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两圈,三圈。大连海域上空,一架MD-82客机在盘旋三圈后,突然拖着浓烟烈焰冲向海面。这是2002年5月7日,中国第一起民航飞机坠海事件,机上112人全部遇难。
搜救船到达事故现场后,首要任务是打捞遗体和飞机残骸。此时海面上漂浮着燃油、飞机座椅和残碎肢体,海军官兵用抬、抱、托举等方式打捞泡涨的尸体。第二天凌晨,22具遗体被运回大连港。但失事飞机的位置仍是谜团。面对二十几平方公里的茫茫海域,中国打捞客机的经验一片空白。
在水下寻找粉身碎骨的飞机
打捞组决定采用旁侧声纳--向海底发射声脉冲并接收回波,根据回波信号到达的时间、强度,画出一条条扫描线,形成连续图像。可是图像中始终没有这架长45.1米、翼展32.9米的飞机身影。专家决定采用打捞行业的土办法--拉网式搜索,即在两条船之间拴一条钢缆并前行,如果水下物体绊住钢缆,潜水员立刻下水勘查。整个打捞过程,可以概括为“画圈”--根据零碎信息,在海域中划出一个可能范围,然后逐步缩小直至触摸到目标物。
根据目击者提供的飞机入水位置、第一具尸体发现位置等信息,打捞组划出一块边长1500米的正方形区域,对其进行拉网式拖扫搜寻。
28小时后,钢缆被机头绊住,这是打捞中拨云见日的一刻。但直至见到拖拽出水的机头,专家才恍然大悟:飞机发生了强烈爆炸,近乎粉身碎骨,旁侧声纳很可能早就扫到了飞机残骸,只是操作人员未能及时识别。
残骸散落区进一步被缩小在一个长600米、宽400米的24万平方米水域。潜水员小心翼翼穿行在碎板、渔网和密密电缆交织而成的水下迷宫中,若不慎被碎片划破呼吸软管和潜水衣,潜水员将可能因沉底不起、缺氧而失去生命。有的人为了判断准确,会用手摸着残骸一点点前进,在大脑中储存手感的记忆。
黑匣子的信号发射器掉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重要目标黑匣子的打捞,却始终毫无进展--它只有普通鞋盒大小,这意味着这个“圈”必须划得足够校搜救人员先后从大连、哈尔滨、沈阳调来设备扫测,毫无结果。唯一的渺茫希望,是大连重工集团760所用自制的探测仪,收听到了黑匣子发射的信标声脉冲。
黑匣子盒体的一端,卡着一个小小的圆柱体,叫做水下信标。信标上的海水电池在触水后,开始给信标供电,使其连续30天、持续不停地发射37.5KHz的声脉冲,便于搜寻。
不过虽然能收到声脉冲,却无法确定方向来源。最终于5月12日晚,上级批准美国专家前来协助打捞。美国人带来了声纳信标定位仪。操作方法颇原始:将声纳转换器插入水中,操作人员戴着耳机、手持放大器接听信号,如果听到黑匣子发出的“滴答”信号声,声音越大,靠得越近。
13日凌晨3时14分,“听到了!”美国专家一声惊叫。这已是寻找黑匣子的第五天。但由于该仪器只能定向、无法定位,在接下来的3小时16分钟内,专家们做了十次定向--每次产生一条射线,射线的交叉图像将搜索范围圈定在直径为100米的半圆中。如此反复,最终进一步缩小到直径为5米的圆中。
遗憾的是,打捞上来的信标已与黑匣子分离,而黑匣子本身并不发射声脉冲。专家此时只好依赖常识判断--黑匣子可能就在信标附近。
在信标周围摸寻一番后,专家很快在5米外捞起第一个黑匣子,舱音记录器。但还有第二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前者记录时间为25分钟,后者为25小时,并且后者所记录的飞行参数,如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加速情况等数据,对事故原因调查起决定作用。
打捞组用同样办法,很快在两个小时后,发现了第二个黑匣子的信标。不幸的是,它也与黑匣子分离了。潜水员依然只能以信标为中心,开始艰苦的拉网式搜寻--一米一米地摸寻,这样探寻了将近五天,终于在距离信标62米的地方找到了第二个黑匣子。
历时12天,关键的打捞工作基本结束。这一次,坠机地点只在距离阻浪堤一公里处,近岸水浅,便于打捞。2009年法航447客机坠落在平均水深逾4000米的大西洋,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