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谈判意外地卡在战俘问题上了。中朝方面坚持战俘全部遣返,美国和南朝鲜坚持“自愿遣返”,两方就此相持不下,以致其他问题解决后,朝鲜战争还是长时间不能停战。
由于在以往的谈判中,美国方面实际上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因此,它极力想利用战俘问题为自己在朝鲜战场上所受到的挫折,捞回一些面子。而李承晚政府和蒋介石政府,也抓住这个机会,千方百计地插手其中,想在反共宣传上或充实军力上为自己捞一些好处。这种情况使谈判复杂化并且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谈判拖延到1952年夏天,7月13日美国把它同意的遣返战俘人数从最初的7万人增加到8.3万人之。
1952年7月14日,金日成给毛泽东发了电报,建议接受美国人的提议,尽快就停战问题达成协议。他明确讲,因为几万名战俘,北朝鲜方面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损失,仅7月11日到12日夜,平壤居民就因为敌机的狂轰滥炸死伤了6000多人。但是,毛泽东于第二天告诉他说:这样做“必然会使敌人更加自负傲慢并有损我们的形象。”中朝之间的分歧在于,毛泽东认为必须坚持遣返全部战俘,金日成认为这样不利,因为每天损失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未能得到遣返的战俘人数。
对此,斯大林再度表示了对毛泽东的支持。他指出:“毛泽东是对的。”战俘问题在10月份再度陷入僵局,并导致停战谈判长期休会。1953年2月22日,美国方面首先做出姿态,打算恢复谈判。这一天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发表声明,建议根据(《日内瓦战俘公约》的有关规定,先行遣返病伤战俘。但对美国人的这种态度,毛泽东并不认为重新谈判的条件已经成熟。结果,直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逝世,在苏联政府的态度首先改变之后,中国方面的态度才得以改变。
苏联政府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与斯大林在世时有了极大的不同。既然苏联也持如此态度,毛泽东自然不能单方面坚持遣返全部战俘的立场。很快,中国公开表示有条件地接受美国的所谓“自愿遣返”原则。又经过了一系列的交涉,双方终于就战俘问题于6月8日达成妥协。战俘问题基本解决后,朝鲜停战问题也就很快解决了。到7月27日,交战双方正式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至此,朝鲜战争总算是结束了。
必须看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条件下来结束朝鲜战争,对中国未必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毛泽东甚至确信部队已经具备了重新夺取汉城的能力。他明确讲:“如果再打八个月,我们可以打垮他们的全部阵地。假如在这之后进行和谈,我们可以取得更有利的条件。”几十年后彭德怀也谈到这一点,他颇为惋惜地说:“当时我方战场组织,刚告就绪,未充分利用它给敌人以重大打击,似有一些可惜。”
整个朝鲜战争中,最让中国人感到遗憾的其实就是战俘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最后只得到了7110名战俘,更重要的是,1.4万名志愿军战俘“拒绝遣返”这件事本身,便利了美蒋的反共宣传,有损于新中国的政治形象。
(原文摘自《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