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论述似乎跑题了,但却为下面的结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容妃所以被称为香妃,就出在“ 香” 字上。
有一幅绘画作品,题为《 威弧获鹿》,是乾隆第六子永瑢所作。于善浦先生介绍此画时说:“ ……乾隆皇帝驰骑扼弓而射,前方一奔跑的公鹿,肩肘中矢,即将倒毙。在乾隆身后并列的四蹄张飞的马上,乘坐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倾身向前左手递矢,乾隆皇帝回右手欲接……” 该维吾尔女子,“ 白净的面庞,前额稍凸,细眉深目,鼻头翘起,嘴唇厚坚。头戴朱纽黑皮红缨暖帽,佩带三珠耳饰。长辫搭肩,胸前挂一长方形盒,身穿黄色花袍,上身着立领镶边坎肩,花袍上绣满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 巴旦木' 花纹……” ( 《 乾隆皇帝的香妃》第3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画中的维吾尔族女子,即容妃,其“ 胸前挂一长方形盒”,正是香盒。另外,在l979年清理容妃地宫遗物时,发现有香袋(《 乾隆皇帝的香妃》第l73页)。容妃经常佩带香盒香袋,身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故而太监、宫女们私下把容妃称为香妃。这就是香妃名字的缘起。
香妃之名原先在宫内太监、宫女中私下流传,随后由宫内传至宫外,住京“ 八爵” 人员和年班( 朝觐)人员最先得知之。再由年班人员传至新疆。哈密是年班人员晋京和返疆的必经之地,也是信息集散地。正是在哈密,裴景福获得了香妃的信息,第一个公开揭示了香妃之名。
香妃在宫中的住所
奥斯曼入宫后,起先住在故宫东六宫。有人说:“ 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今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回营,毳幕韦鞲,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尔其建筑,相传为香妃沐浴之所” ( l9l4年故宫博物院陈列所“ 容妃戎装像” 《 人物事略》)。此说不可靠。宝月楼早在奥斯曼入宫前建成( 乾隆二十三年),且靠西长安街,比较喧阗,且不安全,不宜人居。回子营乃清廷建筑的民居(位于安福胡同,后分配给香妃的五叔额色尹等人居住),有礼拜寺,不会是“ 毳幕韦鞲” .乾隆皇帝考虑到奥斯曼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便照顾她住进“ 万园之园” --圆明园之长春园内西洋楼区远瀛观。法国人莫里斯。亚当( 自署汉名亚乐园),原在中国海关供职,曾亲自去圆明园长春园调查。后在中国有关专家金勋等人的协助下,编撰了《 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所做圆明园工程考》。他说:“ 远瀛观的意思,一说为眺望远湖之所;一说为遥望北京,因为北京又称瀛洲,乾隆皇帝习惯于夏季在此处理朝政。乾隆还在这里为香妃安排了住房。” ( 《 亚乐园先生回忆录》,《 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第69-70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内学者也认为:“ ' 远瀛观' 曾经作为容妃的寝宫。”( 郭黛姮《 乾隆御品圆明园》第25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远瀛观是乾隆皇帝比较喜欢的欧式宫殿,常在此处处理国家政务和避暑。他安排香妃住在这里,可见他对香妃特别宠信,是其他妃嫔望尘莫及的。
远瀛观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 远瀛观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为一座五开间大殿,两端的两间,稍向前伸,平面成倒置的凹字形。这座建筑虽仅一层,但尺度较其他几栋更为宏大,当中的三开间设有三樘铜门,彼此间以前突的白色大理石柱隔开,柱身满雕毛茛叶图案,异常精美。各间皆有壁柱作为装饰,之上有多层线脚构成的尾檐檐口,檐口之上每逢壁柱所在的部位,皆有突起的花饰,中央在独立柱之上更突出一段凸形女儿墙,其上布满雕饰,被称为' 圆光百锦窗' .门两侧有壁柱式门套,发券门楣也都有精美雕饰……” ( 《 乾隆御品圆明园》第25l-252页)香妃住在如此堂皇而精美的宫殿内,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圆明园内有山,有水,有木,有花,有草,可任其徜徉。远瀛观附近还有谐趣园、万花阵、养雀笼、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等园林建筑。特别是海晏堂楼前,喷水池两边依八字形排列着十二座石台,每座石台上坐落一个人体兽头的青铜塑像。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分别代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是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每个时辰都有代表其时辰的兽头喷水。中午时,十二生肖同时喷水,抛玉溅珠,蔚为壮观。香妃久久伫立在喷水池前,浮想联翩。她想起自已的民族。维吾尔族也有十二生肖,只是与汉族稍有不同,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鳄鱼、蛇、马、羊、猴、鸡、狗、猪。她感到十分有趣:维吾尔族与汉族,虽有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差异,但彼此也有相同相通之处。这或许是胡大( 真主)冥冥之中安排的吧?
在宫中,有二十四位太监、宫女照顾她。宫女中,有出生于新疆的维吾尔族女性,她们不仅侍候她饮食起居,而且陪伴她一起做礼拜。另外,还有专职的厨师和阿訇。维吾尔族厨师叫努倪马特。在乾隆四十六年( l78l)正月初五日,乾隆在斋宫平颙殿用餐时,吃了努倪马特做的“ 谷伦杞” ( 抓饭)、“ 滴非雅则”( 洋葱炒白菜),龙颜大悦,特地奖赏了他。
香妃虽然生活在天堂之中,但有时不免产生思乡之情。乾隆得知后,下旨在方河之东修建线法墙( 又称线法画)。它是十面垂直的砖墙南北分立,五列平行。墙上可悬挂巨幅油画,且可定期更换。乾隆又让宫廷画家郎世宁及其助手艾启蒙、沈源和孙祜等人深入新疆叶尔羌( 今莎车),创作了《叶尔羌十景图》,悬挂在线法墙上。香妃坐在线法山顶的凉亭内,透过波光潋滟的方河,可看到线法画:高高的宣礼塔,塔尖上闪烁的月牙;飘逸着浓烈而甜蜜芳菲的沙枣林;缀满繁星似的果园;葡萄架上垂挂的葡萄,宛如倒置的珍珠塔,翡翠楼;十里巴扎( 集市)店铺鳞比栉比,货摊上摆满葡萄干、杏干、无花果干、沙枣、红枣、核桃;艾里斯绸如虹如霓,五采斑斓;刚出炉的油馕,飘散出诱人的香味;烤炉上,羊肉串嗞嗞作响,升腾着袅袅轻烟;西瓜、甜瓜堆积如山;和田玉玲珑剔透,胜似羊脂;毛驴、马匹、骆驼驮运来阿富汗、印度的松籽、香料、银器;还有内地的砖茶、锦缎、瓷器、贝壳、珊瑚;热瓦甫的弹奏声,如慕如怨,余音绕梁;麦西莱甫晚会上,篝火熊熊,裙裾飞旋,欢声雷动;十二木卡姆表演,众妙咸集,丝肉并作,观者如山如海;母亲河--叶尔羌河,碧波粼粼,倒映着两岸的土屋、果园、白杨、水磨……面对此景,香妃似幻似梦,如痴如醉,仿佛回到了自已的故乡……
在宫中,香妃能否与乾隆对话,互相交流思想感情?能。就在奥斯曼入宫的那年,乾隆皇帝主动学习维吾尔语。经他努力,维吾尔语水平达到“ 习熟” 的程度。对此,他颇为得意。在《 御制瀛台赐宴拔达克山来使即席得句》自注中说:“ 近始略习回语( 维吾尔语-引者),可以不烦译寄。而拔达克山居极西,语又异于叶尔羌,故仍须回人译彼语也。”意思是说,在接见拔达克山使者时,必须告先把拔达克山语译成维吾尔语,他才能听懂。在《 上元灯词》自注里,他说:“ 回语、淮语皆习而能之。”在《上元灯词》之五的自注中,又说:“ 蒙古、回语皆习熟,弗藉通事译语也”.他还根据掌握的维吾尔语,校正了新疆两地的汉语对译名称:英吉沙尔( 今英吉沙)、喀喇沙尔( 今焉耆)。由于香妃与乾隆语言相通,彼此感情十分融洽。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