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毙“名将之花”的迫击炮
1939年11月7日,年仅18岁的八路军战士李二喜完成了一个壮举,日军第二独立混成旅的旅团长,被称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死在了他的炮弹之下。
11月7日,阿部规秀率领部队来到河北省涞源县的黄土岭村,他亲赴战场的目的只有一个--雪耻。那场让阿部中将感到耻辱的战斗发生在1939年11月3日,当时日军村宪吉大佐率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一大队1500余人行至雁宿崖时,遭到八路军的伏击,并且伤亡惨重。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武器装备要优于八路军,所以八路军主动攻击日军并且取胜并不容易,但此次伏击,八路军占据了一个有利条件--地形。雁宿崖三面环山,中间是一条沟,这里的地形酷似一个天然“口袋”,如果兵伏两侧,等敌人进来后再用火力封锁入口,日军就插翅难逃。
在熬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后,日军终于在清晨进入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吐着火舌从三面向日军打来,在沟里的日军顿时乱成一片。日军虽然有小钢炮,但是一发炮弹都没放出来,因为八路军的一挺水压重机枪,专门对着日军的炮打。战斗持续了一天,直到晚上雁宿崖才恢复了宁静,早上钻进伏击圈的日军,除了指挥官村宪吉大佐和少数几个人逃跑外,其余全军覆没,山上、沟里遍布着死尸。损失了一个大队的编制,刚晋升为中将的阿部规秀自觉无法带着如此的败绩面见天皇,所以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复仇。
1939年11月7日,阿部中将亲自指挥复仇行动。在黄土岭一带,阿部规秀率领的日军与八路军遭遇,并展开激战。在战斗过程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团发现远处山包上的一处独立小院里有很多日本军官,判定那里就是日军指挥所,于是命令炮手李二喜以迫击炮对其进行射击,李二喜手起弹出,连发两炮,炮弹不偏不斜,正击中小院。当时李二喜还不知道,他已经在抗战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后来,他才得知,他击毙了阿部规秀,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
阿部规秀的死震惊日本,他成为日俄战争后第一个在战场上被击毙的日军中将。据调查,抗战时中日两军伤亡比约为5:1,可见要杀死一个日军,至少要赔上5个中国军人的性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想见日军死亡的消息,对中国人民来说有多振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满怀爱国热忱的16岁的重庆少年黄士伟参加了二十一军的战地服务队。1937年12月份,不想只在服务队唱歌跳舞的黄士伟去了湖南工兵学校读书。工兵负责布雷炸日军,黄士伟觉得干这个比唱歌跳舞更能为抗日作贡献。
1942年5月15日,浙赣战役打响,为配合浙赣战役,黄士伟所在的第一四六师赴寿昌、兰溪一带,归浙西方面第二十八军指挥。为阻止日本人渡江攻占寿昌,黄士伟和战友们炸毁了桥梁,掩护一四六师四三六团的团长唐绍梧渡过寿昌。此时日军部队已朝兰溪方向开进,带队的少将是酒井直次(1891-1942,时任第十五师团团长)。他曾多次对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在扫荡中,他甚至让部下进行奸淫比赛,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此次酒井的目标是兰溪城。
掩护唐绍梧渡过寿昌不久,5月27日,独立工兵第八营少校代理营长黄士伟又被调到兰江东岸布雷,埋雷的地点正是兰溪城外日军的必经之路。5月28日凌晨,日军在行进的路上,果然不断踩响地雷,损失惨重。第十五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派出一支工兵分队搜寻道路上的地雷,之后日军工兵报告,地雷已被全部清除。此时,日军离兰溪城仅剩三公里,前进的方向出现一条三岔路,酒井直次决定站到高处观察一下地形再作定夺。
这个地方,一边是道路,另一边就是高地。黄士伟感觉这个高地比较特殊,日军的指挥官很可能会到这里观望,所以他故意选择在这里埋雷。
1942年5月28日10时左右,正在浙江寿昌一带进行游击作战的黄士伟忽然听到兰溪方向传来几声沉闷的地雷炸响声,直觉告诉他,这是鬼子遭到了他和战友在兰溪县布下的地雷阵的伏击,但是他没有想到,他们炸死的竟然是酒井直次。
抗战胜利后,黄士伟退伍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会计。直到1948年,从曾任二十三集团军参谋长的吴鹤云的文章中,老人才知道了自己在几十年前做了这么一件大事。
据《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