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不喜欢绍兴

时间:2015-09-18 08:01来源:大西北网-齐鲁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周作人曾分析过绍兴人为什么不喜欢“绍兴”:“第一是不够古雅,于越起自三代,会稽亦在秦汉。绍兴之名则是南宋才有。第二是小康王南渡偷安,但用吉祥字面做年号,妄意改换地名,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第三是绍兴人满天飞,《越谚》也登载‘麻雀豆腐绍兴人’的俗语,谓三者到处都有,实际上是到处被人厌恶,即如在北京这地方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鲁迅便是这样,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


    周作人分析的理由有些牵强。绍兴古称越、会稽,春秋时代是越国的都城,南宋高宗赵构以“绍祚中兴”激励自己,改越州为绍兴,把它作为临时首都,绍兴有继往开来、繁荣昌盛之意,这个名字还不够古雅吗?比它直白稚拙的城市名称无以计数。“绍兴人满天飞”,说明绍兴人脑子活、识时务,生存能力强,看不出有什么贬义。


    倒是绍兴师爷的说法多少影响了绍兴人的名声。绍兴师爷处世精明,八面玲珑,做事审慎,善于言辞,但同时又奸刁乖巧,工于心计,诡诈多端,嗜爱钱财,给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年跟鲁迅打过笔仗的梁实秋,曾就鲁迅的籍贯加以讽刺,说因为他是绍兴人,便“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陈西滢、苏雪林也就这一点攻击过鲁迅。可见,师爷、刀笔吏这种名声都是鲁迅所忌恨的。但是师爷毕竟是有一定地位、有一定文化专长的读书人,不是穷苦下层引车卖浆者所能为,这不应该是鲁迅从感情上抗拒绍兴二字的理由。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少年经历决定着他的人生走向,决定着他的性格特点。我们不妨从少年鲁迅身上寻找原因。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绍兴一个官宦家庭,但在他13岁那年,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迅速败落。少年的鲁迅经常出入药店和当铺。家庭的败落让身为长子的鲁迅过早地背负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品尝到生活的艰辛,这当然给他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鲁迅的祖父周介孚33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在京做官。因此,科场舞弊案在当时的绍兴肯定是轰动一时的新闻,甚至是丑闻,这种不好的名声给家属带来的精神压力不可谓不沉重。其后父亲重病缠身,鲁迅一度生活在紧张焦虑惊悸的状态中,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变故带来的心理落差、经济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抑。请注意这一句话:“在侮蔑里接了钱……”我以为,让鲁迅感到侮蔑的决不仅仅是质铺里的伙计,也许还有周围数不清的熟人,甚至是同族亲人。


    父亲去世以后,有一回家族聚议,重新分配房屋,亲戚本家欺负鲁迅家,要把坏房子分给他们,鲁迅称祖父还在狱中,坚决不肯签字,由此引起一位本家长辈的厉声呵责,这件事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1919年12月初,绍兴老屋由新台门六房联合出卖,年初的时候,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及此事:“明年,在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便拟挈眷居于北京,不复有越人安越之想。而近来与绍兴之感情亦日恶,殊不自至(知)其何故也。”变卖绍兴老屋是因为“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这里面很可能与族人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即使是本家亲戚,也因为家庭的变故,变得冷酷和势利起来,这不禁让敏感的他对家乡和家乡人产生一种憎恶心理。正是在绍兴,鲁迅第一次看到了社会人生丑恶无情的阴暗面,让他对故乡在感情上产生了隔膜,这是后来鲁迅不愿提起绍兴、不喜欢绍兴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造成鲁迅不喜欢绍兴的原因,我以为和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鲁迅对这一段婚姻痛心疾首,称:“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噩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情生活中,这无疑是一处伤心之地。


    痛苦的少年经历、不幸的婚姻生活,这也许才是鲁迅不喜欢绍兴的真正原因。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鲁迅的十六件“快哉”事
  • 民国众多房客比房主还阔气
  • 萧红与鲁迅先生谈着装
  • 鲁迅手稿失踪引发许广平心脏病猝死
  • 名人如何对待笔误?
  • “美食家”鲁迅好喝酒爱吃辣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