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扇鼓舞 古羌人的图腾印记

时间:2013-10-09 08:43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李瑞明,瞿学忠 点击: 载入中...

 


  中国是鼓的故乡,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扇鼓,即羊皮鼓,因形呈扇状统冠为羊皮扇鼓,也叫太平鼓,是一种打击乐器普遍流传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的《卜辞》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属于我国最早的民间舞蹈形式,最初来自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是巫术活动中基本的舞具,几千年来扇鼓和其他古乐器一样主要用于祭祀和喜庆活动再配以歌词"和歌而乐".


  扇鼓活动一度时间为地方最为隆重而神圣的文化活动,曾普遍流行于礼县大潭一带和西和的部分地方,粗犷豪放具有明显的号召力。

 

 

  特定的民族文化

 


  据大潭出土的石斧、陶罐等遗迹推断,早在新石器时期,这一带就有人类活动了。夏商时期,典籍上就有氐羌(战国以后的学者称其为"西戎")活动的记载,这里最早的居民则是以仇池为中心的氐、羌民族。《山海经·西戎转》记载:"有互人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古代"互"、"氐"相通,互人国即氐人国,氐人是炎帝的部落。战国以来主要分布在甘、陕、川交界处。氐人杨茂搜居仇池开国至杨永安亡国,历时近400年,在这个政权统治下,大潭一带得到了较早的开发。同时,氐族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与汉人、羌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大力提倡汉族文化,因此,到南北朝后期,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区别越来越小,随着氐族政权的灭亡,氐族便分散于汉族居民之中,到隋唐时期完全同化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了。


  据《元丰九域志》和《宋史·地理志》中记载,南宋末期,大潭为宋金战争边界,战乱造成人口有很大的流动。后又经金、蒙古(元)战乱影响,人口变动较大,大潭一带已经有从四川、山西、陕西直接流入的,也有从宕昌、岷县、天水间接流入到这里的民族,形成了民族的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到现在,大潭一带人中普遍流传着其祖先由"四川大槐树"、"山西大槐树"前来的说法。


  今天,这块仍比较荒凉、偏僻的地方,看似很平常,然而,特定历史时期,却充满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历史上每一次民族的融合中,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受到相互的影响,并推动着这一带文化发展的进程,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章节。然而现在,这里虽然没有了过去较普遍的多民族居住的现象,但是在特有的文化中也依然保留着民族多元化的影子。

 

 

  独特的形式

 


  羊皮扇鼓是以舞者每人手拿一用羊皮蒙制而成的蒲扇形鼓道具而得其名。鼓形有如东北的"单鼓"、河北"扇鼓"、北京的"太平鼓".鼓形虽如是,但其表现的内容、舞蹈的目的及道具的装饰、舞者的服饰却大有区别。


  据文献《四川宗教祭祀舞蹈考实》记述:"羊皮鼓舞是羌族祭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活动分上坛、中坛、下坛三种固定程式,内容为祭神、还愿、驱邪、祈福等。"正如所说,陇南礼县大潭一带羊皮扇鼓舞的程式和内容与之大同小异。


  在大潭,据老人们讲,扇鼓是旧时大潭一带司公(旧时民间专门从事巫术祭祀活动的人,这里也叫"传爷的")在民间祭祀活动"传老爷"时表演的一种形式,可在多种祭祀活动和其他场合下表演,通过打羊皮扇鼓,进行祈福、禳灾,实现某种虚构的愿望。

 

 

 

  特定的鼓文化

 


  据史料记载,古羌族多居住于天山南麓、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高山寒冷地带,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后一部分向西南迁徙,余下的虽经强制同化于其他民族之中,其风俗及民间艺术亦同化其中,但仍不忘祖先,顽强地通过祭祀活动保留着能与自己祖先交流情感的古老巫舞。再者,这些古老氏族的后裔长期居住在秦巴山区陇蜀之间,这里交通不便,与文明社会相对遥远,文化信息也相对封闭。这种封闭无疑对当地社会进展起了阻碍作用,但封闭的状态又似乎给原始民族艺术的保留创造了条件,使至今流传于大巴山区的祭祀性歌舞仍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礼县大潭一带无论从历史渊源、地理特征到羊皮扇鼓的表演本身,它的古老风格特征就能证明一点,总之,许多迹象都说明它与羌族文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现在,大潭一带仍延续着扇鼓活动的场景,从扇鼓的活动过程中还能找出具有氐、羌等民族的影子。因为,扇鼓最早发源于羌族,并且扇鼓舞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广泛流行于羌族地区。由于羌人族系分布范围广泛,因而同是一种舞蹈各地却称谓不同:如四川的(羌族人后裔聚居地)龙溪一带称"莫恩纳莎",理县佳山一带称"布兹拉",在陇南,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上游一带,而大潭,正地处上游、嘉陵江水系之一的西汉水流域。这一带亦是"春秋为氐羌所居"、"古为白马氐之境"(白马氐即古代羌族之一支)。


  扇鼓的表演有着不同的说法,在民间往往寄希望于消灾免祸,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则反映出一种最原始的神灵崇拜。


  这种壮观的图腾主要表现在"祭山"或"祈雨"时。有关史料表明,从祭山的意图和目的看祭山很可能与古代羌人由游牧转向农耕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关。祭山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日、月、山、水的崇拜,每年为了庆祝五谷丰登,在农历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等不同季节的时间里,杀鸡宰羊祭奠山神的恩惠,这种古老的习俗在一直延续,到现在,此风俗在大潭一带的部分地方仍有保留。在羌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中还有一种山巫师主持的祈雨活动俗称"搜山求雨",羌族地区入夏以后常遇干旱祈雨便成为经常的宗教活动,这与大潭一带流传的"祈雨"风俗同出一辙。十年前,笔者也曾目睹大潭一地久旱时祈雨的场面:烈日下,人们抬着佛像,由司公(即巫师)打着扇鼓,很卖力地唱着,真是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扇鼓舞也在庙会(城隍庙会)和春节期间作为一种表演性娱乐活动进行演出。这时的羊皮扇鼓舞完全成为娱乐性表演节目,毫无祭祀活动中的那种神秘、肃穆之气氛,而充满了热烈、喜庆之气。可作群舞,也可双人舞。并不拘泥人数。表演前,在原地先打一通固定套路的鼓点,既可酝酿情绪,又起着烘托气氛和招徕观众的作用。表演时,两人边击边舞,在"嘭嚓嘭嚓"的鼓场、环声中表演着"禳鼓"、"揉麻窝子"、"单腿跳"、"凤凰三点头"、"线筢子"、"禳星辰"、"勾腿跳"及"躺凳"、"跳凳"、"踩凳"、"跨凳"等粗犷、热烈的舞蹈技巧动作,同时在鼓环声的伴奏下配以曲调高亢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唱腔,给人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

 

 

  原始的图腾

 


  ■后记


  扇鼓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民间的大部分地方广为流传,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虽然它不免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在文字未诞生前,历史只能从人们的辗转传述中延续,这就自觉地形成了传说。加上受生产力水平制约,这些传说往往与神话混杂在一起,便成了人类最早的历史(即神话与传说的结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