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壮怀激烈。千百年来,将士们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保家卫国的篇章。尽管由于立场、民族、国家不同而各为其主,但他们都英勇作战、建功不朽。从军人的角度讲,他们是称职的。北京出土的墓志,有很多记载了他们的光辉事迹,读罢令人荡气回肠。
辽“军二代”孟初:文官出征战死沙场 墓志填补《辽史》空白
1997年9月,房山区阎村镇大十三里村出土辽代墓志一方。
墓主人名叫孟初,他的父亲当官时曾做到将军,所以孟初可算得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军二代。
孟初少年得志。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能写文章,读书过目不忘。辽道宗时,皇后召见,命他作诗。诗成之后,皇后大喜,赏赐给黄金。这下他更出名了,许多社会名人都争相与他交往。翰林学士杨辅之赞他心胸博大,知识渊博,为人忠正,有原则性,与他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交。甚至还有位学士放出话来:孟初的人生如果不是像我那样平步青云,那又怎能体现出他特殊的才能呢?虽然这话不知是夸孟初还是赞自己。
走上仕途的孟初一路顺利,屡次被破格提拔,还曾出使过高丽、南宋。他还能文能武,阅历丰富。所以墓志中赞道:忠作甲胄,谋以干城。
他才华横溢,写公文、文章一挥而就;写得一手好字;还喜饮酒、好作诗,潇洒翩翩。虽文官出身,但他很好强,不落人后。他做事也果断,且不武断,深得部下的信服。
辽天祚帝与女真开战后,下诏亲征,不过屡战屡败。在护步答岗之败后,辽军仍有数量上的优势。天庆七年(1117年)夏天,辽军分兵征伐金军。孟初以文职官而将兵,率军出征。孟初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多次打败金军。迫近金都(今黑龙江阿城)胜利在望之际,突降大雨,河水泛滥,军队被迫退至沈州(今辽宁沈阳)。途中遭敌偷袭,孟初及部队毫无防备,孟初的战马陷在泥泞之中,动弹不得,最后不幸死于乱军之中。
沈州之战,是辽、金关系史上的重要战役。女真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孟初战死沙场后,尸骨无存。所以这方墓志的出土地点,仅是具衣衾而葬的衣冠之冢。如此重要之人,《辽史》中无传。这方墓志的发现,填补了历史文献中的空白,勾勒出一名辽代军官的悲壮。
元代将军张弘纲:父子联手南征北战 元史无单传
197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朝阳区小红门发现了元代墓葬一座。墓葬为主室附东耳室,在墓门外侧发现墓主张弘纲墓志一合。
志盖为盝顶形,正中楷书刻:“大元故昭勇大将军万户张公墓志铭盖”.书丹青者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
张弘纲,东安州常伯人(大致今河北廊坊一带),生于元太宗九年(1237年)4月,后成为辅佐忽必烈的元初重臣之一。卒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12月,享年六十五岁。
张弘纲屡建奇功。曾在蒙哥汗时追随忽必烈攻鄂伐宋、忽必烈北还争夺帝位,与元朝军队南下灭亡南宋政权,以及征讨八百媳妇国。
他从小膂力出众,各类兵械样样精通。野战时披一副甲,攻城时披两副甲。每次与宋骑兵对决时,左手擎盾牌护卫,箭矢不入。盾牌只有他和他的元帅能用得起来,别人无法用。除善战外,张弘纲也善于带兵,称得上是员良将。“前后二十年,号令肃然,境内乂安”;“练军以养其死力,抚民以遂其生理”.
张弘纲22岁时参加攻打鄂州城的战役。当时宋军在城内放置了栅栏铁蒺藜等障碍物,攻城十分危险。他与父亲招募了30人的敢死队。皇帝(忽必烈,当时还没有称帝)赐壮行酒时说:“你们父子都是猛将,如果不幸一同牺牲,我实在于心不忍。所以父亲上前的时候,儿子不要跟上!”
但张弘纲父子没听。攻城时,父亲一马当先,但手中枪被箭打断了,他一把夺过儿子的长枪,继续猛冲。张弘纲转身发现有十几个人,原地站着不敢突击,就又夺了一枝长枪,把皇帝的话抛在脑后,跟着父亲冲进了城内。“敢死队”杀敌数百,提叛军首级胜利而出。
1259年7月,蒙哥在围攻合州钓鱼山时死于军中。驻守和林(今蒙古国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行将称帝。同为蒙哥之弟的忽必烈立即北还争位。张弘纲父子亦随同,“班师北征,公父子亦在焉”.不久,“世祖皇帝登极”.墓志对这段经过记录得较为简略,不知是否同室操戈,多有隐晦,记有不便?
上阵亲兄弟,作战父子兵。攻打南宋的征途中,张弘纲父子联手攻战了许多地方,先后打下了汉阳、鄂州、黄州、安庆、镇江、江阴、无锡、温州、台州、福州等地。水陆并举,立下战功。他的父亲还作为海军总司令攻打日本。“公父子功为多,命公袭万户”.
1301年张弘纲被授“诏征八百媳妇国定远大将军”,以六十五岁之龄出征八百媳妇国。
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清迈为中心的兰那泰王国,其北部与西双版纳接界),因为相传他们的首领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八百媳妇。八百媳妇国对元政府时叛时降。
主帅右丞刘深刚愎自用,张弘纲可以取胜的决策都被弃用。出征本当取道八番。八番也作八蕃,在今天贵阳市南一百五十里一带。但是,八番贿赂了主帅刘深,行军便改道鬼州(罗氏鬼国,在今贵州中部乌江上游)。那里地理气候复杂,中了敌人的埋伏,未战,“士卒死者十有八九”.进退不得之际,张将军带兵直抵敌人老巢,弹尽粮绝(粮尽兵疲,弓空鼓竭),后援无力,伏兵四出。张弘纲挥舞兵器大喊:“今日在此效忠国家!”英勇就义。
他牺牲后,朝野为之动容,民间为其立祠。所以墓志所赞,“是父是子,燕南之奇”.
张弘纲在《元史》、《新元史》等书中附于其父张禧传,并无单传。墓志的发现,使他的事迹独立、丰满。
明代施氏爷孙:施聚生擒敌方大将 施鉴承继爵位严于律己
2005年9月,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的北京某电厂在施工时发现两座明代墓葬。其中1座是“明故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怀柔伯施公”施聚和夫人李氏的合葬墓。
施聚的父亲原名黑厮,是名作战勇猛的蒙古军官。归附明政府后,易汉姓,移居通州西北马家庄。他跟从明成祖北征阵亡后,施聚嗣职。宣德年间,施聚备御辽东。
施聚继承了父亲的善战,乃是天生的良将。他曾生擒敌方大将可可贴木尔,令皇帝龙颜大悦。
新皇帝上位后,对他封官加爵,称其“刚方果毅,勇智不群”,“朕无东顾之忧,尔有中朝之誉”.这一期间,他的荣耀与名望都达到了顶峰。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