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先民百态

时间:2011-12-28 06:0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养鸡图

养鸡图

壁砖

壁砖

驿使图

驿使图

外景

外景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南临祁连,是明长城的终点,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嘉峪关作为知名的景点而闻名天下,但是除了一部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外,极少有人知晓在距嘉峪关东北方向25公里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还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

  参观过甘肃省博物馆的游客也许在其二楼不大的两三个展柜里目睹过这座“地下艺术宫”的冰山一脚。1972-1979年甘肃省博物馆与嘉峪关市文教局联合对其中13座曹魏至西晋时期的砖墓进行发掘和清理,揭开了它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神秘面纱,为我们全面了解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彩绘砖壁画

  嘉峪关魏晋墓群从地理布局来看应为家族墓,不仅风土紧相毗邻,而且四周有沙粒堆起的方形“坟圈”。其中有些墓葬为壁画墓,共出土了760多幅。在壁画内容上,嘉峪关壁画墓中并没有继承前代以祥瑞图案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风格,而是具有魏晋特色。以宴饮、出行、狩猎、农耕、采桑、畜牧、打场等为主的生活场面,勾画出了一幅幅古代的民间风俗画,古朴、真实地再现了当地平民百姓半耕半牧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情景。这些壁画多出自技艺高超的民间画师之手,他们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用形象生动、鲜明质朴的绘画手法真实地描绘了墓主人的现实生活,为墓主人营造了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从而成为魏晋时期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画像均为一砖一画,上下分层排列,内容丰富,有的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用数块画砖组合,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生产和生活场景。画砖设色也较复杂,大多采用勾填的画法,一般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赭石和红色填入色彩。艺术风格总体表现为:构图活泼鲜明,造型简练,色调明快,赋予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

  驿使图与配种图

  说到嘉峪关壁画墓、最为有名的则是五号墓的《驿使图》——全国邮政的标志。画面是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飞奔传递。这幅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原邮电部选中“驿使图”为邮票图案,专门单独发行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章一枚。从此“驿使图”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新中国邮政储蓄1986年恢复开办,原国家邮政储汇局于1994年起发行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卡面又选用了这幅“驿使图”。

  墓室3编号47的《配种图》:红色公马与白色红斑母马正在交配。母马表现温顺、害羞,公马则懒散、自在。画面非常注意两马的体态和面部神情,表达的惟妙惟肖。在墓室中有专门描绘马匹配种的图,证明河西地区很重视牲畜的繁殖与培养。

  独具特色的马车图

  墓室7编号46的壁画:一乘马车,前有一车仆,后有一跟随。但是这幅画中马的造型有很明显牛的痕迹。显然是以牛车起稿后改为马车的图画。在众多的车骑图中,这是唯一的一辆马车图,说明当时马车在河西地区并不常见。饲养马的基地,马匹居然紧缺,此原因就在于马匹主要用于征战和狩猎,而不以农耕、驾车或食用为目的。故在农耕和驾车的壁画中一律为牛,无一用马。仅见的一辆马车也是起稿为牛,画成后才改为马的。相比之下更突出牛的重要用途和马的特殊作用。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