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先民百态(2)

时间:2011-12-28 06:0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采桑图

  墓室6的9号壁画,刻画了一提蓝采桑女子和手持弓箭护林的少年。少年有明显鲜卑人的特征。画面上采桑女子与剑拔弩张的少年紧张对峙,生动描绘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

  墓室5内13号壁画,描绘了两男子正在树下采桑,一男子提篮摘桑,面带一丝丰收喜悦。另一男子回首翘望,表情沾沾自得。采桑图中,鲜卑人频繁出现,并且扮演保护蚕桑的角色。反映了当时的乡土风情,也说明庄园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分工。另外,鲜卑本是游牧民族一直居无定所,壁画却刻画其从事农业活动,与汉族人民共同生产劳动,和平相处,因此这些壁画成为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证明。

  滤醋图与二牛抬杠图

  墓室3编号23的壁画为《滤醋图》:三个醋坛摆放在高凳上,高凳面为漏网状,凳下有瓦盆接漏。墓主人专门把滤醋的过程放在壁画中,说明其很喜爱食醋并且酿醋是当地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这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是有关系的。此地区水土多碱,醋可遮去水中的苦涩,故当地人多爱食醋。因壁画中描绘的酿醋过程与今日河西走廊农人制醋方法相同,所以此图被认为是滤醋图。

  墓室5编号27的《二牛抬杠图》:有二牛抬杠单辕犁,犁铧扁平,中腰有横木,较笨重,破土不深。壁画通过不同时期犁具的描绘记录了农业工具从二牛抬杠向一牛耕作的过程。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为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可信的形象资料。

  墓室3编号38的壁画为《养鸡图》:其中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公鸡挺胸阔步,母鸡们小步跟随,俨然人间一夫多妻的景象。公鸡显现出它出身于富贵人家、洋洋得意的样子。四只母鸡则随着与公鸡的位置不同,姿态也不尽相同。鸡群完全模仿人类的生活状况,画者在这幅画中不但表达出鸡的心理,也含蓄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一种不平感想,具有很现实的历史意义。

  宴饮与狩猎

  墓室1的《宴饮图》:一仆举炙肉与男墓主,墓主人坐于榻上,手持便面,右旁题榜“段清”,左旁题旁“幼絜”。可知,墓主人名为“段清”,字“幼絜,出身河西显门耀族。

  墓室5编号61画有一男子肩膀落一兽鸟,胯下骑骏马,正在追逐两只猎鸟。画面经过了精心布局:男子既不持弓也不握剑,而是紧拉缰绳。骏马飞腾,猎鸟飞速之快则用其尾后阴虚长线刻画。很显然本画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刻画猎鸟飞速之快。画匠使马紧跟猎鸟之后,奔跑高度与鸟相同,来凸现骏马奔速之快才是本画真正目的。表达手法与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价值

  嘉峪关魏晋墓为研究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期中国的绘画文献记载非常零星,简略,绘画的实物资料更是凤毛麟角,墓葬群的发现则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一大空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发现和补充,所以嘉峪关壁画墓的出现更显得尤为珍贵。嘉峪关魏晋墓现已成为甘肃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观光,亦成为与敦煌一线的旅游景点。

  1973年8月,5号墓完整地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座地下陈列室并加以复原,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其他千余座墓室并没有进行发掘。那些原封未动的彩绘壁画砖由于戈壁气候恶劣,保护条件困难,加之长期盗墓猖獗,很多已经脱落褪色。虽然2006年嘉峪关市发改委宣布利用世行2400万元贷款对魏晋墓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但总体来说,对其学术研究、旅游开发、发掘保护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丝路明珠——敦煌
  • 临夏东乡县唐汪镇发现宋代以来石窟壁画
  • 民乐县掘出印有魏晋南北朝县名的明代火铳
  •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广漠戈壁的地下画廊
  • 清水县发现魏晋时期的古城遗址
  • 天水清水县惊现古城塬遗址 填补甘肃魏晋城址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