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炫世雷台墓

时间:2013-07-01 08:25来源:《陇上藏珍》 作者:祝中熹 点击: 载入中...


  雷台位于武威城北约一公里处。这是一个高8.5米、南北长106米文艺演出西宽60米的人工夯筑土台,台上有可能属明代的庙宇建筑。1969年10月,当款子农民在该台西南面挖防空洞,偶然打通了一座古墓坑,发现墓内有许多铜车马和其他文称。当时这里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所在地,队干部当即将墓中文物搬运至生产队库存房保管,并编制了器物入库清单。经公社书记汇报县上后,即将文物运到县文化馆。不久,省博物危害性会同县文化危害性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


  这是一座东汉后期开始流行带有封土和墓道的多室砖券墓。墓室部分总长19.2米,最宽处10.3米,深约8.6米。虽以前曾被盗过,但遗存尚多,出土顺物多达231件,另有28000多枚钱币。对墓葬时代,学界认识不太一致。清理报告依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的时代特征,判断为东汉晚期墓,多数人同意这一结论。至于墓主人是谁,目前还有争论,不过,根据墓中所出铜俑多件背刻“张氏奴”或“张氏婢”,一只制作粗糙的陶碗上刻有“张家奴字益宗”,可知墓主为一张姓贵族。墓中还出有4颗龟钮银印,其中两颗印文可辨“将军”字样。再参以所出铜车马仪仗队列的豪华气魄,对照汉代舆服制度,清理报告认为墓主应为秩比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这个官员具体是谁,笔者以为,根据墓中出土的铜马中有8匹胸刻铭文,显示墓主为“冀张君”,其官职为“守张掖长”及“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冀”为东汉汉阳郡的冀县,今甘谷域内。“守”为汉代官吏任免制度术语,意为试任、暂署。张掖当时是武威郡属县,治所在今武威县南境。汉制,“县万户上上为令,不满为长”。“左骑千人”为武官名。史载武威郡确有左骑千人的建置。依据马铭,雷台墓主应为原籍冀县的张姓将军,任过张掖长,后又升兼威郡的左骑千人。此官秩级虽低于都尉,但实掌一郡之军事,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北边塞,其威势当然是一般官吏的不能比的。武威地处丝路要冲,当时民族矛盾又十分激烈,作为武威郡的军事长官,拥有两枚甚至两枚以上的将军印,是完全可能的。


  雷台墓之所以轰动国内外,主要是因为它出土了一列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内涵丰富的青铜车马仗俑队,尤其是因为队列中有一匹傲世凌空、蹄掠飞的铜奔马。仪仗俑队共包括马39匹,牛一头,各类车14辆,武士俑17件,奴婢俑28件。均造型生动,工艺纯熟,在世界青铜雕塑史上都堪称杰作。今已博得全世界赞誉的铜奔马,则不愧为华夏古文明殿堂中的一颗灿烂明珠。雷台墓也因此而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


  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00克。马首顶戴雄胜,双耳如削,两目圆睁,鼻孔奋张,状似举首嘶鸣;马身颈粗鬃立,胸广臀圆,足细蹿阔,长尾飘甩,正在恣情奔逸。三足腾空,一足踏飞鸟,鸟首顾,而马身已飞速掠过。表现了一种坚定刚毅、勇往直前的壮美气势。马身原本配有鞍具和辔勒,并施并彩绘的。配具虽朽毁佚失,但残迹犹存;马鬃所绘黑线,口内所涂牛红,背部所画彩纹,尚留余色。其设计构思之奇妙独特,制造技艺之精湛卓绝实令人叹为观止。设计者把奔马全身着力点集注于屈胫前探、触踏飞鸟的一足之上,借以突显马体凌空疾驰的矫捷身姿;通过重心平衡的精确把握,和头、身、尾、腿的协调配合,调动观赏者的视觉美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真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此马公开展出后,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人们在欣赏其英姿神韵之余,也对它的命名表示了极大兴趣。有人称之为“马踏飞燕”,有人称之为“马超龙雀”,有人名之曰“天马”,有人名之曰“天驷”,还有人甚至说它就是东汉洛阳平乐馆中的“飞廉铜马”。一时间百家立言,众说纷云。然而,虽然诸家持论各有所据,但似乎均未被社会普遍接受。时至今日,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铜奔马”。大约就因为此称简洁明快而又最为稳妥的缘故。如果不故意给它涂抹神秘色彩,而立足于现实生活观察和思考,则正如不少专家早已指出的那样,它不是神马,也不是天驷,更不是什么飞廉,它就是当时河西地区的优种马,善奔对侧步是它的显著特点;马蹿下的那只飞鸟,既非燕,也非鸦,更非什么龙雀,飞翔中能回首是它独有的习性。如此马确系车马仪仗俑队中一个组成部分的话,当为墓主人的猎骑。


  此马已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级文物,并早在1983年即被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标志。它不仅是甘肃人民的骄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鎏金错银铜樽


  高13.3厘米、口径23.8厘米。樽的本字为尊,乃古代一种盛酒器,饮酒时用勺从尊中将洒舀出,注入爵或觚中。因此,尊须置放于宴饮的中心显要位置,以便于取酒敬宾。尊字的尊贵义项即由此引申而生。后来,人们为区别此字的两重表义,便加木旁以专用于表酒器之义。先秦的尊一般较高,多有喇叭口和圈足;演变到汉代的樽,已较低矮,多呈圆筒形或盆形,下附兽足或蹄足。此樽为折沿,弧形盖,盖中心有钮。平底,三矮蹄足,腹部有对称的二兽面衔环铺首,兽面镶嵌红、绿宝石。器身器盖内外均以鎏金错银工艺,组成繁丽精致的花纹。盖之钮周为柿蒂纹,盖沿及器腹则多饰“四灵”及其它瑞兽,间填流云纹。像这种器内外皆有华美纹饰的酒樽并不多见,确为同类器中精品。


  铜骑士俑


  雷台墓仪仗俑队共有17个骑马武士俑,有的执予,有的执戟。这是其中执戟的一件。武士高30厘米、马宽41厘米、马长32厘米。骑士戴平顶冠,着交领服,左手执辔,右手持戟,跨坐于鞍上。马作正立姿势,头戴雄胜,四足健劲,目、鼻、嘴、耳皆棱角分明,神采飞扬。马背附鞍,沿边有环,为系结挽具用。鞍下马背有荐,尚可见其粉底朱彩。人、马造型皆生动逼真,着意表现一种威武态势。


  铜斧车


  这是仪仗俑队列中的前导车,配驾辕马一匹御者一人。通长58厘米、宽41厘米、高39厘米。双曲辕,连衡带轭、两高轮各有辐条12支。长方形,两较悬幡,其残迹尚可辨识。舆氏作镂空菱形格,轼中部树一穿柄铜斧,御者坐于斧侧。马体硕壮,昂首作嘶鸣状。


  斧在我国古代军事上具有特殊地位。大斧称之为钺,被用作军权的信物,并象征生杀之威。君主对领兵作战的将帅要举行“赐斧钺”的仪式。这种传统,到汉代演变为斧车制度,在公卿百官的仪仗队列中,“县令以上加导斧车”,以显示其权位与尊严。


  釉陶碉楼院


  碉楼院是一种有防卫设施的封闭式庄园建筑,乃东汉时期大土地所有制恶性膨胀的产物。称雄一方的豪强地主,为了保护家族的安全和巨量财富,不仅组织私人武装,而且修筑坚固的围墙和堡坞,其中有楼台院落,以供自己和家人纵情享乐。庄园主们要把生前穷奢极欲的生活带到死后的世界去,堡坞式建筑当然也必不可少,于是便有了碉楼院模型冥器。


  这套楼院长67.7厘米、宽54.4厘米、高105厘米,陶质而施以绿釉,由可拆卸的23个部件组装而成。院中央矗立五层楼阁,每层都四面出檐,由下到上递层缩小。院四周围墙,正面大门,门两边为菱格型透窗,门檐上建两层门楼。坞壁四隅为两层角楼,拱卫中央阁楼,高下呼应,主次分明。门楼与角楼间有飞栈相连,形成一个严密的防卫体系。中央阁楼及四个角楼及四个角楼之四壁均设透窗,以便对外瞭望观察,必要时可施发箭弩。这座碉楼院不仅是东汉后期豪强世家庄园壁坞的简要写照,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 汉武都太守李翕功德记
  • 甘肃:中华民族重要的文物资源宝库(图)
  • 甘肃各市县名称来历
  •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