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广东活跃着一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部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称东江纵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队伍与盟军密切合作,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从而闻名海内外。
营救英军战俘和国际友人
日军占领香港后,英军战俘、港英政府的官员、英国侨民以及印度籍官兵等被囚禁于香港各地的集中营里。为了营救这些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港九大队专门成立了国际工作小组,在香港岛和九龙设立了秘密联络点。1942年1月,他们向逃出集中营的英军官兵第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天夜里,英军上校赖特、海军上尉莫利、海军中尉戴维斯和秘书李玉弼从集中营成功逃脱,日军发现后展开大搜捕。游击队获悉后,立即派人四处打探赖特等人的行踪。于是,游击队和日伪军展开了一场寻找逃亡者的竞赛。最终,游击队历尽艰险终于找到了赖特等人,并将他们安全送到大后方。
1942年二三月间,港九大队了解到有一批英军战俘被囚禁在启德机场,即派出短枪队前往营救。队员们化装成小贩混入机场,观察好地形,与英军取得联系,然后通过下水道救出汤姆逊上尉等4名英军官兵。从此以后,营救行动便频频得手。但日军也加强了集中营的警戒。游击队的营救方法更加巧妙和隐蔽,他们通过教会的牧师、神父,深入集中营与英军战俘取得联系,然后伺机进行营救。另外,他们还派游击队员化装成当地人,以接近外出劳动的战俘,帮助他们先隐藏起来再行转移。在靠近海边的集中营,游击队员将写上英文的木板漂进铁丝网,与战俘取得联系。然后相机采取各种办法帮助他们逃脱。
游击队舍生忘死的营救行动,赢得了英军战俘的高度信任。有两名被救的英国军士甚至坚持要留下和游击队一同参加战斗,他们热情地教队员们使用英式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后经反复劝说,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回到后方,赖特向英国当局报告了自己逃出虎口的冒险经历,以及游击队营救英军战俘的英勇行动,英国因此于1942年7月在桂林成立了英军服务团,由赖特担任指挥并在广东惠州设立了办事处,配合游击队的营救工作。双方合作后,又救出一批战俘。到抗日战争结束,游击队共从集中营救出英国、印度等国战俘以及丹麦、挪威、苏联、菲律宾的国际友人近百人。
营救遇险的美军飞行员
1943年12月2日,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当时,美军着名的“飞虎队”(即第十四航空队)正在猛烈轰炸日军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军事目标,以配合太平洋作战。一时间,广东、香港空战频频。东江纵队也开始了对遇险的美军飞行员的营救行动。
1944年2月21日,“飞虎队”的20架战斗机护卫的12架轰炸机,在香港上空遭遇日军战斗机拦截,双方发生空战。战斗中,美一架战斗机被击中起火,飞行员克尔中尉受伤跳伞。当他向地面降落的时候,下面的情景令他不寒而栗:启德机场的跑道上,一大群日本兵欢呼着、奔跑着,正等着将他搞定呢!可正在克尔绝望之际,一阵风却将他吹到了新界的一个地方。暂时脱离了危险的他落地后也不知道应往什么地方去。此处与九龙只有一山之隔,敌人随时都会来搜捕。克尔漫无目的地狂奔起来。不久,就见到大批的日军喊叫着追了上来。
危急时刻,树丛中出现了一位十几岁的中国少年,他用手势招呼着克尔,然后带着克尔快速地消失在山间小路上。中国少年将克尔带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将克尔严严实实地藏起来才离去。在外面日军的狂叫声中克尔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第二天,一无所获的日本人回去了。少年和他的一个伙伴则背着食物和棉被来到了克尔的山洞。在以后的几天中,两个中国人天天按时来到山洞,为克尔送饭、敷药,少年还用身上仅有的5毛钱军票,买了一块糖送给克尔。尽管克尔每天都能看到搜索他的日军,但两个中国人的到来使他不再害怕。
后来,他才知道这两个中国人不是别人,正是东江纵队的年轻战士。后来,东江纵队在香港的西贡、沙田、九龙与日军周旋了十多天,日军出动千余人在这一带搜查围捕都未能得逞。克尔最终被中国的游击队员带出山林,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克尔归队后,将少年送给他的那块糖一直带在身边,他常常朝着香港的方向自言自语地说:“为了抢救我,你们一定动员了许多我所看不见的力量,我要和你们做永远的朋友,永远永远。”
此后,东江纵队又营救了多名遇险美军飞行员,包括1944年5月26日被日军击落的B-25轰炸机上的5名飞行员和1945年1月16日被击落的两架战斗机飞行员。他们归队后都给东江纵队写了热情洋溢的信,其中一封信中写道:“我从未见过像你们游击队这样英勇的军队,终有一天,全世界都将传颂你们伟大的工作。”
为盟军提供准确情报
东江纵队的战绩使美军认识到了这支部队的战略价值,他们派出陆空作战技术研究处欧戴义少校前往广东,与东江纵队商谈情报合作事宜。欧戴义要求建立电台,搜集港九地区日军的各种情报及气象资料,直接提供给太平洋舰队及“飞虎队”使用。为此,东江纵队成立了联络处,任命袁庚为处长,负责与美军的情报合作。
1944年底,盟军决意加速摧毁日军在香港和广东沿海的军事设施,以助将来部队的登陆,因而迫切需要有关日军机场、港口、兵营等设施的准确情报。东江纵队的情报人员立即打入敌人要害部门,获取重要文件及图纸。比如,15岁的情报员黄文,以杂役的身份,经常出入九龙宪兵分部的文件油印室;女情报员文淑筠连续守候在港岛半山区一栋面海楼房中,用望远镜监视维多利亚港日军舰艇的一举一动……
一份份有分量的情报,每天通过交通站,转到欧戴义手中,再转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飞虎队”.1944年12月的一天,美军出动大批轰炸机轰炸香港,先后发动两轮攻击,摧毁了启德机场的两架飞机和中环海面的5艘舰艇以及一些军事设施。当地居民纷纷议论:“青山道的日本军火库被炸的大火冲天,启德机场的飞机也给炸光了,盟军的战机怎么会炸得这么准?”
到1945年初,东江纵队的情报人员发展到了200多人,网络更趋完善。“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给欧戴义的贺电中称:我们对你们最近提供的特别情报十分感谢。“
据《人民政协报》