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自贡市文物管理局)召开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9月1日至9月10日,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自贡市文物管理局)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学、古建筑、交通史、盐业史方面的国内专家,开展自贡盐运古道考古综合调查。
水陆并进 考察古盐道分布和现状
自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戴燕灵在会上表示,本次考古调查由国内高校和业界研究院所考古学、古建筑、交通史、盐业史等方面的20名专家组成考察团,考察历史上自贡盐运古道的线路分布、盐道的现状、自贡盐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
据了解,古盐道的考察线路确定为陆路4条、水路1条,陆路考察线路为井富路、井宜路、井荣路、井内路;水路考察线路为旭水河→釜溪河→沱江。总行程800公里,布置了考察点50个。
“当时的盐业运输是以自贡自流井为中心,呈放射状运往其他省市。”自贡盐业历史专家、本次考察团研究员之一宋良曦介绍。除此之外,本次考古调查,将选择自贡市最古老的盐井之一大公井,进行发掘前重点调查。
宣传展示 调查成果将拍成纪录片
据介绍,此次考古调查完成后,将形成一个关于自贡盐运古道的考古调查报告;将考古调查的成果拍摄成纪录片,更加形象地宣传和展示自贡盐运古道,并组织召开“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
为确保此次考古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自贡市建立了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工作协调小组,由主要负责联系文化工作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周耘牵头,文化、档案、方志、规建、旅游、国土、外宣等相关部门,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七区县分管领导参与,协调整个工作推动。
据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此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自贡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和各类文保机构已从本月初开始,在全市上下开展了文物安全集中宣传整治月活动。创造条件,积极整改文物本体及文物周边环境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
挖掘盐文化的根 梳理古盐道的历史与现状
自贡,曾是一座遍地盐井的城市,素以盛产井盐闻名遐迩,被誉为“盐都”.清代中期以后,随着自贡盐场盐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繁荣商旅增多,逐渐形成了以自贡盐场自流井为中心的,沟通至成都,重庆和连接滇黔边境的食盐产销运输及各地运送生产、生活资料到自贡盐场的交通线路。这些古盐道全部为石板路,一般宽窄在1到2.5米,总里程约有800多公里。
在这条古盐道上,洒满一路珍珠,古码头、古桥、古驿站、古牌坊、祠堂、庙宇、会馆、古街、古镇等比比皆是,还有船工号子、赶山号子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国家和各级文物部门越来越重视对线型文物的保护。但是,自贡古盐道的价值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得到很好的梳理。”戴燕灵说,“通过本次盐运古道的考古调查,将深入挖掘盐文化的根,进一步弄清自贡古盐道的历史与现状,对盐道上的文化遗产进行梳理,遴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作准备。同时,更加有效地保护与利用盐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尽可能把存在过的历史发掘出来,确立出自贡盐运古道所根植的文化风格与个性形象,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增加新的亮点,也为建设中国井盐文化特色城市奠定强大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