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牲:这是祭礼仪式中的重要内容,是神与动物无声的沟通。因病痛灾难、求子、祈福等,祈求神的保佑,向神灵许下愿者,以大羯羊作为供品,献给福神,目的就是还愿。
祭祀礼仪完毕,开始会手舞(傩舞)。这是跳会的开场节目。会手不戴面具,也不化装,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黑袍,下着红裤,由24人组成,每人手持一杆一丈有余的鸡毛旗帜起舞,俗称“跳旗”。会手队伍迈着粗犷有力、雄浑豪放的舞步进入会场,先在供神的帐房前礼拜,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的吆喝声。会手队伍时开时合,队形变化多端,锣鼓阵阵。
会手舞表演结束后,便开始表演傩戏。
永靖傩戏剧目及其服饰特点
傩戏的特征之一就是不上舞台而是在平地上演出。演出时演员不化妆,而是扮什么角色戴什么角色的面具,俗称“脸子”。傩戏虽然也具有简略的戏剧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等特点,然而它又保留着由场外人进行叙述和说唱的形式,是一种从说唱向戏剧发展的过渡性民间艺术,被称作戏剧的“活化石”。
永靖傩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多样。从其演出的样式上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从其演出的内容上可分为历史故事、佛道故事、农耕生活等。歌舞型以伴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手法,有《斩貂蝉》、《出五关》等。戏剧型以形体动作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助威,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杀虎将》、《出五关》等军事题材节目。杂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诨,动作夸张怪异,以逗趣娱人。常演剧目有《笑和尚赶过雨》、《庄稼老》等。历史故事剧目,多为三国时代以蜀为主的剧目,其目的也是颂扬尚武精神。明初,随着西征军队和移民迁入,江南一带的民间祭祀歌舞及民间傩舞被带到永靖,也与当地傩戏融合。
永靖傩戏服饰道具也很有特点。据石林生介绍,会手们着黑色长袍、红裤,这都是古代“玄衣朱裳”的傩服遗存。会手们的统帅“四大九辖”,手持斧钺剑戟等武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四人的黑袍上,套着不同颜色的马甲,上缀云纹八卦图。会手们戴的帽子,尖顶缀着红缨。穿戴这种长袍、鞑帽者,在历史上可能属于少数民族,即所谓“胡人胡服”。
从傩戏的服饰,即穿裙子、披头散发等,可看出母系氏族的遗存。
永靖的“河湟打醮”
据石林生介绍,永靖除了“跳会”外,还有一种叫“河湟打醮”的傩戏。
河湟打醮,就是请法师跳巫舞。“打醮”是一种祷神的祭礼。民间要请法师12名或24名主持,其仪式有献牲、祈祷、念唱与舞蹈。“跳会”由村民自己主持,“打醮”则由法师主持。“打醮”一般由迎喜神、排揽坛、齐鼓、法神构成。其中,法神是法师舞蹈中最有艺术性,最有观赏性的节目。法师们身着“神衣”,即花布制作的无袖长衫,系红色战裙。长衫前心绣有太极八卦,背绣盘龙,四周云纹与象形飞龙装饰,下摆均作千叶金甲状,其服饰如古代诸侯亲王轨制。
舞时,六人头戴假长辫,或跑圈转圆,或聚散相间。聚若莲花含苞,散若梅花万点。手击单鼓,踢腿踏歌,彩衫飘动,战裙轻扬,粗犷有力,热烈奔放。最令人叫绝的是甩“马头”,舞到高潮处,六位法师解开长发冠上的辫子,甩了起来,发辫在头顶飞快旋转,平稳而有力。此时单鼓阵阵,舞步翩翩,令人目不暇接。
石林生说:古代确有一种发舞,后来渐演变成为这种甩动头上假辫子的舞蹈。这种假辫,后来还发展演变为长带,而形成了甩动头上长带的蒙古“安代”、朝鲜族“农乐”舞、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妇女“发舞”、西班牙踢踏舞中有女子披发而舞的一种。这些“发舞”踢踏,均起源于河湟之地。
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陶盆内壁近盆口处,有三组舞蹈形象。陶盆上的舞人,头上有斜着下垂的发辫,身后都有一个小尾巴。正说明法神舞是四千多年前的遗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