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红顶商人痛而谢幕

时间:2011-12-27 23:32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江迅 点击: 载入中...
 令人遗憾的是,“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却最终被再次验证。

    
    金融危机环境下,香港人的最大话题,无疑是“减薪”了,每天都有大公司减薪的报道。全民减薪,昏天黑地。除了炒鱿裁员,减薪是打工仔的最痛。4月15日,笔者获得一份“情况”,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管理层大减薪,这一减薪幅度成了香港之最。

    荣智健: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6699万港元,2008年总计384万港元,减幅94%;

    范鸿龄: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5667万港元,2008年总计360万港元,减幅94%;

    李松兴: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4435万港元,2008年总计235万港元,减幅95%;

    莫伟龙: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1193万港元,2008年总计222万港元,减幅81%;

    罗铭韬: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1689万港元,2008年总计202万港元,减幅88%;

    荣明杰: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1657万港元,2008年总计186万港元,减幅89%;

    刘基辅:2007年薪酬加花红总计1321万港元,2008年总计81万港元,减幅94%;

    ……世上诱人的事物实在太多,人对身外之物的追求也无止境。中信泰富玩的外汇accu-mulaor,用香港人的话说,是“赢粒糖输间厂”,一夜蚀了百多亿,创下香港蓝筹公司有史以来之最。被香港人称为“荣太子”的荣智健收入减幅高达九成多,荣太子的“太子”荣明杰之薪酬,也大幅减少近九成。

    香港人有俗语说女人之“痛”:女人最痛的是老公有外遇,更痛的是,对方登门入屋,生下孩子后一走了之。荣智健的痛则是:收入猛减,作为资本家,该到手的金钱离去,一场豪赌让自己“损手滥脚”,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可谓一痛再痛;但更痛的是,他因此失去中信泰富的控制权,打拼30年的成果几乎化为乌有;而令他最痛的或许是,百年的荣氏家族商界王朝的神话,有可能在他手中幻灭。

    是去是留,终于尘埃落定,67岁的商界巨贾黯然离去

    这是香港公司史上不能忘却的一天。

    4月8日,香港人视之为吉祥的日子。早上9点,香港金钟中信大厦。中信泰富总部楼前,数十位中外记者已在此守候。嗅觉灵敏的记者获悉,中信泰富在今天召开特别董事会,讨论人事变动,荣智健终因外汇巨额亏损事件难逃责任而辞去职务。

    直到17点,躁动的记者们,守候了8小时,没有任何确凿消息,显得有点不耐烦了。他们仍未看到已进入中信大厦参加特别会议的中国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以及中信泰富事件的主角荣智健现身。

    17点30分,中信泰富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席荣智健、总经理范鸿龄辞职,即日生效,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主席和总经理一职。没有让人讶异,传言终被证实。不过,香江湿腻的空气中,这一消息似乎依然被凝固了。属于荣智健的中信泰富时代已经结束。

    18点18分,荣智健的座驾缓缓驶出中信大厦,众多记者一拥而上,在传媒“嚓嚓”而闪烁不停的闪光灯下,车子加速离去,车里的荣智健只是用手掌手臂抵着车窗。这位67岁的商界巨贾黯然离场,一如既往的平和。此君再大的事临头,也显得温温和和。直到车子开了20来米,执掌中信泰富19个年头的他,才回头看了一眼。他的爱女荣明方、长子荣明杰还没有离去,仍在这栋大厦里。或许,他还不是眷恋那个位置,而是搁置不下一个跨国财团的兴衰是非,一个华人企业家的挫败伤感。

    2004、2005年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荣智健在辞职信中说:“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4月3日发布搜查令,要求公司及其董事提供数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对这个现实,相信退位让贤对公司最为有利。”他以辞职方式对中信泰富董事会说再见。荣智健语句平实,却又透出些许落寞,而公司总经理范鸿龄的辞职信似乎动了感情,他对荣智健辞去主席一职表示遗憾,并称能与荣合作超过20年感到荣幸。他在辞职信中说:“对荣先生能给我机会参与创立中信泰富集团铭感于心,他请辞之时亦是我辞任之际。”

    公司公告对荣、范两人高度赞扬,称他们为公司早年奠下基石,多年来,公司旗下的业务显著扩充,在实践公司的策略性目标上建立成就,他们的营商经验及视野为董事会提供真知灼见。对于荣智健的辞职,从爆出外汇巨亏之后就有消息传出,特别是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突袭搜查中信泰富总部办公室,紧急要求中信泰富及其董事,就2007年和2008年签订的外汇合约,以及从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期间发布的公告提供详细资料,怀疑公司董事存在“虚假陈述”和“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而荣智健可能牵涉其中。

    炒汇丑闻将中信泰富和荣智健推向了风口浪尖。导致荣智健加快辞职的,还有来自北京中信集团的压力。外界对荣智健去留的猜测,如今终于尘埃落定。此时的荣智健,是否还记得荣氏第一代荣熙泰留给子孙的遗训:“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

    面对现实,退位让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两周前,即3月25日下午香港太古广场会议中心。中信泰富2008年业绩发布会在此举行,时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荣智健出现在现场,面对众多中外媒体的考问。当记者问及他会否辞职时,他还说:“我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应该由董事局和董事来决定。”他明确表明,自己没有退休计划。然而,此时的他是否已经感觉到,那是他最后一次为总资产达1391亿港元的中信泰富发布业绩,唯独他心里明白。

    根据香港有关法例《虚假陈述、伪造文件、使用及管有伪造文件》,任何人作出或安排作出明知伪造或自己亦不信真确的陈述或申述,即属违法,最高可处监禁14年;而串谋欺诈的最高刑罚同样可监禁14年。香港法律界人士认为,如调查确认属实,则两项罪行可令荣智健最高被判处10年以上刑罚。

    据悉,荣智健曾向北京提交报告,力陈他不可下台,其中理由之一是,他一旦下台,将增加香港反建制势力,即泛民主派的政治筹码。不过,北京没有接受,仍下令彻查。主管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认为,事件严重影响红筹公司在香港的形象,中信泰富母公司中信集团应全力协助香港执法机构调查,决不姑息任何人。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泰国东盟会议期间会见港澳传媒时说:“中信泰富发生的问题,第一,要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及金融监管的法规进行处理,内地和其他方面都不要干预。第二,在弄清事实,作出处理以后,要认真汲取教训,包括经营观念、经营方向、管理水平和加强监管,有不少教训值得记着。”

    荣与辱,即在转瞬之间。“荣太子时代”终于结束。中信泰富将与荣氏渐行渐远。中国硕果仅存的上世纪真正贵族,此时离去的身影有些孤单。4月9日中信泰富股价恢复买卖,一如所料,开盘狂涨,中午收报涨13.41%。

    望着荣氏家族第三代翘楚荣智健离去的背影,人们想知道:在过去的百年里,荣氏家族经历了从晚清到改革开放的所有历史变局,在每一格局下都显示了高超的生存智慧,荣氏家族有“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的祖训,而这一次,怎么就会栽倒了?

    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此事件如果发生在上海,会是什么结果?前不久国务院提出上海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中国有香港在内的两个金融中心,由此引发新一轮“双城记”大讨论。时政评论家曹景行对记者说:中信泰富事件如果发生在上海,当局敢不敢查抄,敢不敢抓人,敢不敢公告天下?既然要建成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就不能“不敢”。

    中信泰富又蓝又红,被港人戏称为“紫筹股”

    蓝色加红色是什么颜色?儿童都能回答:紫色。

    在香港,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被港人戏称为“紫筹股”,有紫气东来之意。这是个奇怪称谓。中信泰富连年业绩优良,被视为蓝筹股。蓝筹股一词来自美国人打牌下的赌注筹码。由于蓝色筹码优于红色及白色筹码,因此市场便把实力雄厚而在股市上活跃的股票称为蓝筹股,香港股市以往蓝筹股都为本土企业,这些公司市值大,股份流通量高。红筹股一般泛称在香港上市而其相当股份或股权由内地机构持有的中资企业,而其主要股东及管理层背景亦主要来自内地。由于荣智健背靠中信集团,因此又被看作红筹公司,红色配上蓝色,自然就是紫色了。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及分销,涉及汽车、贸易、发电、工业制造、航空、地产、钢铁、信息业等众多领域。2005年11月3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揭榜,荣智健以16.4亿美元财富再登榜首。截至2004年底,作为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的荣智健,持有中信泰富18.27%股权,稳居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当时,还沉浸在丧父悲恸中的荣智健,对着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赞成这个称呼,财产并不代表什么,我做事是要办实业,这是我们荣家的一个规矩,是一种传统。”

    从股权结构上看,毫无疑问这是一家红筹国企。但自上市起直到2009年4月8日前,它的实际掌控人却是公司第二股东荣氏。荣家低调、优雅、神秘,充满贵族气质,接触了荣家的英国皇室很容易就能与其找到共通点。但香港政经界对荣家的共识却是:北京乃至香港政商界人脉最广、关系经营最深的家族。荣智健虽行事西化,但因中信这层色彩,香港人仍然把他与他父亲荣毅仁一样当作红色资本家。圈内外都认为,没有人能超越荣氏在内地和香港两地政商界的影响力。荣智健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是香港富豪和高官沟通内地的重要“桥梁”,即使香港特首想从侧面与中央沟通,渠道通常都是荣智健。凭借着深厚的背景,荣智健长袖善舞,与大股东中信集团若即若离,这是中信泰富独特的经营方式。从1992年开始,荣智健一直吸纳中信泰富的股票,期望完全控制这家公司。可是每当公司遭遇危机时,他又总是直飞北京求援。1998年如此,2008年也如此。

    “澳元门”事件终于浮出水面。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突然发出盈利警告,指出为了减低澳洲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集团与汇丰及法国巴黎银行,签订多份“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累计股票期权accumulator),但后因澳元大跌而亏损逾150亿港元,预计全年业绩将录得亏损。翌日,中信泰富股价急跌55%,收市报6.52港元,跌至18年前的水平。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西部经营一个铁矿,需要以澳元购买设备和供应品。2007年,中信泰富为这一铁矿石项目,与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在内的13家银行,签订24款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但2008年澳元大跌60%以上,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近150亿港元,中信泰富陷入巨额亏损。众所周知,金融衍生产品不是在对冲而是在对赌,对赌双方不在一个起跑线。

    目前,外人还不能准确描述中信泰富买入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的详细经过。但有香港学者说,为了对冲投资这一涉及16亿澳元矿业项目的外汇风险,中信泰富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做了一笔外汇衍生品的投资。在这次投资上,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公司与香港数家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与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汇率挂钩,实际上是做空美元、做多澳元。由于澳元大幅跳水、持续贬值,跌破锁定汇价而严重亏损。

    中信泰富犯下投资领域的低级错误,衍生产品条款很不平等,其中包括澳元和欧元两个货币,最终是以币值较低的一个币种结算,这使得他们的风险无法得到控制。如果澳元汇率不能升到公司与银行事先约定的水平,中信泰富必须定期购入大笔澳元,直到澳元汇率上升到有关水平为止。2008年9月,中信泰富似乎察觉到合约的风险所在,于是中止部分合约,实时损失8亿港元。而按照当时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计算,中信泰富手上尚未中止的合约,账面损失高达近150亿港元。

    主席荣智健对外表态称公司外汇合约产生的巨额亏损他“事前毫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外界对这解释并不认同,而后荣智健在财务部门任职的女儿荣明方被免职。受此影响,中信泰富在香港股价当日暴跌55.1%,市值缩至144亿港元,创下199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随后,“澳元门”事件不断发酵,荣智健的麻烦接踵而至。

    10月21日,香港有立法会议员向传媒透露,中信泰富早于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因杠杆外汇买卖合约导致巨额亏损,但董事局一直未向公众披露,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时才作公布。

    10月23日,中信泰富股价持续暴跌,荣智健赴京求援。在香港商界,人们视他不擅长力挽狂澜,不是铁腕式人物。在北京长安街建国门东侧的中信大厦,他见了中信集团主要高层人物,据当时在场的中信人士说,丝毫看不出荣智健有慌乱神情。

    10月27日,媒体报道称,荣智健拒绝贱卖中信泰富资产,并称无意请辞主席。多名投资者因股价暴跌欲向中信泰富索赔。

    10月30日,香港媒体报道称,中信集团派遣董事进驻中信泰富。翌日香港证监会连手调查中信泰富。

    11月3日,中信泰富发布提示性公告,称与母公司协商15亿美元备用信贷安排。

    11月12日,母公司中信集团将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

    11月17日,中信泰富终止出售大昌行集团股权谈判。

    母公司出手为荣智健解燃眉之急,否则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中信泰富以亏损91.55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然而,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并未就此平息。2009年1月2日,香港证监局确认对中信泰富展开正式调查,共涉及公司17名董事高管。更有消息传出,事件涉嫌虚假陈述、串谋欺诈。中信泰富巨额亏损的消息可能早于公告提前透露,而事先获取信息的内幕人士提前沽空,获取暴利。

    52年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曾将荣智健之父荣毅仁称为“红色资本家”。应该说,香港人最关注的是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那关注度远超对中信泰富公司的关注。荣智健最终没能以“光荣退休”之名,结束自己半世纪的商海生涯,“退位让贤”隐含着无奈,而更无奈的是,面对仍还处在漩涡当中、没有了结的整个事件。他那标志性的满头白发,透视出近半个世纪的商海浮影,荣智健一路走来,脚下有着深厚的时代烙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变迁与复兴,而荣智健成为荣氏家族出色的继承人,续写荣氏百年工商家族连续三代的中国首富传奇,让荣氏家业绵延至今。

    不过遗憾的是,“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却最终被再次验证。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红色贵族幕布已经落下。当然,时下要断定荣智健退出商业舞台,尚为时尚早。生命体原本就没有永远。

    
                                        摘自《新民周刊》2009/16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黄彰健的倔强个性
  • 胡雪岩是怎么破产的
  • 穿行于政商丛林的中国首富王健林
  • 粤剧大师红线女——舞台上的“铁娘子”
  • 钱永健:登上科学巅峰的华裔才俊
  • 陇原骄子:甘肃八将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