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使刘邦愿意将"下邑划策"的大功记在张良名下,张良也是断然不敢领受的。既如此,让我们来省视被后人推崇为是张良第二大功的"阻止分封".
"阻止分封"发生在楚汉相争进入相持阶段。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河南荥阳,内心焦虑无比。手下谋士郦食其向刘邦建议,虽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被秦始皇给灭掉了,但六国的后人还在,他们坚定的追随者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想扩大统一战线,壮大我们的力量,不妨分封六国的后人。刘邦认为言之有理,马上铸造印信,准备在第一时间立六国的后人为王,以争取他们和自己一起抗击项羽。
张良闻言大惊,列举了八大理由,坚决反对分封六国后人。
张良认为,在项羽强、刘邦弱的形势下,分封六国后人,只会有一个恶果--被分封的六国后人随时会投靠项羽。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因为项羽实力强大,大树之下,寸草不生,被刘邦分封的六国后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唯一的生路就是投靠项羽;第二,项羽形象正面,不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是人民公敌,既然如此,刘邦又有多大的把握能确保六国后人一定会站在自己的一边呢?天资过人的刘邦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利害,第一时间派人将铸好的印信予以销毁,分封提议就此罢止。
此即为张良被后人称颂的第二大功劳,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似乎也没有。
因为,分封六国后人以争取民心,第一个实践者是项梁,项梁扶立起来的是楚国后人熊心,熊心被命名为楚怀王。项梁死后,楚怀王熊心认为自己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他横下一条心,搞了几个大动作,给项羽下了不少绊子,直接成为了项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项羽大封天下之后,冒着巨大的政治和道德风险,派人谋杀了楚怀王。从此之后,这件事情就成了项羽本身的一个把柄,一直被对手揪来揪去。作为一个做事缜密的人,张良对于刚刚过去的这段往事一定不会陌生,也不应该陌生。既有前车之鉴,张良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后人就显得十分自然。因此,阻止分封只是正常人的正常思路,说此举显示了张良的雄才大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刘邦对于张良的评价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张良的这些重大贡献中,既没有显示出"运筹帷幄"之势,也和所谓的"决胜千里之外"有些驴唇不对马嘴。那么,张良介入过具体的战略或者战术吗?如果介入过,他有过辉煌的战绩吗?张良的人生历程中,到底有没有过"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生传奇呢?
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张良最初的计划也是单干,他试图组建自己的武装。但是,令人汗颜的是,张良大张旗鼓地吆喝了很长时间,也只忽悠来一百多人。如此势单力薄,显然干不成什么大事,张良只好罢手,决定投奔更大的山头。
这就是"神人"张良出道之时的尴尬经历。
张良起兵不成,就投奔了项梁。在项梁的麾下,张良做了一件得意的事情,那就是成功地说服项梁封韩国的后裔韩成为王。此事张良居功至伟,因此,张良被韩王成封为申徒(申徒约略相当于诸侯国的相,只是张良管理的事情更多)。不仅如此,张良还从项梁那里要来了一千多名士兵,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在从前韩国的领地作战。
项梁为什么对张良如此慷慨,不仅言听计从,而且还给兵给粮?这也许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张良的祖上曾经连续五代做韩国的相,而项梁的祖上则世世为楚将,二人同是名门之后,相互之间自然易于沟通;第二,张良在当时是个传奇人物,他曾在博浪沙用大铁椎袭击过秦始皇。
张良是韩王的申徒,对部队有绝对的指挥权,他的战场处女秀,战绩如何呢?
《史记》是这样说的:"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很明显,司马迁写得很含蓄,说白了就是,张良和韩王带领自己的部队,有时候能攻下几个城,可是秦兵总是很快就又夺去了。既然总是被秦兵给夺去,那就注定张良他们永远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只好打游击,所以"往来游兵颍川".说打游击战,显然是司马迁给张良留足了面子,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张良根本没能占领任何一座城池,没能开辟出来一块像样的根据地,所以只好四处打游击。
这就是张良作为独立军事指挥官的全部业绩,这就是自称圯上老人在传弟子,自称拥有传奇兵法的神人张良的全部业绩。这份业绩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惨淡经营、不堪回首、不值一提。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作为政治家,张良也没有多少独立思考;作为军事家,张良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刘邦为什么要把张良认定为汉初三杰的第一名呢?刘邦是心肌缺血还是大脑进水?
显然都不是,刘邦大事小事都聪明,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几乎没有一时糊涂的记录。
那么,对于刘邦来说,张良的存在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张良的功勋到底又在哪里呢?
张良的存在对于刘邦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要从张良的身份说起。
张良的身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显赫贵族+"职业革命家".
张良是韩国显赫的贵族,他们家曾连坐韩国五代相位,因此,张良不是"官二代",而是"官六代".这一身份,秦末义军将领中无人可以比肩。
只是张良时运不济,尚未来得及做官,韩国就被秦国给灭了。国没有了,张良就没有了家,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国破家亡"吧。因此,张良心里充满了国仇家恨,张良的敌人就是秦王嬴政!张良发誓要把仇恨化为行动。
张良说到做到。他的弟弟死了,他不按规定的礼节、规定的标准厚葬,而是将弟弟草草掩埋,省下钱来暗中反抗暴秦。国家已亡,张良知道用常规的手段已经很难再和秦国对抗,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未果,张良深受启发。通过努力,他找到了一个大力士,他和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向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发起了致命一击。遗憾的是,张良他们掷过去的一百二十斤大铁锤仅仅砸中了秦始皇的副车。侥幸死里逃生的秦始皇在全国开始了大规模搜捕,张良从此就成为了传说。张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断然出手和项羽、刘邦相比,也许更能看出张良的独特之处:项羽见到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秦始皇,说:"大丈夫当如此!"张良见秦始皇,则什么也不说,直接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掷了过去。在张良飞翔的大铁锤面前,项羽和刘邦难道不应该惭愧一下吗?
"博浪沙刺秦王"发生在公元前218年,此时距离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还有九年。九年的跨度足以说明张良激进的精神和热情。因此,张良是一个走在了时代前列的"职业革命家",是被朝廷记录在案并且唯一健在的"职业革命家".张良的身份直接和两个字相连:"贵"和"红".而这两个字,又必然使张良成为秦末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张良无疑就是秦末的良心,是秦末大起义的元老级人物,更是秦末大起义的标志性人物,而对于这样的"职业革命家",秦末起义阵营中的所有人等都注定了必须保持敬意。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