下省及中书省长官职务。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不设,清制同。
尚书郎:西汉始置。东汉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下,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事务,通称为尚书郎。也称“郎官”。
尚书令:“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唐宋两代尚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三国以及隋炀帝、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郡太守。此后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从四品官。
太尉:秦国旧有国尉,为中级武官,至西汉初始置太尉,为全国武将最高职衔。然为备顾问性质,很少实际军政职务,有事则置,事毕即省。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最尊,历代亦多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后世小说常用以借称高级武官。元代废。(
监察御史:监太宰:古代“太宰”为百官之长。宋徽宗时期,改尚书左仆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一般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太史:或称“太名令”.传说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
太常寺卿: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长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文官,唐宋两代为从四品,元明清三代为从三品。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主管传达王命、侍从皇帝出入、车马等职事,正三品。
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副长官,正四品。
太医:《周礼》有医师上士、下士,专掌医药的政令。秦、汉有太医令,主医药。汉初属太常,后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沿置。隋代置太医署,唐代同。宋改称太医局。元、明、清皆称太医院.职掌除医药政令外,主要为皇室的治疗保健服务。后泛称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也作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
同知:府的副职称为同知,如一府的主官称为知而府的佐官称为同知。明清时期,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通判:北宋初年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乎与知州相同,名为佐官,实际上是与知州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到了南宋,知州职位较轻,通判职位就更轻了。明代知府以下设通判,定为六品官,实际上与同知没有区别。
T
通奉大夫:元明清三代从二品散官。
通议大夫:唐宋两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提督:明代总兵上一级的武官。清乾隆以后提督固定为从一品。明代驻防京师的京营设有提督,南京置操江提督。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总兵亦间有加称提督者。万历时始专设提督,然不常置.清代,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通常为一省的高级武官,受总督或巡抚节制。官场习称“军门”。所属有镇、协、营、汎各级,所直按统辖的绿营兵,称为提标。又,沿江海地区则专设水师提督。
W
武功将军: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略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武官。
武略骑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义将军:元明两代从五品武官。
武义都尉:清代正三品武官。
武节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将军:元明两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武德骑尉:清代正五品武官。
武翼都尉:清代从三品武官。
武显将军:清代正三品武官。
文林郎:从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
X
洗马:洗马即前马,也是先驱的意思,是太子的侍从,一般为三品。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一般仅有六品官。官阶虽不高,但可以与省区行政领导分庭抗礼,知府以下要服从他的指使,事毕回京。
巡抚:明代设置,明代凡是文职官员奉命出朝,统称“巡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曾遣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然非常设之官。至宣德时,始于关中,江南等处专设巡抚,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与总督同为封疆大臣,以巡抚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巡抚的职责随时随事随人而施。清代巡抚为从二品。(
御史大夫:秦始皇时始设。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制诏的传达和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常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称大司空、司空,徒有虚位.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隋唐所置御史大夫,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代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
御史:周代始设置。称“柱下史”,掌法令,地位不高,战国时在国君身边掌记事与文书。汉以后多称侍御史,一般即称御史。职权专主纠察。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宋沿之。至明清仅存监察御史,公道行使纠察,明代并有分任出过者,如过按御史、巡漕御史等。
游击:为总兵总理军营事务,称为镇标中军游击。明代参将之下有游击将军;清代次于参将一级,为从三品武官。
员外郎:“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唐代为六品,明清为从五品。
尹:商代、西周时的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官多称尹。汉代开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如京兆尹、河南尹,明清的顺天府(北京)府尹、应天府(南京)府尹等。元代,州县长官称尹,后因亦用以称州县官。
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两代从三品文官,元代为正一品中的最低一级。
Z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元代废除三省制,中书令是唯一的最高国务长官。明清两代废除中书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或称国相),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事务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南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
清代把主簿看做是杂职,并将它裁减。
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官。
正议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县令:秦汉定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基层单位,人口满万户以上县,其主官称县令;不满万户者,称县长。唐代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之分,无令、长之别。宋代县令之名虽存,然多以京朝官执行其职务,称为知某县事。元称县尹,明清称知县。官场中习惯以“大令”为县令的尊称。
显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信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
相国: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强大的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亦有设置者。战国时各国先后设相,称为
相国、相邦,为辅弼国家之意,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唯楚国,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终战国之世未设相。秦代以后成为君主以下的最高官职。唐以后多用作实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宣德郎:唐宋两代正七品文官,明清两代从六品、正七品文官。
宣抚使:宋元明清四代镇抚一方的军政长官,官阶由原官衔定,一般是二三品。
宣议郎:唐宋两代从七品文官,明代正七品。
宣慰使: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中,宣慰使是最高的官职,从三品官。
宣武将军:元明两代从四品武官。
宣武都尉:清代从四品武宮。
宣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宫。
Y
御史中丞:亦省称“中丞”。汉制,御史大夫下有御史中丞。西汉末,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晋以后又不常置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遂成为事实上的御史台长官.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的威权颇重。后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之副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之御史中丞。又,清代因巡拶兼右副都御史,故亦称巡抚为中丞,相沿为俗。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清代正二品武官。
总督:明代始设,原为临时差遣,有管辖地方与管辖专务的不同,如总督某处军务或总督漕运等。至成代中,以韩雍总督两广兼巡抚广东,开府于梧州,始成定制。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兵部尚书衔省为从一品。事实上,总督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已成定例。此外,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专管河道或漕动事务。在官场中,通称总督为“制军”、“制台”,尊称“制宪法”,省称“督”。与布政使、按察使合称“三大宪”。
转运使:唐代经理江淮米粮、钱币、物资运输的官员。宋代称漕司,明清两代称漕运总督,一般是二品官。
召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品武官。
昭武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武都尉:清代正四品武官。
昭勇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宰相、丞相:“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辅佐的意思。我国历史上有“太宰”“丞相”的名称,而并无“宰相”的官名。但人们习惯上把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称为“宰相”。秦代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东汉的司徒等于丞相,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却是尚书令。从魏晋至隋唐,基本上是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宋神宗时期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期又改为左右丞相。元代至明初以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明永乐年间之后,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清雍正年间之后,军机大臣是事实上宰相,而内阁大学士是名义上的宰相。
资政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善大大: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德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振威将军:清代从一品武官。
镇国将军:明清两代从二品武官。
镇国大将军:唐宋两代从二品武官。
詹事:宫廷中太子的属官,正三品;少詹事为正四品。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宋初革前代藩镇之弊,留节度使于京都,不设刺史,在升府之处,命朝官文臣出任长官,称为知(主持)某府事,简称知府。如以前任宰臣资格出任一府之事,则称为判某府。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职名,管辖州县,为府一级行政长官。清代沿称,由朝廷在京宫中选授外放。
知县:宋代县的最高长官。元代称县尹,明清两代知县为正七品。
县境职官:汉代设县令;晋代增设主簿、录事;唐增设县丞、县尉、参军;宋设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庆历后增设教职,有教谕、训导、直学;元代设县达鲁花赤(即县令)、县尹、县丞、主簿。后升县为州,设州达鲁花赤、州尹、同知、州判、州尉、典史、巡检、驿丞、税务副使、茶司提领,教职仍设教谕、训导、直学;明废州复县,设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巡检、驿丞,教职有儒学、学正、训导。清代县境职官设知县1人,主簿1人(后裁),典史1人,巡检1人,驿丞1人,教职有教谕1人,训导1人。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知州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明初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亲王任宗人令,为其长官。其后事权归于礼部。清沿置,改宗人令为宗令,下设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以亲王以下皇族担任。其事务长称府丞、理事官,其下有经历、主事等。
御史大夫:秦始皇时始设。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制诏的传达和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常以御史大夫递补,并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称大司空、司空,徒有虚位.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隋唐所置御史大夫,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代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
御史:周代始设置。称“柱下史”,掌法令,地位不高,战国时在国君身边掌记事与文书。汉以后多称侍御史,一般即称御史。职权专主纠察。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宋沿之。至明清仅存监察御史,公道行使纠察,明代并有分任出过者,如过按御史、巡漕御史等。
游击:为总兵总理军营事务,称为镇标中军游击。明代参将之下有游击将军;清代次于参将一级,为从三品武官。
员外郎:“员外”是定额以外添派的人,唐代为六品,明清为从五品。
尹:商代、西周时的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官多称尹。汉代开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如京兆尹、河南尹,明清的顺天府(北京)府尹、应天府(南京)府尹等。元代,州县长官称尹,后因亦用以称州县官。
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两代从三品文官,元代为正一品中的最低一级。
Z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元代废除三省制,中书令是唯一的最高国务长官。明清两代废除中书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或称国相),是丞相的副职.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属官员。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的意思。中央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规的事务官,唐代列为从七品,其他官署南主簿为八、九品,县主簿为九品。
清代把主簿看做是杂职,并将它裁减。
正奉大夫:元明两代从二品文官。
正议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正三品。(
总兵:明代总兵官阶无定制。清代正二品武官。
总督:明代始设,原为临时差遣,有管辖地方与管辖专务的不同,如总督某处军务或总督漕运等。至成代中,以韩雍总督两广兼巡抚广东,开府于梧州,始成定制。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兵部尚书衔省为从一品。事实上,总督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已成定例。此外,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专管河道或漕动事务。在官场中,通称总督为“制军”、“制台”,尊称“制宪法”,省称“督”。与布政使、按察使合称“三大宪”。
转运使:唐代经理江淮米粮、钱币、物资运输的官员。宋代称漕司,明清两代称漕运总督,一般是二品官。
召信校尉:元明两代正六品武官。
昭武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武都尉:清代正四品武官。
昭勇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将军:元代称大将军,明代正三品武官。
宰相、丞相:“宰”是主持的意思,“相”是辅佐的意思。我国历史上有“太宰”“丞相”的名称,而并无“宰相”的官名。但人们习惯上把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称为“宰相”。秦代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东汉的司徒等于丞相,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却是尚书令。从魏晋至隋唐,基本上是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宋神宗时期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期又改为左右丞相。元代至明初以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明永乐年间之后,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清雍正年间之后,军机大臣是事实上宰相,而内阁大学士是名义上的宰相。
资政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善大大: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资德大夫:元明两代正二品文官。
振威将军:清代从一品武官。
镇国将军:明清两代从二品武官。
镇国大将军:唐宋两代从二品武官。
詹事:宫廷中太子的属官,正三品;少詹事为正四品。
知州:州的长官,一般是六品或五品。
知府:宋代知府职略高于知州。清代知府为从四品。宋初革前代藩镇之弊,留节度使于京都,不设刺史,在升府之处,命朝官文臣出任长官,称为知(主持)某府事,简称知府。如以前任宰臣资格出任一府之事,则称为判某府。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职名,管辖州县,为府一级行政长官。清代沿称,由朝廷在京宫中选授外放。
知县:宋代县的最高长官。元代称县尹,明清两代知县为正七品。
县境职官:汉代设县令;晋代增设主簿、录事;唐增设县丞、县尉、参军;宋设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庆历后增设教职,有教谕、训导、直学;元代设县达鲁花赤(即县令)、县尹、县丞、主簿。后升县为州,设州达鲁花赤、州尹、同知、州判、州尉、典史、巡检、驿丞、税务副使、茶司提领,教职仍设教谕、训导、直学;明废州复县,设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巡检、驿丞,教职有儒学、学正、训导。清代县境职官设知县1人,主簿1人(后裁),典史1人,巡检1人,驿丞1人,教职有教谕1人,训导1人。
州牧:唐宋京畿的地方长官称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降为与县略相等的地方长官,但文字上仍尊称为知州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正七品。
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明初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亲王任宗人令,为其长官。其后事权归于礼部。清沿置,改宗人令为宗令,下设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以亲王以下皇族担任。其事务长称府丞、理事官,其下有经历、主事等。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