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家川马家塬遗址

时间:2021-11-26 18:5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甘肃省文物考古研 点击: 载入中...
  一、项目简介
  
  马家塬战国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某支首领和贵族的墓地,以竖穴偏洞室墓为多。墓葬规模与其阶梯数量、洞室面积、车的数量、随葬品多寡和精美程度成正比,其以独特的墓葬形制、华丽的车辆、复杂的人体装饰以及蕴含多种文化因素的遗物而闻名于世。出土车辆、金银器、玻璃和玻璃态制品种类比较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该遗址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文化的面貌,这种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融合体是研究这一时期西戎文化、秦戎关系、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车舆发展、演变以及古代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发掘进行同时,多家单位通力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项目以马家塬墓地出土车辆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古代车辆的文献及实物资料,利用多学科最新技术提高了车舆解剖发掘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取了原始信息,充分揭示古代车舆制作蕴含的科学和技术,利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展示了古代社会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
  
  本项目曾于2006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分别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和“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主要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川县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等。
  
  
  
  马家塬墓地远眺
  
  
  
  马家塬墓地墓葬分布图
  
  二、研究缘起
  
  文献记载,秦人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活动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渭河上游、西汉水上游一带。但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早期秦文化并不清楚。因而,无论是在史学界还是考古学界,对于秦人、秦文化的来源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即所谓“东来说”(东夷)和“西来说”(西戎)。研究秦文化也离不开对西戎文化的研究,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西戎,曾经是两周时期周和秦的主要威胁。秦人西迁后就是在和西戎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终走向关中,建立秦帝国。但对西戎的族源、文化面貌等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比较匮乏,如何在考古学中辨识西戎文化的面貌及其变化,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长期课题。
  
  2004年,在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五家单位联合成立课题组,启动了“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课题组先后在秦人早期活动的渭水流域的清水李崖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西汉水流域的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西山遗址,戎人活动的渭水流域的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秦安王洼墓地等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合作,在渭河上游甘谷县毛家坪遗址首次发掘到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迹与遗物,揭开了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序幕,那么2006年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的发掘,则揭开了这一地区西戎文化的神秘面纱。
  
  三、遗址概况
  
  马家塬墓地位于张家川县木河乡东北3千米的桃园村三队北部的马家塬上。地势为两侧较高中部平缓的簸箕形。墓葬均位于簸箕形地形范围内。墓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勘探发现墓葬66座。墓地以大型墓M6为中心,其余墓葬位于该墓北部和东西两侧。
  
  
  
  马家塬M16墓室
  
  
  
  马家塬M16墓主
  
  
  
  蓝色蜻蜓眼珠TZMM6:200
  
  
  
  金带钩TZMM16G:11
  
  
  
  金项饰TZMM16G:7
  
 
  
  錽金银铁车舆后门饰TZMM14MDC1XX
  
 
  
  狼形錽银铁车轸饰TZMM14MDC1XX
  
  
  
  鸟蛇缠斗纹金带饰TZMM16G:24
  
  墓葬均为东西向。墓葬形制主要可分为:中间有斜坡墓道两侧为九级台阶的竖穴土坑墓、阶梯式墓道的竖穴偏洞室墓、竖穴土坑墓和竖穴棺坑墓等类,以竖穴偏洞室墓为大宗。竖穴偏洞室墓以台阶的多寡可分为九级、五至七级、三级台阶等不同等级。墓葬依等级不同随葬有一至五辆数量不等的车辆,而且墓葬的等级越高随葬的车辆装饰就越华丽。墓葬绝大多数都有殉牲,以马、牛、羊为主。部分墓葬在地表以马头、牛头祭祀。在墓地中部和东部各有1座祭祀坑,分层埋葬有马、牛、羊的头骨和蹄骨。
  
  等级较高的墓葬中随葬的车辆普遍有装饰。最华丽的车辆以金、银饰件和珠子对车辆进行装饰;次一级的车辆为髹漆,上贴铜饰;第三等级的车辆仅髹漆;等级最低的车辆为无任何装饰的素车。车辆的形制多样,有圆角长方形车舆的有珥车和无珥车、高轼车和圆形车舆的车等类。从车辆装饰和形制结合来看,马家塬墓地出土的车辆几乎没有重复。
  
  墓主人多有复杂的身体装饰,头部有以圆形金片和绿松石、肉红石髓珠子组成的发网;颈部戴金、银项圈或以金管及费昂斯、肉红石髓、绿松石等珠子组成的项链;耳饰为多节饰件组合的耳环;有的手臂带有金或银臂钏;腰带以金、银、铜、锡质带饰和金银泡、珠子等装饰,个别墓主人有三条腰带,腰带两侧悬挂以各类珠子组成的复杂装饰;部分裙子或衣袍下摆也以珠子装饰;鞋部装饰发现有珠饰和银鞋底。
  
  马家塬墓地文化内涵复杂,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其中,来自于秦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有铜壶、铜鼎、铜敦、铜戈、铜茧形壶等随葬品,墓葬之中以台阶数量的多寡区分等级的观念可能受到中原礼制的影响。属于自身的西戎文化因素表现为:绝大多数墓葬为偏洞室墓,随葬铜(陶)铲足鬲、单耳罐等。等级较高的墓葬中的车马金银装饰多为动物纹,普遍殉牲,多随葬武器和马具,墓主身着豪华服饰及金银饰件,部分工具、武器的形态等则属于北方草原和欧亚草原文化因素;金器中的掐丝、镶嵌等细金工艺可能与地中海东岸存在一定的联系;金银饰件上的忍冬纹、巨喙鸟、变体鸟纹、镂空带有剪纸效果的带饰、动物相斗纹、成列行进的动物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巴泽雷克墓地有一定的关系,少量蜻蜓眼可能是西方的舶来品。
  
  马家塬墓地以独特的墓葬布局方式、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随葬装饰豪华的车辆以及精美的随葬品而著称,是目前发现的最高等级的西戎首领和贵族的墓地,颠覆了对西戎文化的传统认识。
  
  四、文化面貌
  
  随着张家川马家塬、秦安王洼、漳县墩坪墓地的发掘以及对清水刘坪墓地资料的重新整理,使我们对战国时期甘肃东南部西戎文化的面貌有了新的认识。
  
  目前在甘肃东南部发现的西戎文化的遗迹均为墓地,尚未发现遗址,墓地多位于河流附近的山坡上。墓葬绝大多数为东西向。墓葬形制主要有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竖穴直线式洞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及竖穴棺坑墓四类,大型墓葬呈“甲”字形。采用的葬式主要为仰身直肢葬。墓葬中普遍殉牲、随葬车辆或车马具,墓地中有祭祀坑,有墓祭现象。高级别的墓葬中随葬有装饰豪华的车辆。墓葬中随葬陶器较少,普遍随葬工具、武器、车马器和装饰品。注重对人体和服装的装饰,大量各类质地的珠子用于装饰人体和服装。高级别的墓葬中将黄金用于人体装饰、服饰以及车马饰。装饰品中以半环形项饰、多节饰件组合的耳环和各类腰带饰富有特色,在腰带饰中尤以动物纹的腰带饰最具特点。在车马器、兵器和车饰上普遍使用铜镀锡和铁鋄金银工艺。玻璃制品和汉紫、汉蓝和铅白的烧制工艺极为发达。陶器中以红褐色的铲足鬲和双耳罐、单耳罐为代表。
  
  
  管形金饰(TZMM14)
  
 
  
  铜壶(TZM14:3)
  
  
  
  金耳环(TZMM14:7)正面
  
  战国时期的西戎考古学文化同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包含有多种文化因素。现已发现的西戎考古学文化中主要由三类文化因素组成:第一类文化因素主要以东西向墓葬、竖穴偏洞室墓和红褐陶铲足鬲、单耳罐、双耳罐、高领罐等陶器以及铜铲足鬲等文化因素为代表。第二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铜鼎、铜壶、铜匜和中原文化系统的其他铜容器以及铜戈、剑、中原式带钩、灰陶绳纹罐、罐形鬲、豆、盆等文化因素组成。第三类文化因素是以中国北方青铜文化和欧亚草原中部的萨迦—斯基泰文化相关的一些文化因素组成,这些文化因素包括动物纹牌饰、有銎和管銎的三翼镞、啄戈、刀、青铜短剑、大量使用金银装饰和珠饰的传统、鸟形马镳、马镫形和双环马衔、铁鋄金银工艺、玻璃及玻璃态材料的制作工艺等。在这些文化因素中,第一类文化因素是西戎考古学文化的传统文化因素,这类文化因素可以上溯至寺洼文化,应当是西戎的祖先记忆和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
  
  五、车舆复原
  
  依托马家塬遗址发掘工作,承担国家重大文化专项“指南针计划”课题“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旨在利用多学科最新技术获取更多文物信息,复原古代社会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科融合,并通过工艺研究为展览展示提供文物的原真资料。本项目所形成的发掘、保护、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考古和展览展示协同研究的工作方法,对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的理论与方法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在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车辆信息提取等方面有突破和创新。通过解剖发掘及精细测绘等多种手段的应用解决了车辆结构信息提取问题,促进了田野考古技术的进步。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舆遗迹绝大部分为多乘车辆相互叠压,装饰复杂,使用材质多样,车辆遗迹现像极为复杂;有机质车辆构件均严重糟朽、劣化,仅残留有痕迹。通过田野解剖发掘、复杂遗迹的打包提取、实验室考古、多种探测、测绘及保护方法在发掘现场以及实验室解剖发掘过程中全程使用,注重发掘前的预探测、发掘时的即时检测与精细测绘、发掘后的及时保护等方面工作的密切融合,达到了最大限度地提取了相关信息的目的。多学科结合协同工作模式解决了田野考古与实验室研究的矛盾,提供了一种田野考古与实验室考古相结合的新模式。形成了发掘、保护、实验室检测和展览展示等协同研究的工作方法,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在古代工艺研究和复原方面有新的创新和突破。解决了汉紫、汉兰和铅白的烧制工艺问题,在古代玻璃态材料的研究和复原烧制工艺上有新突破。汉蓝和汉紫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主要围绕人工模拟制备方面展开,中外学者以往的模拟实验均以合成颜料而非成型器物(容器或料珠)为目标,且多在高温下按理想化学计量配比、辅以少量的硼砂或铅为助熔剂进行,与马家塬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对铅白的模拟工作未见相关报道。本项目结合多项检测手段分析了料珠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及铅、锶同位素比值,并借鉴国外学者模拟制备埃及蓝容器与珠饰的成果,复原出了一种以低温、超高助熔剂(铅)、烧制温度控制在50℃以内的二次烧制工艺。解决了铁鋄金银工艺的判定和起源问题,并复原了几近失传的制作工艺。对战国时期金属工艺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探究了马家塬墓地金银技术的渊源与文化内涵。利用多种检测方法对马家塬墓地出土表面装饰金银铁器的制作技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铁鋄金银工艺的判定标准,初步解决了鋄金银工艺的起源问题。将中国铁鋄金银工艺出现的年代提早到约公元前300年左右。
  
  在车辆结构、力学性能的认识以及原工艺、原材料对古代车辆复制上有创新和突破,创新了古代车辆复制方法,解决了车辆的实用性和礼仪性问题,对中国古代车辆的力学性能和传动方式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对车辆主要承力构件建立了ANSYS有限元模型,对其静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将来车舆的清理和复原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供了依据。基本解决了古代车辆的结构和装配方法,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古代车辆装配流程,以原材料、原工艺复制完成了马家塬出土的两辆车辆,并制作了用于展示的三维视屏。
  
  
  
  马家塬墓地M14-1号车复原图(右前)
  
  
  
  马家塬墓地M14-1号车复原图(右后)
  
  
  
  马家塬墓地M16-2号车复原图
  
  本项目所形成的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制的车辆已在北京、兰州、西安、台北、高雄、杭州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地举办了巡回展览展出,得到学术界和观众的极大关注。尽管有由于完成单位性质所限还不能完全产业化,但已经有风险投资有投入该项目的意愿。同时,项目所获成果得到国内外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可,其结论与经验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已被多个政府部们和高校采纳。
  
  项目所提倡的多学科、多手段协同,全面提取出土文物信息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广。车舆制作材料、工艺及其文化信息的系统揭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原工艺、原材料、数字与实物相结合的复原方式是国内实验室考古工作的亮点,是文物复原研究的新突破,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在材料和工艺研究上的新发现和突破对文物保护、古代材料研究和工艺复原具有重大意义,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进一步促进考古学中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发展。
  
  该项目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二等奖,评奖专家认为“这是一项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通过跨学科合作,成功地将田野考古、科学检测分析、文物保护和展览展示等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了古代车舆的制作技术和文化价值,这对今后古车发掘、信息提取、研究和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来源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陈建立王辉)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