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伊犁历史上第一个古代民族是塞人。塞人,又称塞种,波斯文献中称“萨迦”,古希腊、罗马人称其为“斯基泰人”.塞人是一个很古老的游牧部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公元前8世纪出现于欧亚内陆草原地区。伊犁塞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水草而居,具有很高的冶炼铸造技术,广泛使用青铜器。
对于塞人的宗教信仰,汉文史籍中没有记载,古希腊和古波斯的史籍中也是片言只语。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塞人“在诸神中只崇拜太阳,他们献给太阳的牺牲是马。他们把马作牺牲来奉献的理由是:只有人间最快的马才能配得上诸神中间最快的太阳。”伊犁草原上分布着上万多座土墩墓,其中许多墓堆的外围有石圈环绕,显然是塞人崇拜太阳的体现。塞人还特别崇尚以虎、豹等猛兽纹图案的艺术形象,这与其游牧狩猎的生活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伊犁河谷的多次考古发掘和调查征集,发现了许多塞人时期的青铜器文物,与中亚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围和新疆乌鲁木齐阿拉沟出土的祆教文物风格基本一致。这些说明塞人除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外,并信仰祆教。
祆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由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创立。我国古代史籍称之谓“祆教”、“火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西方取其创立者之名称为“琐罗亚斯德教”,其信徒则称自己的宗教为“马兹达教”.“祆”字属外来字音,是由唐朝初年的人创造的字,从“示”从“天”,以表示祆教崇拜的主神“阿胡拉·马兹达”(译为“天神”)。祆教的经典是《阿维斯陀》,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自然界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以火为善和光明的象征,有专门祭祀圣火的仪式,还敬奉水、土、木等。
祆教是何时怎样传入伊犁、塞人信仰情况等等,由于史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塞人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东伊朗语,由于语言、习俗的相近和地域的相连,塞人与古代波斯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能祆教创立不久就为塞人所信仰了。根据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推断公元前4世纪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已经信仰了祆教,所以祆教是最早传入伊犁的外来宗教。
1983年,位于新源县的农四师71团一连鱼塘出土了一批文物,年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其中神态逼真的铜武士俑反映了塞人的形象特征。与铜武士俑同时出土的承熊方座铜盘,通体残高4.1厘米,盘长宽各25.5厘米,方形,宽沿,直壁,平底,盘内两角各蹲一兽相对,似熊,方座已失。考古学者认为这种承熊方座铜盘是祆教的拜火祭坛。另外同时出土的对虎铜圈和对翼兽铜圈,应该是祆教祭祀的礼器。对翼兽铜圈,直径42.5厘米,青铜铸造,翼兽相对而卧,兽面似虎,立耳,短鬃,双角后翅,背侧有双翼,兽体连续起凸棱,后弯曲成圈,内开口(图一)。这种有翼兽造型与祆教经典《阿维斯陀》的神话相关,传入中原内地以后,演化为“天禄”、“辟邪”,作为宫廷建筑的装饰物,或用于陵墓前镇墓的石兽,丰富了中华石雕艺术。
1983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出土的人面兽足铜方盘,高23厘米,长宽各76厘米,重46公斤,青铜铸造,方盘,宽沿,直口,平底,两侧有双环状横耳,有四足支撑,四足上部为浮雕式人面像,下部为驼蹄形。过去曾认为,这件文物是塞人生活使用的炊器或餐具,现在对照吉尔吉斯斯坦出土的类似文物,应该是祆教的祭台。
1994年在新源县出土的三足圆盘承人羊祭器,高14厘米,直径9厘米,青铜铸造,台沿上站立有一圈11只山羊,中间铸有1人,身体前倾,左手叉腰,右手抬举,似在挥鞭牧羊,形象极为生动,底座为三片铜条喇叭口,圈足(图二)。根据中亚出土的多件类似文物,可以肯定这件文物是祆教祭祀用的灯台,因为山羊既是塞人的祭牲,又是祆教守护圣火的圣兽。
塞人之后,月氏、乌孙、悦般、突厥等先后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公元前161年,乌孙西击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向中亚迁徙,乌孙遂居留在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周围地区,融合留下来的塞人和大月氏人,建立了乌孙国。由于汉文史籍对乌孙的情况偏重于政治、军事的记载,而忽略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造成我们现在对乌孙人的宗教信仰不是十分清楚。通过考古发现,塞人和乌孙人的墓葬、文物形制,有很多相同之处,没有明显的区别。既然乌孙人中融入了很多塞人,可能也继承了祆教的信仰。魏晋以后,乌孙被蒙古高原上的柔然汗国所迫,南迁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公元552年,游牧于阿尔泰山的突厥部落兴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突厥汗国。土门可汗的弟弟室点密率其部落在西域四处征战,尽据乌孙故地,牙帐设在今伊犁的特克斯河流域,史称西突厥。唐朝段成式《酋阳杂俎》记载:“突厥事祆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酥涂之,或系之竿上,四时祀之。”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玄奘前往“西天”印度取经的路上,经过碎叶城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见面,帐内因“突厥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
波斯祆教实行“天葬”,但传入塞人、突厥等游牧民族之后,葬俗发生了变化。根据目前伊犁河谷土墩墓考古发掘情况看,塞人主要是土葬。突厥人受粟特人的影响,祆教徒在葬式上流行盛骨瓮。这是一种独特的葬具,多为陶质,外观像游牧民族的帐篷,瓮面装饰着花纹或人物雕像,瓮壁上方镂空,象征帐幕的木架。盛骨瓮内装死者火化后的骨灰和残余骨殖。1959年,在伊犁曾出土了一个外壁装饰忍冬花纹的陶瓮,可惜发现时瓮盖已失,《新疆出土文物》一书称之为“雕花陶盆”,年代断为唐代。北京大学的宿白教授、林梅村教授认为,从这件文物的外壁纹饰看,其年代大概在5世纪左右,就是祆教徒使用的盛骨瓮。
塔里木盆地城郭诸国也长期信奉祆教。南北朝时期,祆教由西域传入内地,影响日增,隋唐时期专门设置了管理祆教的特殊机构,名为“萨簿府”或“萨宝府”,并设置祆祠及官员。唐代以后,祆教逐渐式微直至消失。
由于祆教在西域流传时间较长,加之与游牧民族崇奉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拜火等带有祆教色彩作为习俗保留至今。祆教把春分定为一年之首,波斯语称新年为“诺鲁孜”,所以春分节被称为“诺鲁孜节”.现在,诺鲁孜节仍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举行各种活动迎接新春,做“诺鲁孜饭”,唱“诺鲁孜歌”,亲朋挚友走家串户互相祝贺,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