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等学堂第一任总教习刘古愚往事(2)

时间:2014-01-21 13:13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雷媛,段青亮 点击: 载入中...


  这或许就是一位师者所散发出的正能量。


  事实上,年轻时期的刘古愚也从自己的老师黄彭年身上获得了这样的“正能量”.黄彭年是晚清着名的学者、政治人物。其思想主要涵盖儒学、方志、教育、文论等方面,颇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


  历史上,黄彭年以《选将论》而为人称道,这也是近代文人论兵的典范之作。早在咸丰初年,黄彭年随父在籍办团练,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同治初年又参加镇压太平天国石达开部。身为文人,黄彭年却重视学习西洋学术、政治、军事,而这一点也影响了刘古愚。据《刘古愚年谱》载:1894年他完成了《壕堑私议》,发明了成序列、成规模的壕堑,用来对付西洋之火炮。1895年刘永福在越南与法国交战,运用类似方式,打败敌军。


  清光绪二年的春试中,33岁的刘古愚落第,从京城返回陕西途经保定时特意去谒拜他在关中书院的老师黄彭年,当时的黄彭年在保定莲池书院任教。久未谋面的师生二人坐在莲叶何田田的莲池边,促膝彻夜倾谈中西之事……就在那个夜晚,刘古愚找到了他一生的理想--教育救国。而他现代激进改良主义的教育思想与理论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日臻形成的。


  在整理刘古愚遗稿中,张启明有个新发现并大胆地提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完整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观点的就是刘古愚。此前有观点认为于1904年提出的“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基于蒙养的思想”的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是此观点第一人。“早在1903年,刘古愚就有’所谓蒙小学、小学、中学、高等学、大学,以人之年龄、知识、学问、才能分为五科,以定教法,其实仍不外德育、体育、智育三端。‘”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张启明尤其推崇刘古愚对德育的剖析,他说刘古愚从一个“孝”详尽诠释了何谓德育,用一句话概括其精髓就是“修业先须进德”.“反观我们现代德育教育,这不正是我们的软肋和硬伤吗?”


  一直以来,不止于陕西,甘肃的新教育更是由刘古愚而始。在甘肃高等学堂创办几个月后,刘古愚就准备实施他的实用、实学、实业的办学方针,在陕西书院教书时,他就曾决定集股聚资二十万两,在陕西创办机器织纺公司,还派遣门生去上海准备采购织布机器以及学习机器织布的工艺过程。但终因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响应入股者人数太少,资金不足,终未办成。“可惜呀,就在他准备恢复左宗棠购置的毛纺织机器,纺织毛毡呢羽一类织品的时候,却溘然去世了。”


  刘古愚的教育实践已经走到中国现代教育的门槛,他于1903年8月逝世,次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校制度。

 

 

  精神信仰

 


  63岁的刘耀明是刘古愚的玄孙,小时候就从父亲和爷爷口中听过不少曾祖父的故事:


  听说了梁启超来拜祭曾祖父时曾泪流满面;还听说了在西安碑林旁边的“刘子祠”当初是于右任、邵力子这些曾祖父的学生出资出力修建的;也听说了曾祖父在甘肃高等学堂时,教国学的他却担负着批改学生算数的工作,每天晚上,一壶小酒陪伴下常常至天亮……


  “村里人每年清明节都要去曾祖父的墓前祭拜,在这里,他像神一样受到敬重。”刘耀明说现在刘古愚的墓地已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9月29日是兰州一中庆祝110周年的日子,已经受到邀请的刘耀明或可出席,他希望自己能亲眼看看曾祖父最后任教的这个地方,也看看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代沧桑的兰州一中。


  “更多时候,我们举行一种仪式,其意义重在纪念历史。110年前,甘肃高等学堂开启了我们甘肃新教育之风气,自此也是兰州一中优良传统的肇始,一如我们《兰州一中校史》中所记录的’厉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这不仅仅是刘古愚先生一生爱国教育思想的总结,也是我们学校百余年来所秉承的优良传统,更是学校的精神信仰。”兰州一中化得福校长说,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信仰。


  刘古愚的维新主张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实现不了的。但是,诚如他的弟子所颂扬的:先生往矣,其精神毅力,乃与长宙大宇相弥伦……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