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影视资料图)
雷天:《复活的历史》以一段战争疑案开篇,就是陈胜、张楚政权的周文部队为何在破咸阳指日可待之时突然停止了进攻。司马迁的《史记》却没有翔实的记载,而您用合理的推测和实地考察的结果给出了答案。类似的谜题对理解秦帝国何以崩溃是真的非常重要。还是您为了使得这段历史看起来更生动所采用的一种悬念写作方式?
李开元:让历史更生动肯定是需要这样做的,历史本来就是生动而悬念重重的,但是主要还是让我们对历史理解更真实、合理。这次战斗对秦帝国什么时候灭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时周文军几十万部队已经打下函谷关,进入到离首都咸阳大概只有200里左右的戏水东岸,在那里已经可以望见咸阳了。当时咸阳是什么情况呢?二世政权一片慌乱,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事情这么突然,在咸阳近郊征兵都来不及。周文军只要过了戏水,一鼓作气就直捣黄龙了。一旦攻下咸阳,哪怕秦政权在别的地方还有军队,但首都陷落了,秦帝国马上就面临覆灭的命运。但是,周文到这个地方突然停止了,把军队停驻在戏水东岸。章邯就利用他们停下来的机会回到咸阳,面见二世,建议释放在骊山修秦始皇陵的刑徒和工人,发给他们武器,编制成军队。经过讨论,秦二世同意了。章邯回到骊山实行作战计划,把周文军击退。章邯从骊山200里到咸阳,请示开会后回到当地,再释放这些人入军队要多少时间,我想最快也要几天。
任何读史书的人,读到这里都会产生疑问。有些历史学家力图对这个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他们说周文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严重的军事上的错误。这个解释非常勉强。周文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军事将领,他曾经在楚国大将项燕部下做过军事参谋,他这次的目的就是带一支部队偷袭,绕过秦军防守,直接攻入咸阳。他们的战略目的就是快速攻占。所以犯错误的说法完全解释不通。
我读到这个地方也产生了疑问,就想做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注意到《汉书》的记载是不一样的。《汉书》说周文军到戏水以后,章邯"据破之".这个据就是据险而守,破就是进攻而击败他。根据汉书的提示和暗示,这个时候应该有两次作战。第一次是章邯军在戏水这个地方堵住了周文军,为章邯争取到了时间。他回到咸阳,经朝廷批准,释放骊山的人编入军队进行第二次进攻,才把周文打回去。根据《汉书》的提示,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但是,我并没有停止在这个地方。
我想,必须到当地去看一下。我到骊山、戏水、渭水之间的地方去看了看,恍然大悟。由西向东流的渭河,刚好在这个地方,流向突然改往东南走,然后再往北又向东流去,它和秦始皇陵的所在地骊山之间形成一个瓶颈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从函谷关到咸阳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个通道口就是秦国保卫首都的精锐部队--中尉军的驻地。非常有意思的是,兵马俑就是以这支军队为原型塑造的,监工就是章邯。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我做了一个整体复原:当周文几十万大军到达戏水东岸的时候,中尉军已经驻防在西岸。这支军队非常精锐,估计五万人左右。五万人进攻可能兵力不足,但据险防守绰绰有余。所以这支军队就把周文军挡住了,章邯得以回到咸阳,准备第二次作战。
不过,我之所以花气力复活这次被遗忘了的战争,除了破解疑案外还有别的理由。理由之一,希望利用出土的兵马俑来复原古代的战争实况。我们知道,由于文言文表现力的限制和古代史家笔法的问题,史书中对战争的记载往往是一笔代过。比如《史记》中记载最详细的垓下之战,也不到一百字,完全没有细节。兵马俑出土以后,我们才算是第一次了解到秦汉军队的武器装备、人员布阵的细节。所以,我在书中忠实地使用兵马俑军团的武器装备和人员布阵作战,算是弥补史书之缺漏吧。
理由之二,通过复原这场战争得到一种复活历史的典型方法,也就是通过四个步骤复活历史。1、史书记载。2、出土史料。3、现地考察。4、复活型叙事再现历史。也算是一种方法论的尝试。
雷天:司马迁也是比较注重实地考察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忽略这个史实,只有一个"军焉"?
李开元: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这是古代史的特点。古代史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挂一漏万".司马迁的《史记》就那么点字,历史是万万千千的,《史记》告诉我们的只是星星点点。古代史整体来说留下了大量的未知,或者是漏记。
第二,司马迁还有自己的苦衷。他写《史记》的时候,距离这次战争一百多年了。他开始写的时候就抱怨连天,说没有材料。秦始皇焚书把各国的史书烧毁了,而秦国的史书也残缺不全,项羽进来又一把火烧了。所以司马迁很受限制。我估计在这两种原因的交错之下,他也只能根据残缺的史料作残缺的撰述。
雷天:类似这样的疑案您大概发现了多少?
李开元:太多了。比如在这本书里出现的赵高的问题。我们历来都说赵高是宦官,实际上这是一个冤案,起码有一千年的冤案。我在书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也有考证的学术论文。
最后一代秦王子婴,他究竟是谁的孩子一直不清楚。我大致做了一个破解,他应该是秦始皇大弟弟长安君成峤的儿子。
还有更有趣的,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一直不知道。我做了一个破解,皇后应该是楚王的女儿。我还把秦始皇的表叔也找出来了。他就是昌平君,与项羽的祖父项燕一道反秦的神秘人物,最后一代楚王。
再如,项羽破釜沉舟渡过的究竟是哪一条河。在书里像这种类似的东西太多了,有些我还没有写进书里面,准备在第二本里面继续写。比如项羽最后是被谁杀的,竟然都是旧秦军的将士。
可以说历史里面到处是没有破解的谜,正等着大家一起来破解。
雷天:确实,历史中很多疑案需要破解,但也许有些谜案跟理解重大历史事件没有关系,属于琐碎的考证。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您怎么选择?
李开元:我并不是去犄角旮旯找这些谜,我做历史叙述是把历史作为一个活的过程,一步步地把它复活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会发现很多具体的问题,不把它们弄清楚就留下了史实上的缺陷。这些具体的疑案都是在做整体历史叙述当中发现的问题。
实际上,这本书后面有一本考证性的,或者叫作研究性的书作支撑。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历史叙事,在《资治通鉴》后面,有支撑叙事的研究《通鉴考异》,这是我学习的典范。在叙述当中出现的种种疑问,我都把它列出来作问题研究的条目。现在只是根据需要,把条目里的问题拿出一个两个来,做了详细的解决,来不及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