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赵登禹殉国现场照
昨日(2012年04月24日),因公务回国的旅日作家萨苏拿出三份出自日本的档案,亲手交给抗日名将赵登禹的女儿赵学芬。档案中详细介绍了赵登禹在南苑战役中的战斗经过及遇伏牺牲的细节。
赵登禹女儿称首次了解细节
昨日(2012年04月24日)上午,在海淀区马甸桥附近的住处,78岁的赵学芬接过远渡日本而来的一摞资料,包括两部档案和一部图集,里面用日文记录着赵登禹战场上牺牲的经过和最后的容貌。
时常卧病在床的赵学芬很少见客,但在得知萨苏将带给她这些史料时,她决定“一定要见”,“以往只知道父亲在南苑牺牲,但没有这么多细节。”赵学芬说。
据国内的历史资料记载,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于丰台区南苑大红门处遭到日军伏击殉国,年仅39岁。
昨日,萨苏坐在赵学芬的身旁,用手指着档案,一字一句为她翻译那些竖排书写的日文,“日军发现步兵部队中的一辆小轿车,架设机关枪连续射击……29军溃散后,日军在车内发现,一个身着军便服的人端然自若,坐在后座的座席上,前额部和胸部被子弹击中。”
在萨苏为赵学芬整理的另一部图册中,被日军认定的赵登禹所乘汽车,车身上千疮百孔,满是弹痕。
萨苏认为,日军的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历史学家考证,但作为战斗结束后日军的一个记录,这些资料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旅日作家偶然发现史料
已过不惑之年的萨苏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目前是一家驻日美国公司的工程师。在中国,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研究抗战史料的作家,东北抗日联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历史一直是他钻研的重点。此次有关赵登禹将军的史料,是他偶然发现的。
“我在一次资料淘宝中,发现了1937年日本出版的一本杂志,上边刊登了一张由日本摄影记者拍摄的赵登禹牺牲时坐的车。”萨苏说,这张照片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在一次前往日本京都亚洲历史博物馆查阅资料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电子系统中几经搜索,发现了5份有关史料,其中对赵登禹的牺牲,用到了“名誉地战死”一词,“用我们的说法,就是光荣牺牲,从文字表述看,日军对赵将军也心存敬重。”
随后,萨苏将这些史料拷贝,并在博客上登了启事,希望熟识赵登禹将军后人的人士帮助联系,最终,一名抗战史爱好者陆先生帮他联系到了赵学芬。
相关链接:记录称赵登禹率军“防守坚固”
在日本1939年发行的《大陆战史》南苑战役部分的记录中,日军对赵登禹死守南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赵登禹带领29军的殊死抵抗,被日方描述为“白日下的噩梦”。
“日军在空军的掩护下,进攻南苑和西苑,南苑是敌军的重要据点,在北平的南方约8公里,是旧城的外缘,现在是中国军队的兵营和飞行场,在这里守卫的是支那名将赵登禹……战斗是在雷雨之中爆发的,尽管日军进攻猛烈,但是,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几经阻战无法容易地将它拿下。”
“我军的编队轰炸和炮击不断地进攻……但是敌军仍以必死之决心,以猛烈的火力朝我军射击,火力始终没有减低……此战惨烈之极,白兵战到处发生,我方死伤数量不断增加。”
“南苑的战斗终于迎来最后的时刻,我军的苦斗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如同铁石一般的坚阵终于在下午1点钟左右,被我们完全攻占了,此时,风已经停了,天空中停留着几点残云,士兵头上出现了阳光,地面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尸体,这就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