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1月8日,立冬后第二天。一大早,沿着从宣武门到菜市口的宣外大街上,便已密密麻麻挤满了各色人等,大伙儿纷纷踩着桌子蹬着椅子,翘首张望。这一天,国家重要领导人、上一届领导核心委任的顾命大臣肃顺将被绑赴菜市口处决,谁也不想错过这一历史时刻!那么,慈禧是如何揪出了肃顺这只“大老虎”?
“鹰派”的发迹史
肃顺乃宗室后裔,享有诸多特权,一出道便任职于侍卫处。到咸丰即位,肃顺已坐到礼部侍郎这样副部级的要位。肃顺区区普通宗室一名,若按常规,再熬上20载,至多混个正部级退休。然而,上天却格外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巅峰之门。咸丰登基后,一心求治,于是对军机处领导班子做大手术。咸丰转向倚重宗室近支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可惜这两位也绝非济世安邦之才,遇事多无主见。恰好端华是肃顺的同母兄弟,载垣与肃顺也是铁哥们儿。这两位亲王知道肃顺习汉文,又多知历史风俗利病,于是联合“荐肃顺入内廷供奉”.而且,咸丰也逐渐对其“信任久而益专”.
除了获取皇帝信赖,肃顺还积极拉拢大员,发展自身势力。到咸丰九年,一个以肃顺为核心,包括端华、载垣、陈孚恩、高心夔等重臣名士在内的政治集团基本成型。
变味的“反腐”
初次面圣时,肃顺曾提出“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的9字治国方针,此乱世用重典的思路深得咸丰认可。之后掌权,肃顺果然展开了一波声势浩大的“打老虎”运动,不过于反腐背后,却掩盖着其排除异己的意图。
肃顺摆出的“当头炮”乃“戊午科场案”.咸丰八年十月初七,御史孟传金上书,指出当年乡试存在严重舞弊问题,咸丰于是命载垣、端华等会审此案。随着调查深入,办案人员发现“应讯办查议者竟有五十本之多”,甚至有一试卷“讹字至三百余”也能中榜。咸丰闻后震怒,将主考官革职后处死。
打“苍蝇”牵连出了一只“大老虎”,这可乐坏了肃顺。然而,肃顺在具体执法中存在明显不公。如他袒护陈孚恩,使其免受案件牵连。所以,肃顺打掉一只“老虎”,又养了其他“老虎”.
紧接着,肃顺再出重拳,彻查“户部宝钞案”.肃顺从调查五宇官号账目入手,刨根究底,将户部整个掀了个底儿掉,涉案人员几百人,抄没户部司员、商户及满族宗室数十家。几经核查,耗时一年,肃顺又将众多户部司员利用短号钞换取长号钞,从而吞没巨款的案情查出。
这场轰轰烈烈的“户部宝钞案”让肃顺得到了冷酷的权力,却失去了温热的人心。因此,这波“打老虎”运动终究还是变了味道。
敏感的西太后
慈禧对政治的热情渐趋浓厚,这令咸丰厌恶不已,渐渐对其疏远。察觉到皇帝的态度变化,慈禧决定向政府红人肃顺示好。谁知热脸贴了冷屁股,早对妃嫔干政不满的肃顺给予傲慢的回绝。尔后不久,肃顺又在咸丰面前请将慈禧赐死。后因咸丰酒后泄露此事,“西后闻之,衔肃刻骨”.于是,二人结下梁子。
晒晒“老虎皮”
细数一下,重臣、宗室、后宫、官吏、太监、士子、旗人、商贾,肃顺几乎将三教九流都得罪了个遍。
咸丰一死,肃顺便失去了“大老板”,政局趋于复杂。咸丰于弥留之际留了一手。他一方面任命肃顺等8人为顾命大臣辅弼幼帝,一方面又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随身私章赐予慈安与同治皇帝,二人可凭印章对决策实行否决权。于是形成了身处热河的肃顺集团、后宫集团与北京的奕欣集团呈犬牙交错的“三国杀”态势。然而由于肃顺继续采取强硬立场,处于弱势的后宫集团不得不转而与奕欣集团联合:“三国杀”化作“二人转”,叔嫂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了以肃顺为首的8只“大老虎”.
打掉了晚清最凶猛的一只“大老虎”,慈禧、奕欣自然要公开罪状,晒晒“老虎皮”.清廷给肃顺定的罪名,实在耐人寻味:擅坐御位、进内廷当差出入自由,目无法纪,擅用宫内御用器物,把持一切事务等。昔日的“打虎英雄”,终究难逃被当成“大老虎”被打的宿命。据《北方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