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2)

时间:2013-01-28 09:11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钟葵 点击: 载入中...


  当时,朱元璋只占有应天府及其周边地区,在他的北边有韩林儿、刘福通,东边有张士诚,西边有徐寿辉等,南边有元军,他们的力量都比朱元璋强大。面对四面强邻,朱元璋接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兴修水利,广开屯田,发展生产,储备粮草,建设根据地。集中力量对付东、西两边与他为敌的张士诚和徐寿辉。同时,朱元璋还网罗了浙东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等人。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要挟徐寿辉攻陷朱元璋的地盘太平,并约张士诚一起进攻朱元璋。朱元璋两面受敌,他问刘基有何良策。刘基回答说:"士诚自守虏,不足虑也。今友谅方劫主胁下据我上游,宜先图之。陈氏既灭,张氏亦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大悦,于是决定先打陈友谅。不久,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并发动对应天的进攻。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率军反攻,先后攻克饶州、安庆、洪都等地。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二十万军队与号称拥有六十万军队的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两军大战三十六天,陈友谅被流矢射死,朱元璋大胜。第二年,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把兵锋转向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包围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张士诚自缢而死。接着朱元璋又打败了福建、广东的元军。同时,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兴师北伐中原,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占领开封,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仓皇逃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元朝的统治被推翻。之后朱元璋又用20年时间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和其他不听命的农民起义军,统一了中国。



 

  成败分析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一:"缓称王"避免四面受敌




  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陈胜不听张耳、陈余忠言,过早称王,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被秦军各个击破。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二:战略战术正确所向披靡


 


  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刚开始时声势浩大,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把元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在北宋故都汴梁建都,兵分三路伐元,东路军曾一度直逼元大都。这种战略无非是想尽快占领更多的地盘和尽早推翻元朝的统治。然而结果适得其反,北方红巾军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反而被元军打败。


  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也占领了不少地方,但诸将均无"远志",以至于"所得多不能守".陈友谅阴险狡诈,虽然能征善战,但其战略战术远不如朱元璋高明。加上天不助他,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乘风发火"打败。张士诚自占据东吴后不思进取,耽于逸乐,怠于政事,难怪刘基说他是"自守虏".


  在当时众多农民起义军领袖中,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无人能及。在刚加入起义军时,他的才能就被郭子兴看重。后来攻滁阳,克和州,均出自他的谋略。在鄱阳湖大战即将开始时,朱元璋见陈友谅列巨舰当前,对诸将说:"彼臣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便决定采用火攻的战术。在决定铲除张士诚的势力时,朱元璋派将先取被张士诚控制的高邮、淮安等地,另派将东向湖州、嘉兴及杭州,消灭了张士诚的主力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在苏州包围张士诚,使张士诚走投无路。


  在兴师北伐中原前,朱元璋与诸将商议进军路线,常遇春提出挥兵直取元大都,朱元璋否定了他的意见,他说:"元建都百年,其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诸将无不称善。正是按照这一战略部署,由徐达率领的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山东、河南等地,最后进军元大都,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三:治军严整禁止烧杀抢掠


 


  朱元璋不仅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在政治上也比其他起义军将领更有远见。他率领的军队纪律特别严明,他多次下令不准杀平民、俘虏,不准抢劫妇女、财物,不准烧房子,如有违者,必杀无赦。


  早在至正十四年,李善长就对朱元璋说:"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遂成帝业……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提醒十分重视,从此加强对军队的纪律教育。至正十九年春,朱元璋占领婺州,准备派将攻打浙东未下诸路,出发前他对诸将说:"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今新克婺州,正宜抚绥,使民乐向附,则彼未下诸路亦必闻风而归。吾每闻诸将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杀人,辄喜不自胜。盖为将者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即子孙实受其福。"


  至正二十年五月,徐达、常遇春大败陈友谅军,生擒三千人。常遇春认为这些俘虏不杀将成后患,徐达不同意,并派人上报朱元璋。常遇春夜杀俘虏,朱元璋派来的使者来到时,只剩三百人未杀。朱元璋获悉后很不高兴,命令徐达监督所有将领,禁止诸将杀俘。由于纪律严明,朱元璋的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这样的军队不仅元军比不上,其他起义军也望尘莫及。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朱元璋的“禁官扰民”令
  • 朱元璋得天下后封34位开国功臣
  • 中国历代帝王反贪力度仅次朱元璋的皇帝是谁?
  • 朱元璋用心良苦诫百官
  • 古代对官员私生活管得有多宽
  •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杀了再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