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龙的传人》唱的不是辛亥革命,但此时此刻,用它来提括彼时彼刻,却是再合适不过。百年前的武昌,以及之前、之后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百年来众说纷纭,当局者不清,旁观者更不明。但历史不容许不清不明,同时正因为它的不清不明,更需要每一个研究者穿越百年迷雾,廓清、袪魅、还原。百年弹指,殷鉴不远,让我们听听,历史会告诉我们些什么……
大势所趋:自发剪辫渐成风潮
因为派出了留学生、驻外使节,国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接触当中,辫子就成了一个累赘,甚至是一个耻辱,负面影响很多。男人留这么长的辫子,不仅极不卫生,也给体育和军事训练带来很大麻烦。这都跟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所以辫子不能不剪。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傅老师你好,关于辛亥那年的人和事,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回顾和梳理。今天我们想暂时把眼光从宏大叙事上移开,关注那场关乎民族命运大转型中的小物件———辫子。百年前,那根小小的辫子,不仅有着符号学上的意义,也有政治学、社会学、甚至是经济学上的意义,它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信息,有不少的腥风血雨都是因它而起。而你近期也作了晚清辫子的研究,你觉得,对于满清来说,辫子意味着什么?
傅国涌:女真人是马上的民族,以打猎捕鱼为生,前头剃发脑后结辫,是为了穿山越岭枝藤不刮发,射箭瞄准眼前无乱发遮挡,白天盘在头上便于生产劳动,晚上解下来可当枕头。从宋以来,一直都是这样下来的。但汉族人没有留辫子的传统,清兵入关后,建立起满清政权,清廷才强迫汉人学女真人的样子留辫,这样才表示忠于满清。刚开始汉人当然不愿意,但当时有一句很恐怖的话,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血腥镇压后,留辫子慢慢变成了中国人的常态,不留辫子反而成了异端。辫子,就意味着汉族对满族的臣服。从1644年清兵入关算起,中国人一共留了267年的辫子。
南都:因为这样的原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就强行剪辫吗?
傅国涌:不,剪辫并不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晚清,就有许多王公大臣提出剪辫子的愿望。
南都: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满清亲贵有此“背叛祖宗”的想法?
傅国涌:因为那根辫子在中国人脑后拖了两三百年以后,不少人都意识到,它太累赘,太落伍了,特别是走向世界的时候。比如,1872年容闳带往美国留学的幼童,脑后就都拖着辫子,因为清廷严令不许剪辫。到了美国后,美国小孩常常跟在他们后面喊“中国女孩子”,甚至把辫子侮辱为“猪尾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幼童就把辫子盘在头顶,还用帽子使劲压住,生怕美国人看见。只有极个别幼童违反规定把辫子剪掉了,因为留辫子实在不卫生,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方便。
南都:现存史料中,有否记载最早剪辫子的人及其年代?
傅国涌:没有。现在知道得比较早的是,19世纪70年代,就有幼童到美国读书了,他们中有几个比较早地剪了辫子。1900年,章太炎在上海当众剪掉辫子,在全国引起轰动。之后,剪辫就比较普遍了,1902年以后,中国大规模地往日本派留学生,他们中不少人到了日本,就都剪掉了辫子。在国内,剪辫子的呼声也逐渐高涨。1903年1月15日《大公报》发起以“剪辫易服说”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讨论能不能剪辫子,引起很大的反响。
南都:这个时期主要是哪类人率先剪辫子?
傅国涌:1902年后,剪辫在两个人群里面流行了,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新军。1908年慈禧出殡的时候,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拍下当时的照片,骑在马上的新军的士兵,脑后光秃秃,看不到辫子。里面有几种可能性。第一是没有真正剪光,剪了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还有一点小辫子盘到头上,由于他们的帽子很浅,如果是很粗大的辫子盘到头上是看得出的,会把帽子顶起来的。这些实证,可以看到辫子在当时的情况。
留学生中剪辫子的就更多了,因为他要穿西装,留辫子不太合适。当然也有部分留日学生不敢剪,拖着又怕笑话,也是盘到头顶,戴上学生制帽,被鲁迅称为“富士山”。不仅留学生,国内新式学堂的学生也出现剪辫的风气。有一些学生在学堂里面剪了辫子。1903年,《大公报》报道,江南新学国民以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子。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学生基本都剪去辫子。胡适回忆录就提到,他在上海公学时,见到一些过激的同学强迫有辫子的同学剪辫。所以剪辫子这件事情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这些年轻人当中,或者国外留学的人里面已经很普遍了。刚才说过,满清朝廷里面,也有部分人主张剪辫子。
南都:当时清朝有哪些大臣提出要剪辫子?
傅国涌:戊戌变法时,康有为给光绪上了一道《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呼吁光绪帝率先断发易服装,给国民做个榜样。他列举的理由有:“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但不久发生流血政变,光绪帝被幽禁,断发易服之事当然也就不成了。
1905年,清末重臣爱新觉罗·载泽、司法部长戴鸿慈到西方考察宪政,四十多个随员中剪辫子的占了一半,包括翰林、道府、武员等,都是有功名的人。年轻贵族中,不少人在革命前就剪掉了辫子。1909年军谘大臣、阅兵大臣载涛贝勒提出要剪辫子,得到萌昌、善耆、邹嘉来、载泽、戴鸿慈等王公大臣的支持和呼应。后来被彭家珍炸死的良弼,就率先剪去了辫发,在当时守旧派中,成为需要警惕的“新人物”。
南都:这段时期,清廷对剪辫的态度有没有改变?
傅国涌:一般都是这样:犯禁的人多到一定程度,禁也就难禁了。辛亥前几年,大势所趋之下,清廷只能允许臣民有剪辫自由,默许了剪辫子的人不坐牢、不砍头。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